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国的民众、民生与民风暨第八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12-14魏晓锴岳子璇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社会史教授

魏晓锴 岳子璇

2019年7月26日至29日,“近代中国的民众、民生与民风暨第八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家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近代中国社会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及山西省历史学会承办,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150 余名学者参会,共收到会议论文110余篇。与会学者围绕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民众、民风、民生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拓展了新的议题,现将相关内容及观点整理,简要介绍如下。

21世纪以来,伴随着艺术终结的讨论,美学是否可复兴,该以何种方式复兴的问题,以多种形式纷争于学术界的许多个场合中,其中也隐含着美学与社会实践关系问题的交锋。虽然比起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21世纪美学的社会指向作用显得弥散而疲软,却暗潮汹涌,不仅表现了美学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契合度,也隐含着美学思想推动社会实践、改造社会实践的雄心壮志。美学教育不该囿于书本,纸上谈兵,而应结合当代社会实践,辨析人生与美学的关系,确定人文价值观。

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与陕西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 白晓丹等(22):3125

一、关于民众问题的研究

民众生活是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在不同时段,政府对基层民众的治理各有侧重。晚清时期,社会环境十分复杂,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尔分校魏定熙副教授聚焦于晚清中国出版的英文报纸与杂志,力图印证社会史研究急需发掘这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并对当时政局产生深刻影响的新闻出版物。台湾慈济大学八百谷晃义副教授分析了清末官员文悌的形象及“保中国不保大清”说的传播,指出这一说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政治环境的差别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李细珠研究员以上海图书馆藏潘霨《东瀛随笔》与《全台要略》稿抄本为中心,探讨了牡丹社事件之后涉台官员对台湾认识的变化以及清政府理台政策的调整。东北财经大学赵倩副教授则以清末三皇姑传说的重构与正统化为主题,指出河北省井陉士绅充分利用其宗教身份,巧妙地寻找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平衡点。国防大学方华玲重点研究了光绪十七年(1891)“芜湖教案”中的政府应对,指出这些应对不过是程序性的“照章办事”,也显示了晚清政府的统治无力。

进入民国以后,政治环境更为复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麦科德教授从社会史视角来构建军阀政治的历史叙述,并且探讨了军阀政治对于20世纪初中国发展的影响。日本筑波大学隋艺研究员着眼于国共内战时期的东北,以经济结构为中心梳理了东北的社会构造及其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台湾南台科技大学陈能治副教授分析了山西铭贤学校的资金来源以及农科路线的确立,认为霍尔基金对中国教会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促使山西铭贤学校走上农业改良的道路。上海理工大学刘振华副教授认为近代豫西南地区地方精英的“武化”是导致士绅、地主及普通民众迅速“匪化”的重要原因。湖南师范大学曾桂林教授从法律社会史的角度对民国前期《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的立法动因、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进行了全面考察。吉林师范大学范立君教授从20世纪20年代东北流民问题入手,分析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整治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张德明副研究员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宗教教育的内容及活动的变化,认为当时教会学校世俗化已是大势所趋。西北工业大学汪永平教授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货标语和口号进行话语分析,探讨其价值构建及政治动员逻辑。

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行龙教授立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新起点,就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再出发必须面对的几个大问题进行了探讨。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吴晓副教授在全球比较视野下研究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内屯垦与开发的问题,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各地的屯垦问题进行了反思。韩国明知大学李升辉教授探究了孙文遗嘱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含义,认为其含义与孙文的革命方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台湾海洋大学吴惠芳教授通过研究傅相让神父的河南传教经历,呈现了他当时在中国的日常生活状况与传教工作成果。湖北大学雷平教授讨论了晚清湖北士人杨守敬的交游、营生与藏书爱好的故事。杭州师范大学陶水木教授分析了孤岛时期上海米价上涨的原因,探讨了虞洽卿调节民食的作用和影响。山西师范大学仝建平教授分析了晚清关中理学大师贺瑞麟避难绛州的文化影响。上海图书馆宗亦耘对徐宗泽与徐家汇藏书楼家谱进行了分析。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任吉东研究员以天津为中心,考察了近代中国城市粪溺问题。

