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2-10孔明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造影剂准确率肝癌

孔明义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磁共振室 山东 烟台 264100)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五位,从大量数据来看,我国肝癌患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1]。由于早期肝癌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处于肝癌晚期。MRI是临床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MRI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2例肝癌患者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2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肝癌,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1例。本次研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71岁,平均年龄为(53.17±2.52)岁;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7.10±1.82)个月。排除造影剂过敏、胃癌等恶性肿瘤、依从性差者。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肝脏MRI检查方法:采用GE 1.5T超导核磁共振仪,患者取仰卧位,层厚设置为2.5毫米,层间距设置为2毫米,矩阵设置为345×256。之后,依次进行T1W1、T2W1等层次的扫描,完成平扫。之后依次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扫描,若依旧难以清晰观察病灶则行延迟增强扫描。

肝脏增强CT扫描方法:采用sansation 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前8小时叮嘱患者 禁食与禁饮。扫描周期设置为10秒,管电流设置为200毫安,管电压设置为130千伏,矩阵设定为512×512。首先对患者进行平扫,注射造影剂后进行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观察MRI与肝脏增强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比较MRI、肝脏增强CT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处理资料,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肝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所示。

3 讨论

肝脏有解毒、免疫等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数据显示5厘米以下小肝癌无症状,所以多数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进展为肝癌晚期[2]。病理检查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为有创检查,部分情况下临床操作多有不便。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肝脏MRI也被应用于肝癌的诊断中,其无需使用造影剂,可以更为清楚地显示肝脏血供情况。对肝癌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肝小细胞癌患者平扫多表现为长、等T1与长或混杂长T2信号,存在假包膜;增强扫描多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胆管细胞癌症平扫可见钙化,门脉或延迟期强化,远端可见胆管扩张,T2W1大多表现为高信号,且可见薄膜凹陷。混合细胞癌患者平扫大多T1W1呈均匀低信号,但T2W1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快进快出或此起彼伏型。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MRI肝癌检出准确率为97.56%,仅有1例漏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MRI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肝脏增强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造影剂准确率肝癌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