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东北文化丛书》

2019-12-14郭大顺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游牧东北地区东北

郭大顺

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东北文化丛书》已出版八册,作者汇聚吉林省及东北中青年有为专家。丛书选题准确,收集资料广泛有代表性,尤其是对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关注和引用;内容系统全面,从经济类型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到今,从王室到民间;又重点突出,对东北文化的区域和民族文化特点有深入挖掘。

以下根据我关注的领域和课题,谈几点读后感。

一、关于渔猎文化

渔猎经济由于资源不稳定,最终被农耕经济等所替代,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东北地区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从近二十多年来东北史前考古发现和研究的成果看,如以饰压印纹夹砂筒形罐为主要文化特征的东北文化区的确立,东北史前文化特别是红山文化和先红山文化从文明起步到文明起源的发展历程,东北史前玉器出现较早及与玉器起源的密切关系等,都是在采集和渔猎为经济基础条件下产生的,从而使我们对渔猎文化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主要是认识到,渔猎文化也可产生上古文明,不仅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是在采集渔猎经济基础上较早跨入文明时代的,就是黑龙江省也有乌苏里江畔小南山近万年的玉璧、玉玦等最早中国传统玉器类型的发现。

《东北文化丛书》充分注意到东北史前考古的这些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对新的研究成果多有引用,单列成册的《东北渔猎文化》还注意到考古学对渔猎文化自身优势的归纳:与旧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的连续性从而有对百万年旧石器时代人类成就的直接继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导致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随动物资源移动而培养出开放性格和对先进文化的辨别和吸收。《东北移民文化》所总结的移民文化的优势:开拓性、开放性和兼容性;《东北建筑文化》所论辽金元时期多民族杂居在建筑文化中体现出的包容性特点;《东北饮食文化》所述东北各民族自古以来有“靠天吃饭”的对大自然的依赖性等,也都同渔猎人的本性有一致性。

虽然从战国时期以后,随着铁器的传播、燕秦汉唐文化的北上和郡县制的建立,农耕文化在东北地区不断东扩并与当地文化交融,但东北地区各民族包括当地的华夏族,从起源到发展,仍然都与渔猎有着密切关系。丛书各分册在涉及东北地区四大民族文化体系(华夏、肃慎、东胡、秽貊)的起源发展时,将文献与考古资料相对照,大都有始于采集渔猎的论述:属于肃慎族系统的靺鞨、渤海、女真和满族,属于秽貊族的高句丽族,他们的文化特性的形成都与渔猎经济有关。就是以游牧为主的东胡系统,也有浓厚的渔猎成分:如辽金时期的四季捺钵制度,猎鹰习俗和以春山秋水为主要题材的艺术成就。《东北游牧文化》并在“捺钵文化”一节中对契丹民族的渔猎习俗有具体分析,以为契丹民族居住在辽河流域,在地理环境方面同蒙古高原存在显著的差异,正是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特殊的渔猎经济;自辽朝以后,虽然农牧业经济已是辽河流域契丹民族的主要经济形式,但渔猎活动作为其民族特有的习俗仍一代代传承下去,所形成的捺钵文化和四季捺钵制度,就是契丹民族在渔猎生活中形成的。捺钵文化在金元时期的女真族、蒙古族等北方民族中也较盛行,直到清代的热河行宫和木兰围猎,无不受到捺钵制度的影响。蒙古族以至今日在查干湖举行的渔猎活动,就保留了辽金时期浓烈的渔猎民俗。

渔猎文化在东北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也深深扎根于东北文学中。对此,《东北文学文化》分册对渔猎经济在东北地区文学特征的形成中的深远影响有清晰表述:“人类最原始的经济形式—渔猎—采集经济,一般情况下通称渔猎经济,在东北地区的经济生活中,从上古直至封建社会末期,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极大地影响和决定了东北地区诸多民族的文化性质和特征,同时也影响和决定了东北地区的文学特征。”并具体指出这一影响的过程和内容:“东北地区,因为气候的严寒以及游牧、渔猎民族长期占据绝大部分地理空间,导致更为依赖自然资源得以延续的渔猎、游牧经济长期维持较为原始的状态。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东北地区的文化,才长期保持着诸多原始内容和形态,直至工业社会到来,还能够普遍见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景观和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以及原始氏族组织作为最主要的基层社会组织的状况。”。

