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碘低,补碘拿捏要适当
2019-12-11孙秀芝妇产科主任医师编辑丽叶设计庞婕
文/ 孙秀芝 妇产科主任医师 编辑/ 丽叶 设计/庞婕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营养素之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特别是对胎儿大脑的发育尤为重要。孕妈妈是受碘缺乏危害的敏感人群,缺碘可导致流产、早产和先天畸形儿,更为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出生后会有智力障碍,并且这种由于缺碘而造成的智力障碍是不可逆的。
为什么查尿碘?
尿碘水平是评价个体或群体碘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是我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中的必备项目。肾脏是碘的主要排泄器官,且碘90%经尿排出,24小时尿碘排泄已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衡量个人碘总体水平的指标,且尿碘排泄基本恒定,排出量基本可以反映出它的摄入量,是评价孕妇碘营养状况的客观指标。
准确测定尿碘水平,预防缺碘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有重大的意义。国际碘缺乏病理事会执行主席赫特泽教授曾指出,只要女性在妊娠期补足了碘,中国每年就可以少出生上百万的痴呆儿。
孕期要动态监测尿碘水平
女性从孕早期甚至孕前期就应该开始多吃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并及早进行尿碘筛查。孕期不同阶段孕妇的尿碘水平变化各异,应从孕早期开始动态监测,早期、适时、因人而异地科学干预指导,以防止不同程度的低碘对胎儿脑发育的影响,保障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有研究表明,在胚胎早期补碘的儿童智商明显高于胚胎后期补碘的智商。妊娠5个月后补碘几乎不能和根本不能预防智力缺陷的发生,这也进一步说明加强孕早期保健的重要性和开展孕妇尿碘检测的重要意义。
若检查发现尿碘低怎么办?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尿碘水平不低于150~300μg/L,最佳范围是180~250μg/L。通过检测尿液排出的碘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人体内碘的水平。但尿碘的结果可受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是否服用高蛋白质的食物、检查的时间以及紧张焦虑的情绪等因素影响,因此,仅仅根据一次尿碘结果不能肯定体内碘水平异常。另外,短暂的体内碘水平异常未必会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所以,也就不能肯定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吃什么食物可以补碘?
由于碘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所以孕妈妈要保证碘的摄入。人类所需的碘,七八成来自于食物,其次为饮水与食盐。
海洋生物含碘量很高,如海带、紫菜、鲜海鱼、蛤干、干贝、海参、海蜇、龙虾等,其中干海带含碘可达240毫克/千克,鲜海带含碘可达2000毫克/千克。陆地食品含碘量动物性食品高于植物性食品,蛋、奶含碘量相对稍高(40~90微克/千克),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量低于肉类。植物含碘量是最低的。
孕期补碘也不要过量
孕妈妈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适宜的碘摄入量对其维持自身及胎儿体内碘平衡有着决定性作用。但过量摄入碘对孕妈妈及胎儿也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有研究证明,妊娠早期孕妈妈碘过量可以导致母体血清 FT4(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显著降低,孕妈妈患亚甲减、甲减的几率有增加趋势。如果孕妈妈患甲减会导致胎儿流产、早产、胎儿先天畸形、胎儿神经与智力发育障碍等不良后果。另外,由于孕期碘摄入过量,碘经胎盘进入,极易使胎儿产生碘诱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肿。所以孕妈妈补碘不要过量。
那么,尿碘结果异常后孕妈妈们应该怎么办呢?
1 不要恐慌,应听从产科医生的建议,或者定期复查,或者直接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
2 注意调节饮食结构,进食富含碘的食物,如海产品(海带、紫菜、海鱼、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动物性食物(蛋、肉类、奶等)。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对检查的结果不理不睬,无所谓,特别是尿碘明显低于正常值时。如果尿碘异常低,很有可能体内碘水平低下,就会影响甲状腺功能,更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特别是胎儿体格和智力的发育,这一点孕妈妈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必要的时候需要加用药物治疗。
孕妈妈每天吃多少碘合适?
有孕妈妈可能会说,碘缺了不行,多了也不行,一方面要补,一方面要防,怎么拿捏呢?建议孕妈妈定期做个尿碘化验。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荐的孕期碘适量范围在150~200微克/升,尿碘低于150微克/升提示碘营养不良,尿碘高于200微克/升提示碘摄入过量,要适当调整。通过数据实践证明,这个范围是合理的、 安全的,避免了孕期母体甲减和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增加。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人碘推荐摄入量为150微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微克/天,孕妈妈比正常群体要增加50微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