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客观上化解了政治参与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张力,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于“亨廷顿式”的政治发展景观。由此说明,在政治制度化水平无法满足政治参与需求的状态下,国家政治的走向并非总是呈现动乱和暴力等不稳定样态,而是有着“第三种趋势”,即在国家权力和政策调试下,在一定限度内,就算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难以满足政治参与的需求,国家政治秩序也能够维持总体的稳定。因此,娱乐化的政治参与方式,可以被视为是化解政治参与同政治制度化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安全阀”。

二、关于民风问题的研究

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也是民风问题的重要内容。晚清民国时期,商人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力不断增强。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立足清末民初的金融改革,认为金融新业态各项制度的优势是新式银行取代山西票号的重要原因。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王绍欣副研究员以光绪年间山西闻喜县士绅陈斐然撰写的《西行日记》,呈现了清末晋南商人的行程、经商等情况。山西大学郝平教授利用正定山西会馆的三通碑刻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对正定商业史和山西商人进行了个案研究。江西师范大学李平亮教授在社会关系网络的视野下,以抗战时期江西省吉安县商会选举之争为切入点,揭示抗战期间商会的时代特征及其与社会关系网络的互动过程。河北大学魏国栋副教授以1928—1931年保定商会的改组转型为个案,探究了商会改组的原因及过程。湖北大学李灵玢副教授从湖北南部茶区绅商入手,考察了近代内地及边地农商社会中绅商形成和发展的演进。山西大学闫爱萍依据茶庄与货栈、脚户、驼户的十几份兑账结算清单,厘清了万里茶道的诸多细节。

民风问题是“三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之间的互动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一个方面。山西大学张俊峰教授立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意在呈现山西乡建运动过程的多元面向,从而对山西乡建运动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地位予以重新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丁芮探究了1949年前后知识分子家庭关系的转变,从中认识在婚姻家庭关系变化中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以及政权变动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浙江工商大学杨齐福教授以清末台州印山学堂毁学案为个案,考察了基督教与当地社会之间的一场非典型教案,从微观层面突显了晚清教案的复杂性和社会变迁的多样性。山西大学周亚教授以灌溉秩序为核心,讨论了明清以来汾河流域的水利秩序演变。山西师范大学曹春婷副教授对1920年到1940年上海国药业职工运动从“轰轰烈烈”到“偃旗息鼓”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湖北大学刘元副教授以湖北为中心,考察了晚清教会在地化之后的秩序变化,尤其是地方士绅与教会之间的对抗。内蒙古大学牛敬忠教授以绥远省凉城县为中心(绥远省1954年并入内蒙古自治区),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初该地的互助合作运动,对共产党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的方法及产生的作用给予了肯定。

民生问题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点。民众自身的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首都师范大学梁景和教授介绍了五四时期的婚姻自由思潮及其对今天婚姻文化变革的影响。山西大学胡英泽教授以山西省文倚村地册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文倚村地权分配的长期趋势。河北大学肖红松教授考察了日常生活视域下的民国男子服饰变迁,认为国家法令、公共舆论及家庭财力都对男子服饰的变化产生了影响。首都师范大学韩晓莉教授通过对清末北京白话报的研究,探讨京城报人与艺人两个不同职业群体在戏曲改良中的合作与分歧,进而反思改良道路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刘扬副研究员探讨了清代以来东北民间信仰组织的总体特点,提出了一个民间信仰组织的概念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特色。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苏翠微研究员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小利村复活节为例,考察了“宗教中国化”视域下的拉祜族基督教。四川大学赵艾东教授通过美国医生镜头下的藏族明正土司及其女儿的婚礼,探讨了20世纪早期藏族社会风俗和有关土司的历史。山西大学郭永平副教授以昔阳县刀把口村劳动英雄张老太为个案,展示了集体化时期乡村经济的起伏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环境从战争时期进入和平年代,与会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近代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李长莉研究员根据部分学者整理的论著目录及“知网”等数据资源,用数据分析法对70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状况作了回顾。南京大学李恭忠教授结合词典史、文化史和社会史多个视角,进一步探讨“society”与“社会”的早期相遇过程,指出近代以来,“社会”都未能成为自足的主体,而是一个被动的对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李俊领副研究员以梁景和主编的《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第一辑的十种著作为依据,对目前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赵晓阳研究员以天主教“圣母军”为例,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政治认同、外交独立和宗教改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唐仕春副研究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区域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寻找到区域社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可以推动区域史走出研究困境。