当然,以渔猎为本的东北区域文化,是在同当地和邻区文化交流中发展的。又由于渔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具有较为开放的优势,这就使对当地和邻区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的大幅度吸收,成为东北区域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力。对此,丛书各分册都充分重视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共存交融,对渔猎文化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各有深入的分析。

《东北农业文化》在这方面论述较多。多次强调:东北原始农业虽然相当发达,东北地区先民的生存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采集和渔猎经济,农耕文化也深受采集文化、渔猎文化的影响,多种经济类型在东北地区相互依存,具有多元共生的特点。并列举诸多考古资料加以说明:辽西地区早期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以种植粟为主要经济生产方式,以家畜饲养业为补充,但仍保留了渔猎与采集的传统;辽东半岛南端的大嘴子遗址是原始农耕与渔业,家畜饲养业等多种生业并存的经济类型,具有农业文明、海洋文化与渔猎文化交融的特点;松嫩平原的白金宝文化,是在渔猎经济较为发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起原始农业经济的;图们江流域的兴城文化则是既有原始农业长期传承发展,到中晚期出现了渔猎经济比重增大,原始农业呈现从繁荣到渐衰的过程。

作为第一个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性公约,《公约》在第二章第二条至第十条中制定了签署国需要对九类网络犯罪行为以刑法处罚。其中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干扰计算机系统罪、非法干扰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拦截计算机数据罪和滥用计算机设备罪的规定同我国刑法的规定相类似。但是,《公约》的相关规定却相对完善,值得我国在完善网络犯罪的立法上借鉴。

《东北农业文化》还从经济的民族特征对东北农业文化与渔猎、游牧文化的关系作进一步论述。以为东北以旱作为主的农业既有中原旱作文化的浸润,又有东北民族的积极推动,更有自然资源的优势,从而形成了与中原旱作传统一脉相承又颇具特色的内涵。并举东北名品水稻种植,是中原文化、秽貊文化、靺鞨文化交融碰撞下形成的,是东北地区各民族共同开发的结晶。还提出东北的农耕文化,既有中原遗民带来的农耕制度文明,与渔猎与农耕碰撞结晶的“制度文化”,也有东北部族长期摸索、原生的农耕生态文明。

《东北游牧文化》则对游牧文化与渔猎文化的共性和他们在地域分布的变化与交错有重点论述:“早期游牧文化呈现农耕、畜牧、采集、渔猎交相出现和作用的多种文化的交替状态。”具体分析到东北西部地区先渔猎后游牧的不同类型经济分布的变化:“不同类型经济的分布,包括西辽河流域在内的东北西部地区-科尔沁草原与松嫩平原交汇地带、欧亚草原带向东延伸的东端-也是到商周时期及之后渔猎文化才渐被东胡或其先人的游牧文化替代。”并列举了西周以降,秽貊(夫余、高句丽、沃沮)、东胡(乌桓、鲜卑)、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契丹、女真),都以狩猎和游牧结合为主要生活方式,是渔猎经济与游牧、农业经济的分布犬牙交错,互为补充。从而归纳出渔猎、农耕、游牧文化结合的一个规律是,在不同的自然区域,从来不是单独地存在的,而是以某一种为主,混合着其他的形式,并在不同相邻、交会的地方,产生了混合型的文化。而崇尚自然、体现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萨满教也是渔猎文化与游牧文化共同的精神信仰。

