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历史文化寻迹
——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田野考察纪略
2019-12-11李卫郭莹
李 卫 郭 莹
2015年7月笔者有幸进入湖北鄂西地区的恩施州进行了为期10天的田野考察。期间,笔者基本走遍了恩施州的2 市6 县,对该地独具特色的地域人文有了一个切身的体会与感悟,兹不揣冒昧,是为记。
一、恩施溯源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是湖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辖恩施、利川二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六县。州内有土家族、苗族、汉族、回族、彝族、壮族等29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54%以上,其中土家族约占25%,苗族约占6.5%。众多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与文化。这里群山环抱,人称“八山半水分半田”,而这山水之中隐藏着远古巴楚之风的遗韵,累积着丰富且独特的土苗等多民族文化,保留着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这些不同文化的交相辉映,尽显荆楚文化之风骨和鄂西民俗之特色。
据史料记载,恩施于周为巴子国,战国为楚地,秦属黔中郡,汉以后始编入郡县,属南郡、武陵郡。三国、两晋与南北朝时几经变迁,至隋归属于巴东郡巴东县,后改入清江郡。唐属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建始县。宋属夔州路,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建始县。元属归州巴东县、施州建始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属夔州建始县、归州巴东县、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南部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①《恩施县志》(同治年间修),恩施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2年,第17页。“国朝(清)雍正六年(1728)改为恩施县”[②(清)多寿等纂修:《恩施县志》(一),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355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79页。,辖区仍旧;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置施南府;乾隆元年(1736),夔州建始县划归施州,巴东县、鹤峰州属宜昌府。1912年废府设道存县;1915年设荆南道,治所恩施县,辖恩施、建始、宣恩、来凤、咸丰、利川6县;1926年改荆南道为施鹤道;1928年改设鄂西行政区;1932年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巴东县划入,州域始为8 县之治;1936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辖区未变③罗运环、肖雨田、王准:《荆楚建制沿革》,武汉:武汉出版社,2013年,第375-376页。。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湖北省省会西迁恩施,恩施一度成为湖北抗战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其后直到1983年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改成现在的名称。其间州名虽然经过数次变动,基本形制、州域规划乃大致形成于1932年。
二、文脉象征——恩施文昌祠
首入恩施,追寻那一缕清幽而深远的文脉之香,自然不能不拜祭作为当地文脉象征的文昌祠(图一)。文昌祠位于恩施城内鳌脊山山顶,是历代渴求功名仕途的士人祭祀文昌、行吟浅唱之所,长久以来被誉为施南文风的重要发祥地。
目前所看到的建筑,据《恩施县志》记载为署恩施知县尹英图于清嘉庆三年(1798)由南门外迁建于鳌脊山顶。时人称“祠托城景,城壮祠观,旧有‘城为舟形,祠为桅,桅必举,船始通’之句形容。④刘清华:《恩施名胜——文昌祠》,载《湖北文史资料》,政协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7年第3辑,第260页。”其整体建筑坐西朝东,为砖木结构。正门为牌坊式,出檐飞角,饰以人物、山水、花草。石门框上雕刻的吼狮云龙,至今仍清晰可见。虽然几经风雨,但仍可想见整个门墙当年的富丽堂皇。祠内分前中后三进,前为天井,中为卷厅,后为正殿。天井中原有戏台,是演唱鄂西地方戏——南戏的主要场所之一。卷厅为全木式结构,有8根圆柱顶撑屋面。正殿又名桂香殿,以24根圆柱顶撑屋面。据记载,正殿的枋间衬体及石柱础上均雕刻有麒麟、斗兽等动物及莲花、棋、琴、书、画等图案。触目所及,当年的戏台、精美的雕刻早已被风雨消磨凋零,残存的一些建筑和石柱础上雕刻的图案依稀可辨。天井中尚有许多残存的碑刻,四周的墙壁上亦嵌着诸多或完整或残缺的石碑,有的字迹仍很清晰,有的则模糊难辨(图二)。
