APP下载

普通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12-11蒙姜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高中现状

蒙姜明

摘 要: 高中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应引导他们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和引领高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擅长的学科和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根据现有的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图景。本文就普通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如何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做一步探讨。

关键词:高中 生涯规划 现状 对策

一、生涯规划的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定义为:根据实际情况和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外部机会和制约因素以及对机遇与制约因素发展变化的推测,确立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发展路径。制定发展计划、学习计划和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战略和行动过程等。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特点,对内外部环境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并将其定位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最适合的职业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初的职业选择和最初的职业挑选是最重要的。无论高中生选择文理学科还是申请高考志愿者,都与他们的职业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大部分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因此,在普通高中学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显出特别重要。[1]

二、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调查显示,中国的高中较为缺乏生涯教育,许多高中生只凭自己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来决定他们选择高考专业,但是缺乏对职业的一定了解,也没有对这份职业进行分析过是否跟自己符合。只有一小部分的高中生接受过职业与毕业的指导。普通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了开始的自我概念和浅显的职业意识,并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一定的需要,但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缺乏对自身的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全面的了解、规划意识稀薄、规划的行动能力不足、职业价值观偏袒等问题。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到来,普通高中生的选择变成多元化,不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或者职业匹配,而是基于整个人的综合决策。因此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需要改变,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来说更是势在必行。

三、如何开展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的五个要素是选择、目标、行动、知己、知彼,它们是指个人对为未来职业做的所有准备和规划。高中阶段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学校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引导学生和家长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方向进行提前规划。 可見,高中学生的职业规划是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学习职业规划的概念和方法,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2]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普通高中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目标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要求,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对自身兴趣和潜力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是提高学生对专业和事业发展的理解能力;三是提高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决策能力。四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处理好文化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系,提升重视程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渗透到课堂、心理课、活动课、社区活动等方面,切实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以推广和实施。

2.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完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要系统、有步骤地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开展。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了解职业规划的意义,它对生活的重要价值,开始一些职业探索,对职业和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将有助于高中生定义未来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生活规划,指导具体的生活和学习。 普通高中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进行教学。具体体系如下:高一年级为探索性教育阶段,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初步了解职业规划教育,了解相关的评估工具,初步尝试正确认识自己,并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背景设定目标。高二年级为了准备性教育阶段,指示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专业兴趣、专业方向和能力的测试,生在学习文化课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通过职业兴趣、职业倾向和能力的测试,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课程。熟悉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各种专业和职业的信息,初步确定专业或专业目标并为之奋斗。高中三年级是教育的预备阶段。实施定位、心理辅导、修正和目标确定,培养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

3.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提升生涯自主意识。

为了提高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和能力,学校应创造更多的条件开展各种职业体验活动。校园实践体验活动是每个学生发挥创新潜能、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例如学校可以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开设商业街让学生体验不通的职业,也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模拟大招聘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求职路上的需求和能力所在。利用校园实践的舞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而且可以探索自己的能力、角色和职业,使他们对自己职业的好奇心和偏好逐渐具体化。[3]

四、普通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广西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探索和尝试无疑是必要的,但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范式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如何客观评价学生的教育成果是否达到预期,以及如何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敬云.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3):9-11.

[2]吴琼霞.走向自主和实践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6):69-72.

[3]王艳敏.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微[J].职教论坛,2008(10):52-53.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高中现状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