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子情怀铸就《国鼎魂》

2019-12-10奚社艳

艺术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文化品格

奚社艳

摘 要:苏剧《国鼎魂》是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成立后打造的第一台大戏,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苏州潘氏家族守护宝鼎、捐献宝鼎的动人故事,主人公潘达于以一颗赤子之心,用一生的时光奋力守护中华千年文脉。该剧主旨彰显浓厚的家国情怀,具有较高的文化品格,舞台呈现方面以虚实相间的叙事结构带给观众充满艺术性的审美体验,同时,该剧对苏剧剧种在现代戏方面的传承、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鼎魂 文化品格 传承创新

苏剧《国鼎魂》是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成立后打造的第一台大戏,由李莉、张裕编剧,杨小青导演,“二度梅”获得者王芳领衔主演。这部剧由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来,讲述了苏州潘氏家族守护宝鼎、捐献宝鼎的动人故事。该剧主旨鲜明,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主人公护宝捐宝的行为体现了高洁的文化品格,舞台呈现方面带给观众独特的美学体验,同时,这部剧对苏剧剧种在现代戏方面的传承、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旨彰显深沉的家国情怀

祖籍苏州的潘祖荫(1830~1890)是清朝有名的收藏大家,藏金石甚富,其收藏的大盂鼎、大克鼎为国之重器,与毛公鼎并称为“海内三宝”。大盂鼎是迄今出土的西周时期形制最大的青铜鼎,几经辗转到了潘祖荫手中,后潘祖荫又重金购得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拥有了大盂鼎和大克鼎“二珍”,潘祖荫大喜过望,爱不释手,并镌刻了两枚印章曰“宝藏第一”、“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来表达自己喜不自禁的心情。?譹?訛潘祖荫去世后,因其无子女,其弟潘祖年将遗产全部运回苏州老宅精心收藏,后由其孙媳潘达于守护。潘达于一生守护着大克鼎与大盂鼎等国宝,1952年,她将二鼎捐赠国家,由上海博物馆收藏。

稀世藏品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传奇故事,国宝的更迭印证着文脉的传承,追寻这一路辗转的印记,时代的变迁清晰可见,而这当中,具体的“人”的因素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某个历史节点上,某个人的某个举措,也许恰恰关乎这段文脉的历史走向。仿佛是命运的安排,潘达于,一个18岁嫁入潘府的医家女子,她的一生紧紧与国之重器联在一起,就连她的名字中“达于”二字,也是取自国宝“大盂鼎”。苏剧《国鼎魂》正是从这一角度切入,将人物的传奇命运汇入历史的滚滚洪流,通过一个女子一生的坚守,生动地注解“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这一宏大命题。

苏剧《国鼎魂》在题材选择方面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苏州历来是江南人文荟萃之地,藏家眾多,该剧将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通过护鼎、捐鼎从而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国鼎魂》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合理虚构一些戏剧场景,将贯穿全剧的主旨融在一个充满艺术悬念和戏剧张力的传奇故事中,将一个弱女子耗尽一生守鼎护鼎的举动上升到延续中华文脉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文化的尊重和崇敬,以及不惜为此付出代价的执着坚定。中华文脉千年流淌,奔涌不息,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个像潘达于一样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中华儿女,他们凭借一颗赤子之心,用柔弱的一己之力和骨子里的坚强不屈铸就了国鼎忠魂。当舞台上的潘达于一次次面临危险,一次次失去至亲,这个青春年少的女子在背负神圣使命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国鼎魂》本身具备的凝重的文化品格随着故事的深入屹立在舞台之上。

二、虚实相间的叙事手法呈现全新美学体验

《国鼎魂》带给观众深刻的美学体验,无论从导演手法、演员表演,还是舞美、唱腔、灯光设计,无不匠心独具,可圈可点。

1.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合理架构。《国鼎魂》的舞台上,数次出现老年潘达于和青年丁素珍的隔空对话,老妇和一袭红装的青年女子,是人生回不去的两端,而在舞台上,她们相遇,她们互问互答,她们彼此审视。在这一问一答的话语中,在这穿透岁月的回眸中,当年的疑惑随之顿悟,蚀骨的寂寞化为如水的平静。

最后一场戏,潘达于将宝鼎捐出后,舞台上一把寂寞的椅子,这时,年轻的红衣女子出现在舞台上,“你把宝鼎捐了,你这一生还有什么?”这句叩问直击观众内心。鲜亮的红衣和椅子上苍老的妇人形成鲜明比照,经历了那么多艰难,用一生守家、护鼎,这个女人都做到了,回望这一生,她内心坚定而平静。此时丈夫出现在舞台后方,出现在她心里,舞台在此刻成为她的幻境。

戏剧舞台上,时空的转换往往包含某种隐喻,导演用颇具现代的处理手法,摆脱单一舞台空间的束缚,建构起现实与心理两个空间,打破时空壁垒,在特定的时刻切换自如,营造“随心所用”的境界,让观众更深刻地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自由地体验戏剧带来的美学享受。

2.舞台处理虚实相生。舞台只有一个,但通过虚实相间的处理手段,则可以调动舞台节奏,立体化地表现人物、推进情节。展现人物内心时,舞台做虚化处理,灯光聚焦于主人公身上,而在推进情节发展时,舞台呈现真实的一面。这样的虚实处理,有助于让观众既可以深入到人物内心,同时又不影响情节进展。如当潘达于陷入幻想时,在一束温暖光线的笼罩下,年轻的丈夫和妻子在桥上缠绵,当年的一点欢愉回味一辈子,而当光线霎时一变,立刻回到现实,她又要独自面对困境。舞台上虚实相生,化入化出,恰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泼墨写意与工笔写实,既恣肆汪洋,又精准描摹,完美地融为一体。