颇有意味的是,文昌祠后,鳌脊山下方,坐落着当地的城隍庙。据清同治《恩施县志·祠庙》所载,城隍庙建于嘉庆三年(1798)。光绪版《施南府志续编·坛庙》中记载,县城隍庙原在白杨坪,光绪五年(1879)知县李增荣改建于郡城内柿子坝典史署故址,此当为现址之源头。在中国传统中,城隍庙供奉着城隍神,是神界在城中的最高长官,人们尊称其“城隍爷爷”。而在道教的记述中,城隍最初为守护城池之神。唐初兼管治安,宋代以后并管文人科举、水旱疾病、生老病死等。据当地人介绍此城隍庙内供奉的就是文昌永命天尊和观音像。清代恩施知县建文昌祠、魁星楼(楼今已不存)①该楼“在城内鳌脊山桂香殿右,嘉庆三年建”。见《恩施县志》(同治年间修),恩施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再版,1982年,第155页。于鳌脊山巅,将城隍庙移于山下,其意就在于神人合一,以祈振兴文风,使鳌脊山成为文人汇聚、文化发祥之所。
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文昌祠内供奉的文昌帝君是文昌神与梓潼帝君的合称。文昌本为星名,亦称文昌星、文曲星(文星),古时将其看作主宰文运功名的星宿,为读书人所崇祀;梓潼帝君,则为道教所供奉的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又尊称“更生永命天尊”“七曲灵应天尊”“保德宏仁大帝”等。据史料记载,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后逐渐演化成为文昌帝君,与文昌神合而为一。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奉祀文昌帝君也逐渐普遍。据传,在恩施,一般读书人祭拜文昌祠,而只有登科状元才能登三层魁星楼。
文昌祠院内还存有一对石雕麒麟和三通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碑:一为“太守文公德政碑”(图三),据查该碑上所说的“太守文公”,指的是光绪壬寅年任施南府知府的文麟,立碑于此,或因其对建文昌祠、城隍庙有所资助或因其有德政施于当地,依据碑文来看,后一种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为“金公德政碑”,而“金公”指谁,查之无果;另一为“禁宰耕牛碑”,乃道光二十八年(1848)季秋月立的“遵示严禁龙马场合村公议永禁私宰耕牛……”,表明耕牛在当地民间是极为重要的。②该段主要文字为笔者根据文管局院内石碑整理而来,所做的查证未尽完善,尚需更多的佐证予以证实。
三、书院遗存话文风
据《湖北通史·明清卷》的记载,至道光末年,“湖北有具体年代可考的新建书院共计87所”,若再加上“建于清而具体年代不明的书院20所”,则书院总数就高达107所,远多于明代所建的书院。此外,“清代湖北还修复、改建前代书院26 所”。①张建民著:《湖北通史·明清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1页。由此可见清代湖北书院的兴盛状况。恩施明清书院亦颇为兴盛:恩施凤山书院、南郡书院,利川如膏书院,建始五阳书院,来凤岐阳书院、朝南(阳)书院、桂林书院等等,都为恩施的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走访期间,在恩施州见到两处书院遗存,即利川如膏书院和建始五阳书院。
利川如膏书院(图四)位于南坪镇南侧,今南坪小学校内。据记载,该书院大概是从乾隆戊申年(1788)开始修建,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建成(亦有1792年建成之说),因缘于南坪士庶对王霖兴办义学善举的感恩,遂取名“如膏书院”。书院坐北朝南,依坡而建,为木石砖瓦结构,有前楼、大殿、后厅,分为三进一院两天井。整个建筑因不在同一平面而有落差近3米,所以极富层次感。前门楼因倾圻严重早已封闭,只能从侧面进入,但门口条石门柱上阴刻的楹联:“道应下匡为帝辅,职司上籍定科名”仍依稀可见。前楼之前的空坝中有古柳数株,前楼之后的院坝内亦有桂花树两株,传为清时南坪汛巡检、山西山阴人王霖所植。院坝左右的厢房位置只见残存的条石基础和几个摆放在一边的柱础,厢房或拆或坍,早已不存。②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市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435页。从院坝拾级而上可直达大殿。这里应该是义学子弟玩乐、举办各项活动的场所。后来,长期被作为南坪小学的礼堂使用。书院的后厅悬山,共三间,呈“凹”形排列。两边较大的,或许就是当初义学子弟读书之场所;中间一间前面较为宽阔,是过道亦作为戏台。由左边天井旁的木梯而上可直通大殿楼。虽有房数十间,但因年代久远,木质损坏颇为严重。天井之间却有一个制作工艺精湛的盘龙汉白玉浮雕,至今仍清晰可辨,栩栩如生。除此之外,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当属大殿左右墙壁上嵌着的正楷阴刻石碑:左边一为“捐置学田碑记”,立于嘉庆六年(1801);一为“重建魁星楼捐资碑”,立于咸丰三年(1853)。