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伤性骨折X线片漏诊的防范措施
2019-12-10郭春梅
郭春梅,李 亭
(绵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随着仪器设备及医生诊疗水平的提高,急诊外伤性骨折漏诊的比例越来越低。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存在少量骨折病人漏诊情况,并且该疾病漏诊情况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漏诊。因此,对于急诊外伤性骨折X线片漏诊防范也越来越引起科室及医院的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急诊外伤在我院放射科进行X线片检查的漏诊病例2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76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并行常规X线摄片检查。
1.2 方法
设备为荷兰飞利浦双板DR,EFLIM医学影像浏览与处理系统及柯尼卡干式激光相片打印机。
2 结果
25例急诊外伤性骨折漏诊患者中,漏诊较多的是四肢关节及肋骨骨折。造成漏诊的因素主要为:由于摄片问题,存在6例;由于病人骨折部位隐匿、组织重叠、解剖辅助漏诊8例;由于医生阅片不细致漏诊5例;图像处理不适当漏诊3例,检查部位不当漏诊3例。
3 讨论
虽然随着科技发展,医疗机械仪器越来越精密,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急诊外伤性骨折X线检查漏诊情况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如上文所述,造成漏诊的因素很多,但目前X线摄片仍是急诊外伤性骨折诊疗中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因此,如何有效防范X线片骨折漏诊显得尤为重要。
3.1 多体位、多角度摄片并严格按照摄片技术操作规范
对疑有骨折的部位,根据其结构特点,采用多体位、多角度投照方法[1],将损伤部位尽量靠近胶片,利用射线的合适角度投照。外形不规则的骨骼如舟骨、髌骨、跟骨、肋弓部、颅底骨和颌面骨等,仅从常规体位难以显示其完整的解剖结构,则需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选用适当的体位,以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如腕舟骨使用尺偏位摄片,髌骨、跟骨加照轴位片,肋骨肋弓弯曲大,骨折以3~10肋腋中线附近多见,由于技术员摄片时人体所转角度大小的关系,肋骨骨折线很难显示、尤其对无错位、移位骨折更难以显示,但如果能加照双斜位、切线位,则可极大减少漏诊率。另由于肋弓处重叠较多,膈肌及胸腔积液的遮盖,致使部分肋骨不能显示,而卧位胸片也是解决其不足的最好方法[2]。另外,选择合适的摄片条件,摄片条件过大或过小,均可使骨折线被掩盖或不显示。另外,DR或CR图像处理时,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把图像调节到最佳状态,致使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较低,从而导致一些轻微骨折显示不好。
3.2 结合病史和检查部位仔细阅片,放射科医师在阅片时要认真审阅申请单,检查受伤部位和检查部位是否一致,如果临床受伤部位与检查部位不一致时,要主动询问病人的伤情,做到有的放矢。实际工作中,有的临床医生由于经验不足或者是专业水平不够,造成没有突出检查部位或用了不该用的体位,使检查部位与受伤部位不一致,从而导致漏诊[3]。另外,阅片要按顺序对检查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尤其是较隐蔽处骨折。实际工作中可采用两名或两名以上医师交叉互检的方式,实行报告双签名制度,避免个人阅片盲区,从而降低骨折的漏诊率。
3.3 仔细体格检查系统,仔细的体格检查是防止漏诊的关键。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漏诊,Enderson提出“创伤病人的三次检查法”[4]。这种方法对不能主诉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躯干及邻近部位的损伤和同一肢体的多发骨关节损伤,如果医生检查稍有不细致,就会造成漏诊。这些部位活动范围小,功能障碍及畸形表现不明显,往往一种损伤掩盖了另一损伤,易发生漏诊[5]。临床经验显示,系统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减低漏诊率的有效防范措施。
3.4 短期复查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对X线检查无阳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患者可短期复查,以便在复诊时发现与创伤有关的骨折[6]。因运动、骨折端吸收、错位或骨痂形成使骨折线变得明显,从而明确诊断,减少骨折漏诊。本组2例肋骨骨折初诊摄片未发现明确骨折线,半月后随访复查右侧多发肋骨骨折伴骨痂形成。随着各大医院CT机的普及,急诊外伤后CT检查越来越多,多层螺旋CT通过MPR重建和三维VR等技术,可清楚地显示不同部位的骨折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急诊外伤性骨折诊断的准确率。X线平片在骨折的分型、确定手术方案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螺旋CT三维重建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7]。
总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急诊外伤性骨折的漏诊仍是很难避免。但在具体工作中,应经常总结经验,想出对策,不断提高诊断水平,降急诊外伤性骨折的漏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