二、关于区域文化特点及传承

从以上可见,以渔猎为本的东北文化,其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以当地文化为基础的,包括当地的华夏文化,都有自身的文化生长点,而非中原文化的衍生物。中原等文化的进入,是以尊重当地文化为前提的。这是认识东北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东北文化丛书》各分册的作者对此都有很深的感悟,具体分析也从多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当地文化的基础作用。各分册在论述与邻区的文化交流中形成和发展区域文化特点时,都十分重视当地固有文化的基础作用。《东北移民文化》就明确论述到,历代从各地移居到东北的广大移民,都是在借鉴、吸收东北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移民文化的。并进一步强调了外来文化与东北当地固有文化在吸收、碰撞、融合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这一过程是复杂的,亦是漫长的。这一过程离不开东北自身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东北多民族的演变和发展,东北移民文化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与当地文化基础作用有直接关系的,是东北文化的传承力。东北地区的区域文化虽然具多元多类型的特点,但由于区域特色经常是以不同文化的交汇为动力的,所以生命力很强,这又集中表现为文化发展脉络无大的割断,文化传承具顽强性。《东北文化丛书》各卷在挖掘地域特色的同时,对东北文化的这种传承力都十分重视。《东北文学文化》在总结东北文学文化的特征时,在指出间歇性的同时,就提到其延续性。《东北游牧文化》还专设有《东北游牧文化的传承》一节,将东北游牧文化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的发展历程加以概括,强调即使是流动性较强的游牧民族所创造的文化也有很强的传承性:“作为游牧文化的根基,古代游牧民族的主体经济,游牧经济一直在持续发展。仅从东北地区的角度来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胡,到南北朝时多次建立政权的鲜卑族,再到建立辽朝的契丹,最后到建立统一中国的元朝的蒙古族,以及蒙古族从明清时期至今的发展,可以看到,游牧文化的发展一直持续不断,并与中华民族整体文明紧密相连,具有数千年经久不衰的历史持续力。”

谈到文化的传承,不能不提到传承与发展和创新的关系。特别是当前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已成为普遍关注的课题,更有实践中的艰苦探索。《东北文化丛书》各卷的作者们直面这一前沿课题,对传承与发展的关系都有较为深入的表述。

《东北建筑文化》将具有多民族特征与多元文化内涵的东北地区建筑,随时代要求不断进行利用与改造,作为东北建筑文化的特色:“东北建筑文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仅继承了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创造的建筑文化精髓,而且根据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时代需要对其进行了利用和改造,充分体现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

《东北移民文化》从移民文化交流内容的三个层次中,对传承与发展关系和过程,有更为深入的分析,认为:传承是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从浅层次的语言、服饰等到心态情感和归属感,发展演进延续方式即交流的过程层次,有一个由表及里,从适应到涵化的具体过程。由此提出“要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要不断推陈出新,故步自封、仅依靠本民族的力量去创造新文化,必然是缓慢的。”

这里要特别提到《东北服饰文化》。该分册在用近半篇幅对满族服饰特别是旗袍的重点研究中,将传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贯穿始终。作者结合实地考察成果,依地域、时代、等级、性别差别,对满族服饰进行分类研究,以为适应满族骑射活动需要而产生的包括旗袍在内的满族服饰,具有“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与象征的统一”的特征和优势,这既有对女真服饰文化的继承,从而保持着满族服饰自身特色,同时其式样、装饰、功能又有对中华传统的吸收,是随清代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从而始终保持着强盛的发展势头,得以持续发展,并最终使旗袍得到全民族认可,列为国服。

满族服饰特别是旗袍在传承与发展关系上成功的实例,也使作者对民族整体特征的传承与发展过程及变化、包括某些特征的消失和再生,有较深体会:“从民族发展上来说,民族特点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她产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历史的进步,环境的变迁,条件的变化,民族特征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在历史上形成的某些民族特征在今天就有可能减弱,消失 或增加新的内容,演变为新的形式—再生。这种变化是正常的,是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在历史发展了的情况下永远保持原貌,或永久地一成不变地保存最初形成的那些特征。满族服饰是这样,汉族服饰也是这样,东北其他民族服饰都是这样。”进而引费孝通先生有关多元一体与文化自觉的理论,来说明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融合的变革原则:“任何事物在变的过程中都遵循一个原则,变的原理就是摒弃不好的事物,吸收好的事物,好的,优秀的事物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谈到文化的传承,东北文化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与其他大区相比,东北地区除地理和行政区划概念以外,其历史文化区的整体概念即超省界的地域身份认同,更为突出。本丛书以《东北文化》通名,就是这种整体区域性观念的反映。这同东北地区当地的文化基础得以长期延续是分不开的。《东北饮食文化》在明确指出东北文化的这一整体概念的同时,从共同的自然环境和相近的历史发展进程分析这一整体地域观念的形成原因,发人深思:东北人从地域身份认同上有着超本省的一种认知,进而上升为整个更大地域认同的认识,之所以如此强烈,除了地域临近之外,更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从满族起源和保持民族特色到历代移民对原籍不形成具体区域而对大东北统一认同。这是共同自然环境,相近的历史发展进程下有较多共性而逐步形成的区域特色。