导演巧妙地运用灯光与舞台设计来营造虚实相间的氛围。舞台上的“虚”,是聚焦人物内心情感时的“虚”,整个舞台看似空无一物,实则饱满而浓郁,在情节推进中有节奏地抒发情感。而舞台上的“实”,则充满江南韵味,太湖石、花窗、门廊、古宅等极具苏州地方特色的视觉元素,很容易将观众带入故事发生的情境,同时,舞台上贯穿全剧的“窗片墙”设计令人震撼,它根据剧情的需要,多重组合的苏式花窗墙时而横亘舞台中央,形成局促逼仄的空间,表现主人公在失去亲人后内心的孤独与压抑,时而打开,与主人公的生活场景有机融为一体,简洁多变而又灵活出彩。

3.演员表演细腻传神,含而不露。《国鼎魂》中女主人公潘达于的饰演者是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获得者王芳。王芳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经典女性形象,艺术风格细腻柔美,此番饰演年龄跨度近60年的潘达于,对王芳的表演来说是个考验。王芳用心体会人物性格,从18岁嫁入潘府的懵懂少女,到面对艰辛隐忍成熟的中年,再到经历惊涛骇浪后归于平静的老年,王芳将戏曲的传统程式化与现代表演元素完美结合起来,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在舞台上生动再现了潘达于的一生。

《国鼎魂》序幕过后,第一场就是拜天地。新婚之夜,喜庆的氛围忽然被打断,军阀强闯潘宅,用枪逼他们交出宝鼎。面对威胁,丈夫愤而自戕,洞房顿时变灵堂,公公也昏倒。一个柔弱女子骤然面对这巨大的变故,新娘子的惊慌无助被王芳演绎得淋漓尽致。之后她一身孝服,在公公的引领下,第一次看到密室中的宝鼎,听公公讲述大盂鼎、大克鼎的历史,她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家族的厚重,当公公将她的名字由丁素珍改为潘达于时,她由此接过了为国守财、为家守信的重担。这场戏,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再后来,面对日军时,她早已不再懵懂慌乱,而是镇定自若、游刃有余地处理危机。时光在流逝,人物在成长,王芳在表演上层层递进,将潘达于含而不露、柔中带刚的性格刻画得细腻传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痛失养子之后,潘达于有一场将近20分钟的独角戏。这场戏,是整部《国鼎魂》中的灵魂,展现了潘达于的这一人物风采,也将作品的主旨开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舞台上,一扇扇门在不停地开合、变换,如同光阴在流走,王芳饰演的潘达于,囿困于这寂寞深院。看着满院纷乱的落叶,她拿起来仔细端详,又将它们抛向空中,最终倚靠在门边一片片细数落叶。公公不在了,丈夫不在了,唯一的养子也不在了,潘家已凋零,这落叶,分明就是她自己。藏鼎的地方静悄悄,没人知道这个秘密,而她,要守护着它们。她在这院中守着亲人,也守着宝鼎。这场戏将中国传统戏剧的虚拟化、写意化发挥到极致,王芳的唱念做表浑然一体,臻于化境。

三、推動苏剧创新发展的鼎力之作

苏剧被称为“滩簧之母”,是由花鼓滩簧与南词、昆曲合流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清乾隆年间就已在江浙一带盛行。苏剧与昆剧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业内称之为“艺术上以昆养苏,经济上以苏养昆”。以张继青、庄再春、蒋玉芳等为师长辈、以王芳为弘字辈主流演员的“苏昆家数”,在昆剧表演风格方面既具备昆剧的规范表演,又具备苏剧艺术叙事上的流畅性、表演上的生活化和细致感。?譺?訛

2006年5月20日,苏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国鼎魂》作为开台大戏,其成功上演对苏剧的传承发展,尤其是在现代戏方面的开掘,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鼎魂》在题材选择及其主旨开掘方面拓宽了苏剧的传统范畴。苏剧分为“前滩”和“后滩”,“前滩”剧目主要源于昆曲,总体风格保持了昆曲的细腻典雅;“后滩”剧目在题材方面更加“接地气”,表演的都是家长里短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身边琐事,能够引起普通观众共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国鼎魂》赋予苏剧这一古老剧种崭新的时代活力,在传统苏剧题材选择方面突破传统,大胆创新,聚焦苏州历史上有文化影响力的事件、人物,在主旨提升方面,《国鼎魂》深入开掘潘氏家族守护国家文脉这一符合当代生活的精神内涵,精心描绘时代图谱。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譻?訛,苏州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苏剧今后的发展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与当代价值观相一致的精神内核,使其成为涵养当代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善于从新的时代精神中汲取营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其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的精神高度,展现奋进新时代的文化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鼎魂》无疑为苏剧尤其是苏剧现代戏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注释:

陈平.国宝大盂鼎和大克鼎的留传记[J].中国信用卡(生活),2008(2).

谢柏梁,屈桂林.昆苏融通归“然境”[J].艺术百家,2005(5).

习近平2019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讲话.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文化品格
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
学科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闻典型人物与荆楚文化品格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英语课堂教学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论淮剧艺术的文化品格及其深层成因
日剧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