右边一为“如膏书院——南坪义学跋”,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一为“重建南坪义学序”,立于嘉庆六年(1801)。另外还有“改书院为学堂并常业价值额稞数目碑序”和“乐输格堂序”两通。这些石碑主要记载的是建书院、改学校以及其他一些与书院相关的珍贵史料,当为研究利川教育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在距如膏书院东侧约500 米的地方,有塔名凌云塔。建于道光七年(1827)丁亥季春月下浣,呈六方六角,为重檐式七级石塔。据塔基上所刻文字记载,该塔乃用修建如膏书院所剩之石料建造而成,本与书院遥相对应,而今为一排新式民居所挡,已然看不到了。该塔塔身保存完好,有门联一副:“撑天剑气连齐岳,拔地文星映少徵”。并有志云:“……南坪所属士庶,共建如膏书院,历有年。所凡士习文风,颇亦称盛。……兹因有司主张率领义学首人,出院内余资,营建石塔。额曰:‘凌云’,……伫望地灵人杰,文风蒸蒸日上……”①该段文字为笔者根据凌云塔周身所刻石碑整理而来。参见于咸丰县地名办公室编:《湖北省咸丰县地名志》,1984年,第463页。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市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435-436页。可知修建该塔之目的乃是寄望南坪能人文蔚起,人才辈出。
位于建始县内的五阳书院坐落于广润河北岸,系“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邱岱移建于北门”(原在城外松树坪),久圮。“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县袁景晖及邑人李如桂等重建”,作为斋房、考棚、自讲堂,因县境内有建阳、当阳、朝阳、景阳、巫阳而得名。②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4页。而《湖北通史·明清卷》则将它归为“建于清而具体年代不明的书院”③张建民著:《湖北通史·明清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1页。。因此其具体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是书院青灰布瓦,外砌石墙(已残损)的整体风格,却为不争之事实。据云五阳书院原有对联一副:“慎五典亲九族溯虞夏商周迄于盛世心法治法道会源流此处别无学问,敦三行正六仪由党痒术序达于泽宫德成艺成功归笃实其间自有均衡”,惜今已不存。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书院建筑规模与布局,基本上保持了清道光年间的重修布局。据记载,五阳书院曾设有讲武厅、箭道、射圃④朱超群:《花坪起义始末》,载政协鄂西自治州建始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建始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8页。,可见书院除了文生以外,还有武童生。而今除射圃不存外,讲堂、书房、亭阁、天井及东西号舍等房舍均存在。
令人感慨的是,如今两个书院遗址正面临着不同的命运。笔者看到:五阳书院正在被全面修缮,以求还原其历史建筑原貌,并拟建成现代化的综合博物馆;而如膏书院则日渐衰败,门楼和大殿都已倾斜、墙体的彩绘早已斑驳脱落、内殿柱础上精美的图案和石碑上的字迹也正在风化。然而,即使如五阳书院的修复,究竟能保存多少古代遗留,又将增添多少现代成分?如膏书院的沧桑与荒凉,又将如何才能绵延文脉,为当地教育的发展提供人文历史的滋养?
四、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
2015年7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图五)即为此次申遗成功的三处遗址之一。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尖山镇,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土司时期的文化遗址。据记载,该遗址始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扩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后废之,至今已历六百余年的沧桑⑤黄健民著:《乌江流域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对其进行考古发掘、保护与研究,自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明天启初年(1621)扩建时,唐崖土司城曾辟有3 街18 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同时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填寺堂、桓侯庙、玄武庙等寺院①咸丰县党史县志办公室:《唐崖土司概略》,1987年,第9页。。