东北文化建立在当地文化基础上,又在文化交汇中形成、发展的区域特色及其传承,在考古学上也一再得以证实。可举对东北历史文化发展演变影响较大的燕文化为例。最迟从战国中期起燕文化从西向东推进,建立了以郡县为主的政治制度,但在辽西重镇朝阳等地发现的这一时期墓葬,虽然以出中原成组礼器为主,但经常与具当地习俗的石椁、手制罐与殉牲共存,应是当地人既接受中原礼制又保持当地固有文化习俗的表现,辽东抚顺莲花堡战国遗址也有典型燕文化陶器与当地土著陶器的共存。其实燕文化本身也多有对东北文化的传承,如在燕下都等燕国中心地区常见的一种燕式鬲和发达的兽面纹,为战国时期各国中所独有,这种燕式鬲直筒形的鬲身就源自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盂形鬲甚至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东北地区特有的筒形罐,兽面纹则与当地较早出现的动物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到了汉唐时期,典型的汉唐文化也多与当地文化共存,吉林通化赤板松西汉城址建在具当地特点的山城之上,有汉式陶器,也多见当地土著民所用的素面夹砂红褐陶唐;唐营州(今朝阳)城内外密集分布的唐代墓葬,从墓志知,这其中多为与当地民族有关的官吏,而出了营州城范围,不仅向东,就是向西接近华北平原也仍以当地民族文化为主。至于时代更早的红山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除了前述在燕文化中有延续因素以外,早期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整体文化面貌已十分接近中原的龙山文化和早商文化,但当地传统文化仍顽强保留。红山文化虽有对中原等地先进文化的大幅度吸收,仍是以东北文化的渔猎为本,以当地先红山文化为其发展源头的。特别要提到,在红山文化诸多内含中,彩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因素,被红山人视为神圣,成为红山文化信仰体系的组成部分,表现出红山文化对待异质文化因素的高容纳度,善于辨别、吸收、融合邻近文化的先进文化因素充实和发展自身,这是红山文化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先走一步的一个主要原因。从中揭示出在交流中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不同经济类型不同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非文化的替代,也非简单模仿或混合,而是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这也就是本丛书多个分卷中强调的文化的“再生”。所以我们从东北文化历代发展演变中,得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交汇推动创新,创新为文化的传承不断注入活力,这在异质文化之间,在精神领域之内,表现尤其突出,是为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源泉。

三、关于东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文化以文化的连绵不断而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北区域文化,其各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为中华文化的连绵不断作出重要贡献。不过,常有将东北地区隶属于北方地区,将渔猎文化纳入游牧文化中加以论述,这就不仅淡化了东北地区自身的区域和民族特色,尤其忽视了东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实,从大区域划分的视野看,以渔猎为本的东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有自身区域特点的文化区,不仅要同以草原游牧为主的北方地区有所区别,而且从考古学上已有以史前时期为主,将东北文化区与农耕为主的中原文化区和东南文化区列为鼎立的三大文化区之一,并强调了东北地区在某些发展阶段还曾走在前列。

丛书对东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不同方面多有论述。

《东北建筑文化》列举了东北文化在建筑领域具先进性的一些研究成果。如石构建筑和建筑艺术。具体如高句丽平原城与山上城相结合的城防体系,高度发达的山城城墙构筑,除墙面以楔形石压缝垒砌外,强调了“墙的内部用扁条拉结石层层交错叠压。这样砌成的石墙相当牢固,以致有时墙皮坍塌,而墙心依然不动”的结构优势,从而以为“高句丽时期的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还有在佛寺布局演变中从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塔为中心向佛殿为中心演变过程中东北地区拥有早期佛寺模式的典型标本,显示出在佛教东传过程中东北地区的枢纽和通道作用。该分册还提到清初沈阳城受藏传佛教曼陀罗影响的内方城、外圆廓,四方有塔寺的建筑规划布局,这一城市布局,吸收藏汉因素,形成满族特色,作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最后一例,是满族对中国城市规划史的独特贡献。