三、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

除商人商会外,其他社会群体的研究学者们也进行了探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曾玛莉副教授通过聚焦中国士大夫间围绕市场与消费展开的论战,对既有的关于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的历史叙述进行了重释。青岛大学杜靖教授厘清了人类学研究中互为主体性的问题,认为研究不仅应该到个体的主体那里去寻找答案,还应该到一个主体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另一个主体间的互相作用和关系中寻觅。山东师范大学王林教授讨论了近代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变迁。山西大学韩祥副教授以光绪三十二年江北赈案为例,深入探讨币值改革背景下灾赈中的货币流通机制。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任云兰研究员探究了近代天津开埠后,大量外侨在天津创办的慈善团体以及活动。吉林大学贾小壮以烟民群体为例,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了民国时期的中国特殊群体产生缘由及特点。山西大学苏泽龙教授介绍了明清以来文峪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尤其是水土流失、水旱灾害与以“制皮业”为中心的乡村社会产业结构变迁的问题。山师西范大学王惠荣教授讨论了道光朝的理学家、经事派与汉学家的西方印象。杭州师范大学周东华教授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广东戕害麻风病患事件,指出麻风病患生命安全存在地方官员道德裁决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对民众行为也有各自的应对。美国休斯敦大学丛小平教授探讨了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根据地农村妇女在双重治理体系下的文化与社会活动。华中师范大学涂文学教授考察了抗战后汉口保甲制度在城市社会控制方面遭遇的多重困境,揭示了保甲制度与城市社会存在结构性冲突。河南中医药大学谭备战教授以抗战前发展乡村教育为视角,探讨了当时知识分子为挽救乡村社会危机而做出的努力。浙江工商大学游海华教授以中国共产党树立劳模的历史源头为题,分析了苏区革命时期共产党树立、弘扬劳模的历史。河北大学杨豪副教授从实践的视域探讨了冀中解放区社会流动与土地改革的内在关联和历史逻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王建伟研究员以从中心到边塞为题,讨论了1928年国都南迁对北平城市认同及城市发展规划的影响。

近代以来,基层群众社会生活不断丰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左玉河研究员介绍了西方文明刺激下民国社会生活中西杂糅、新旧并行、多元发展的特点。南昌大学张芳霖教授从1936年浙赣特产展览会入手,讨论铁路与市场,特产与偏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近代国货展览会的理解。天津艺术研究所王兴昀副研究员对民国时期京津京剧票友进行了考察,指出近代以来社会对娱乐休闲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康考察了《梁祝》的诞生与新中国西洋乐器民族化实践的过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徐家贵以民国温州地区为个案,分析民国地方性文献整理出版活动如何开展的问题。上海大学廖大伟教授介绍了近代上海音乐会与慈善义演的关系,从侧面窥探上海曾经的中西影响、城市胸怀与魅力塑造。惠州学院关威教授对民国思想家张竞生改良生活习俗的主张进行了分析。

我们知道,无论什么样的学校,每个班都会有差生、优生,但是无论面对的是差生还是优生,教师都应当去爱护他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如教师每一个默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优美的动作、亲切的抚摸,都能使学生感受到爱的鼓舞。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很多学生往往出于对某一位老师的喜爱,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的一门课程。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爱心,关怀学生,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以一颗纯真的爱心回报教师。

总体而言,本次会议有以下特点:一、新人涌现,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二、研究视角多样化,涵盖了社会史研究的方方面面;三、研究时间立体化,从晚清民国到集体化时代,各个时间段均有涉及;四、新史料的出现,为近代社会史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和空间,如山西文倚村地册的发掘,有利于推动学界对地权分配的研究。本次研讨会角度多样,内容丰富,讨论充分。学者们以“民众、民生与民风”为主题,围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对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社会史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曾觉民 教授
刘排教授简介
区域社会史视角下的传统武术史料收集
反思中国社会史研究
关于区域社会史的思考
刘宏伟教授简介
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教学探析
从社会史角度开展以曲沃为中心的山西烟草研究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