但是,史料中对于唐崖土司城的最初建制格局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随着社会变迁、政治变革,大部分地面建筑均已不存,现在所能见到的最直观的遗迹即为矗立于城中央的石牌坊(图六)。该牌坊是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为表彰唐崖土司王覃鼎(第12代)率土家军队参加朝廷征战所获军功而敕建。传说当初立石牌楼时反复多次仍立不起来,工匠们正苦于无计可施之时,来了一个讨饭的乞丐,立牌楼的人给了他一碗饭。但乞丐没有马上吃,而是将筷子插在饭碗中间。工匠们受此启发,遂采用“堆土法”(在石柱两旁堆土)才终将牌楼立起。此牌楼呈三门四柱,全为石头仿木制构造,牌坊之上雕刻有龙凤、人物、字画等。牌坊正面临街,阴刻“荆南雄镇”四个大字;后面为衙院,阴刻“楚蜀屏翰”四个大字。同时,正面和后面均有小字数十,记载立牌坊之人以及所立日期。此外,牌坊的两面还镌有“土王出巡”“麒麟奔天”“云龙吞雾”“哪吒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具有很高的人文艺术价值。②咸丰县志编纂委员会:《咸丰县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90-491页。牌坊后的衙院,主体建筑已毁,现仅存柱础和以平整石板嵌成的地面。而其正面的唐崖河畔,则各有石倌、石马两尊(位于桓侯庙,亦称张王庙),并有碑刻五六通,都保存相对完好(图七)。马以整块砂石凿成,呈提腿欲行状,马旁有执辔石人各一,于马缰之上阴刻着“万历辛亥岁季夏月四日良旦印官田夫人立”。
唐崖土司是元、明至清初时期鄂西“九溪十八峒”著名土司之一,历经三朝,历时389年,由唐崖覃氏建立并世袭传承18代(一作20代)③龚荫著:《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264-1265页。。有学者研究认为,唐崖覃氏是铁木真后裔率领的一支蒙古族与当地土著大姓融合演变而来,是鄂西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典型例证。同时,作为西南民族地区以武功著称的土司,其在巴蜀和荆楚大地亦形成了一定势力,从其先后14 次被朝廷征调,赐建土司王城就可见一斑。
从面临曲折回环的唐崖河,背靠陡峭的玄武山,又有随时待命出征的石人、石马,更有敕建的“荆南雄镇”“楚蜀屏翰”牌坊,再据以有所记载的左右营房、靶场、跑马场和东、北、南三面修建的城墙……都可以从不同侧面传达着唐崖土司的英勇善战和该城作为军事防御堡垒的历史信息;牌坊的浮雕图案,显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也传递着土司城特有的礼仪风俗;开办的书院、修建的覃氏宗祠、香火旺盛的寺庙建筑①据史料记载,田氏乐善好施,笃信佛教,曾游历峨眉山,回唐崖后与覃杰共同主持修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宗教建筑。覃氏族谱亦记载,天启年间,为了纪念覃鼎的战功,田夫人与覃杰共同主持修建了张飞庙。;留存的民间文学以及见诸方志的典礼祭祀、礼仪规制,在在显示出此地汉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与融合。而这种融合、互动与传承更是一种“地方性”特征与“国家性”特征的统一。就此而论,该遗址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地位和极具重要性的学术研究价值,因之而起的“唐崖论坛”也必然会将该项研究及土司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五、来凤杨梅古寨访古
根据《来凤县志·沿革》记载,“来凤县以翔凤山上飞来凤凰而得名。乾隆元年(1736)建立来凤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施南府”②湖北省来凤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来凤县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页。。该县位于鄂省西南边陲,地处鄂湘渝三省(市)要冲,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在这里,笔者专门走访了三胡乡。三胡乡黄柏村,又是来凤的西大门。作为武陵古杨梅群落的所在地,这里以古院坝、古盐道、古杨梅、古墓、古庙、古戏台、古驿站、古石林“八古”而闻名。目前,黄柏村以原有的自然、人文风光为主体,建成了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历史考察于一体的“杨梅古寨风景区”。
在黄柏村,人们说得最多的是“岩人”,亦即两村背倚的山梁上矗立着的两块人形石柱:粗壮的一块叫“公岩人”,苗条的一块叫“母岩人”。他们世世代代俯瞰着脚下的芸芸众生,成了这方水土的地标和守护神,因而也流传着很多传说。据云,两个岩人因长期遥遥相对而日久生情,于是白天虽俨然自立,夜晚则在山梁上“相拥私会”。某天两人因缠绵太久至天亮仍难舍难分,因而挡住了村民往返的山口。玉帝知晓后大怒,派出雷公电母,生生将两岩人劈开,于是两岩人从此各自东西,相望着守护村庄。这个神话传说,反映了当地的地质状况与自然风貌。据专家考察推断,该地奥陶纪景观特征明显,且经历了多种分层式风化,在远古时期这里应该为浅海区③据来凤县人民政府新闻网2013年12月23日新闻:“中国地质大学鲍征宇教授考察三胡黄石景区地质”。文中指出奥陶纪是历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其景观多有河谷、石林风光,来凤黄(柏)石(桥)奥陶纪景观特征明显,但还需要地质专家的进一步考察。。当地人谈论最多的“岩人”、人形石柱以及种种传说,都是当地自然地质状况的反映。