提到满族文化对中华文化影响,这是东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内容。因为满族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这除了时代相衔接以外,满族将东北渔猎文化特有的开放性发挥到极致,导致满文化融入汉文化,使其文化影响更具渗透力。东北作为满族发源地,满文化根深蒂固,满文化融入汉文化也更为典型。本丛书以满族文化与现代,满族文化与民间为重点,对此多有论及。《东北服饰文化》在论述满族服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产生的深远影响时,强调了满族服饰中最后成为国服的旗袍,虽历经社会思潮变革,随时代而有变化,但作为国服已在民间扎根,一直延续到现代,使其“作为中国传统的服饰代表被保留下来,并在民国期间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与西装、中山装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并行与当时社会服装时尚的主流。”已成为中华儿女在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的标志。《东北饮食文化》所列东北特色饮食,也大都与满族文化有关,其中如萨其玛也已成为中华糕点中具标志性的种类之一,为海内外华人所喜用。

东北地区的作用还体现于东北地区与相邻的东北亚广大地区在历史文化上的密切联系,使东北地区成为中原文化向东北亚传播和相互交流的前沿和通道,并联系到广大环太平洋地区。《东北农业文化》在论述东北的稻作文化时,提到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大嘴子遗址出土的距今3000年的碳化稻米遗存,不仅对水稻在国内的传播很有意义,可能对传至日本的北路说也提供了新的资料。印证了稻作农业中中原传播到辽东半岛,进而向日本朝鲜广泛传播的重要意义。

最后要提到的是,《丛书》重视东北文化与现实与未来的关系。这除了前面提到的区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影响以外,有多个分册都特别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以为东北文化在这方面有历史经验可供借鉴。

渔猎文化有敬畏尊重大自然的天然本性,使以渔猎为本的东北各民族有对自然变化很强的敏感性和寻找出路的迫切性,并在解决这些难题贡献着智慧。《东北文化丛书》涉及这方面议题顺理成章,也是很有远见的。《东北渔猎文化》、《东北游牧文化》和《东北农业文化》都有针对性地提出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的危机,人类要对面临的问题要作深刻反思并寻求未来的出路,从而将东北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东北农业文化》指出多样经济共同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积极影响:由于东北地区原始农耕的出现和发展中,粗放的农作物需要采集狩猎捕鱼等经济作为重要补充,东北地区的多种经济形态长期相辅相成的发展,较好地保留了自然的生态环境,这既是农业生产能力有限所致,也是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非常有限的人口数量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

《东北游牧文化》在最后一章“东北游牧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结语”中,用很大篇幅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游牧文化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环境、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的严重形势,从游牧文化中吸取包括文化特质在内的生态文明方面的传统优势,是研究和发扬东北区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东北渔猎文化》则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与传统的渔猎文化被替代相联系,尖锐地提出:“东北渔猎文化发展同‘生产力主导下’的区域文明发展之间,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反差。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我们很有必要对所谓的‘文明发展’‘社会进步’进行‘适度’反思。在生产力‘高度’发展、欲望值‘无度’提升、自然生态‘深度’透支的轨道上,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尺度’未必不是人类‘文明毁灭’的‘加速度’。”“这不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明模式问题,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伦理问题,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类命运问题。”

对东北历史文化的全面论述,如《丛书》前言所述,继傅斯年《东北史纲》、金毓黻《东北通史》和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之后,有关东北文化史的书籍时有出版。我长期在东北从事考古研究,曾主要依据考古成果写作过论述“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的专书。感觉是,对东北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的发展作用要重新估价。如丛书各分卷所论,东北地区区域特色鲜明,某些历史时段还走在前面,不少文化因素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影响长期全面,并联系东北亚,在中华文化与文明起源,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积极倡导区域文化研究,并身体力行,先走一步,令人敬佩。如果有不足或需要完善的,一是对考古资料的引用解读,有不同分册和不同观点引同一考古资料的情况,这也可能与考古资料报道有限,也可能与考古资料综合论述东北历史文化的论著未引起注意有关。还有就是应有一个综合性的分册,希望今后不断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问世。

猜你喜欢

游牧东北地区东北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都市游牧
东北地区高校越野滑雪体育课程的开设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多元游牧
大东北的春节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