笔者在黄柏村杨梅古寨村支书的指引下,沿着山间小道,找到了至今仍完好保存(当地人始终引此为豪)的三座墓碑。其中有诰命夫人墓1 座,为“诰封宜人郭母黄太君之墓”(图八),但具体年代未详,根据墓的形制和当地老人的介绍,应当立于清朝;待诰夫人墓2座,一为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初十日立的“皇清待赠孺人蔡老太君之墓位”,一为宣统二年(1910)岁次庚戌十月立的“待诰宜人恩深显妣张母田老太君之墓”。
史载,自宋代始,凡文武官员的迁改职秩、追赠大臣、贬乏有罪、封赠其祖父妻室,均以诰命。元时封赠文书有两种,一至五品官用宣命,六至九品官用敕牒。明沿宋制,封赠一至五品官授以诰命。明清时期则逐渐完善,形成了完备的诰封制度,凡五品以上的官员,若功绩超群都有得到皇上封赠命令的机会,即所谓的诰命,而六至九品则授以敕命。据《清会典》所载,诰命针对官员本身的叫诰授;针对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时,存者叫诰封,殁者叫诰赠。且夫人从夫之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据此,此“郭母黄太君”当为生时所封。然而耐人寻味的是,黄柏(园)村何以有如此多的“诰命夫人”?而重大的人事为何在旧志上也不见片言只语?这些“夫人”究竟又有怎样的功勋和美德,才能成就这样的封号?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对史料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①根据《来凤县志·土司沿革》的记载,世居来凤县的有五大土司(一称七土司):覃氏土司世据其地的散毛宣抚司;田氏土司世据其地的大旺安抚司;东流蛮夷长官司;腊壁蛮夷长官司以及向氏土司世据其地的卯洞、漫水、百户司。该地世有土司盘踞,同时与中央政权保持或离或叛的关系,进而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也直接决定着自己的荣辱与命运。虽然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废除了散毛等七土司,但为稳定西南边疆,也不排除继续实行羁縻统治的可能。那么,清后期这里涌现出的“诰命夫人”就有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笔者或可做如下几点推论:一,清后期该地有土司之世代遗留;二,该土司的后世子孙或善承先志或克举厥官,而能助清廷剿寇平叛、保境安民,从而以其功绩得到清王朝的封赏;三,该后世子孙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或能夙敦妇道或善相夫教子而得到封赏。这些猜测尚有待证实。。
据村支书介绍,该处有四条石板路交会,乃巴盐古道往来客商的必经之地,亦曾设有驿站。寻访途中,笔者于当地一个叫“店子上”的石板小路旁发现了两块刻字的“合团公议”残碑,上面刻写着六条禁令:“……禁止盗伐桐茶及漆倍各色;禁止五谷杂粮不准六畜践踏;禁止开堂放票强贴膏药;禁止强奸妇女以及乱伦;禁止造谣肇乱或酗酒滋事;禁止毒河以恤物命……②该段文字为笔者根据“合团公议”碑整理而来,因碑碎为两块且有部分残损而致使有些字迹难以辨认。”碑文显示此碑立于1921年二月上浣。这“合团公议”禁令,既可见证当时严密而质朴的乡规民约,却也表明这巴盐古道上其时并不太平、间有乱象。
六、利川石龙寺的故事
拥有650年历史的利川石龙寺,无疑是当地历史文化变迁的见证。石龙寺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原为酉阳土司冉如龙所建之家庙。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冉氏改家庙为佛寺;乾隆五十四年(1789)再次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在知县何蕙馨支持下,将石龙寺辟为义学。光绪九年(1883),施南知府王廷祯巡视利川,将义学迁至山下,石龙寺又恢复寺庙。1937年前后,扩建碉楼、厅堂,设乡公所。1949年后又曾先后辟为粮仓、学校,现存主体乃乾隆时旧貌。①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市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435页。胡嘉猷,杜建国主编:《荆楚百处古代建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2010年,第39页。。
该寺为殿堂式庙宇建筑,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共四进三殿一厅堂,是利川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佛寺。中间一进两殿建于明代;前后两进建于清代,后面一进于清末被烧毁,补建于1937年。正殿的抬梁混用大木架构,枋子上均雕刻有精美浮雕。寺中大小天井共有7个,其中居于中心的天井有一“石龙”盘卧(用石块摆垒而成,状似龙),其他小天井有石状似龟。
值得一记的是,寺中保存的碑刻众多,完整的石碑达二三十块,上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下至1941年,记载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其中后进的一处天井里一块名“鳖后冷遇”的小石碑,记载了一个石龙与鳖后的故事:
鳖秉承父母之命与石龙结为连理。历来人们对女人的欣赏有以富态为美,有的苗条为佳,故有“环肥燕瘦”之说。鳖身体肥胖,很是富态。她对石龙殷勤备至,憨厚忠诚,对属下亦温良仁慈,颇得人心。于是石龙对她感情甚笃。但久而无嗣,便耿耿于怀,欲易之,另选情侶。得鲤妃后两情浓浓,宠信有加。便□□后宮。不久鲤妃又怀龙种,便更不理鳖后。鳖后通情达理不与石龙计较,常与螺、蚌为伴,安□度日。鲤妃虽得宠,但不以骄横,常抽时间向鳖后□安,礼数□□,如同姊妹,石龙见此,亦也欣然。②该段文字为笔者根据石龙寺“鳖后冷遇”石碑整理,碑身部分文字为青苔覆盖,模糊不清之处以“□”标出,原碑未标注日期。
故事中的鳖后具有传统女性的美好品质,与石龙因父母之命结为连理,却久而无嗣;当石龙另娶鲤妃时,又能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使得家庭和睦。这则神话故事,为石龙寺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而其间蕴含的礼教人情、社会伦理、价值观念,颇值得思索!
该地古建筑培风塔(图九)、宜影塔(图十)亦传达出强烈的人文意蕴。培风塔,据塔碑记载,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仲冬吉旦。塔门面北,有“培风塔”三字,并有门联一副:“绝顶高超联紫气,层梯稳步接青云”。塔身嵌有石碑,字迹飘逸洒脱,其中一块为“培风塔叙”,有云:“……此地虽属天造,亦赖人力以培之,……青灵而直上,则人文蔚起矣。众闻之,涣然欣悟,意文风胜,必培植。……③该段文字为笔者根据培风塔周身所刻石碑整理而来。参见咸丰县地名办公室编:《湖北省咸丰县地名志》,1984年,第463页。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市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436页。”,对修塔由来及捐修之人做了说明。其意在培植当地文风。宜影塔,据塔碑记载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丙辰岁清和月。关于塔名的由来,“修野猫水宜影塔小序”有云:“野猫水一带,岗峦四合,隐然若大环,独缺其东一面,……建塔以实之,塔临水藻,倒影其中,若投鞭然,送夕阳,迎素月,影达彼岸,则流可断,气赖以束,名曰宜影……”④该段文字为笔者根据宜影塔周身所刻石碑整理而来。参见咸丰县地名办公室编:《湖北省咸丰县地名志》,1984年,第462页。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市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436页。。表明此塔之兴建是基于当地风水观念。两塔均为六角阁楼式建筑,亦均为七级,以青石、火砖砌就。
然而两塔现状却令人嗟叹不已:宜影塔因靠近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好,因而方圆几里之内都得到开发,如今发展成为了“宜影古镇”,集休闲娱乐于一身,成为游客游览的好去处。而培风塔则显得格外的“凄凉”。该塔本来立于一小土山包之上,因修高速公路(川汉公路)该山便被从中劈开,塔也因此遭到荒弃,竟无路可达塔前。笔者几经问询,始得当地人指点,由荒草覆盖的一条小道攀爬而上,才得以一睹培风塔的“真容”。可能也正由于被杂木掩盖而少了日晒雨淋的直接侵蚀,该塔比宜影塔保存的更为完好。
结 语
恩施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经以历史的漫长化育,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也成为独特的地域性标识:摆手舞、傩戏、撒尔嗬,大峡谷、鱼木寨、大水井古建筑群;别具一格的土家族风情、原汁原味的山水田园,将历史记忆与现代人文融为一体。因其得天独厚的山原风貌和土汉交流的历史文化而拥有了丰厚的文化财富及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而今恩施依凭其自然地理和人文胜景优势,制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建设文化大州”战略等一系列政策。现代化的机场、飞奔的高铁、穿山越岭的高速公路,正在将昔日僻于一隅的恩施拉入现代化的快车道。处于新时代的今天,再次探寻这片文化胜迹,触摸斑驳的文化记忆,是久远的追念,也是绵延的传承,相信恩施的发展必将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