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髋关节超声诊断与X线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2019-12-10郑来坤谭玉英通讯作者徐文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髋臼敏感度股骨头

郑来坤,谭玉英(通讯作者),徐文辉

(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超声科 山东 日照 276800)

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与孕晚期胎儿在子宫内受到了异常的压力或者出生时受到了机械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生活环境等有关[1]。患儿脊柱骨盆会发生继发性畸形、走路会出现跛行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会出现髋关节疼痛,严重的在成年后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才可正常走路。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该疾病如果能及早的诊断、早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治疗以及预后效果能够达到理想的满意度[2]。我院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80名为例,给予分别给予X线检查与超声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总计80。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患儿均通过临床症状检查,并通过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所有患儿对涉及到的相关药物均无过敏症状;排除畸形、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精神、心肝肾功能存在障碍的患儿。本次研究均经家属同意配合,主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组:实验1组(n=40),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8个月,平均(3.34±0.61)岁,男性22例,女性18例;实验2组(n=40),最小年龄2个月,最大年龄8个月,平均(3.34±0.58)岁,男性21例,女性19例。应用统计学软件检验,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1组:给予X线检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取前后仰卧位,应用X光机进行检查,使骨盆处于对称的状态,下肢位于中立位、伸展,使其纵轴处于一条直线,中心线指向体中线,且略高于耻骨联合部位。分别在髋关节外展45°以及内旋45°的状态下对骨盆部位进行摄片,获取骨盆平片[2]。诊断分为髋关节正常、髋关节发育不良以及髋关节完全脱位和半脱位。

实验2组:采用超声诊断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为患儿进行检查,患儿进行超声检查时取仰卧位或侧卧位,设置线阵探头为5~12MHz,运用高频线阵探头对患儿的髋关节进行检查[4]。按照Graf法检查具体标准为:(1)Ⅰ型:α角≥60°且β角≤50°为正常;(2)Ⅱa(+)型:α角在50~55°之间,β角≤50°时为稍有缺陷;(3)Ⅱa(-)型:α角在50~55°之间,且β角无要求为有缺陷;(4)Ⅱb型:α角在50~55°之间,β角无要求为有缺陷;(5)Ⅱc型:α角在43~49之间,β角≤77°为有严重缺陷;(6)D型:α角在43~49°之间且β角>77°时为严重缺陷;(7)Ⅲ型:脱位为α角<43°,β角无需测量;(8)Ⅳ型:高度脱位为α角<43°,β角无需测量[5]。

若X线检查为髋关节发育不良以及髋关节完全脱位、髋关节半脱位;若超声检查Ⅱa(-)、Ⅱb、Ⅱc、D、Ⅲ以及Ⅳ型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分别采取X线检查以及超声诊断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诊断的符合率,并对Graf法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我院80例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型指标以例(n/%)表示,χ2检验,计量型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t检验。P<0.05表示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儿分别经过X线检查以及超声诊断后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实验1组患儿,其中21例经X线检查显示异常,8例患儿的髋臼变浅且成蝶形或三角形,6例髋臼角加大,其中5例髋臼角在40°以上且髋臼角最大达到58°,6例患儿股骨头骨骺出现比健侧晚且性状不规则,2例无特异性X线表现。

实验2组患儿,有12例超声检查显示异常,髋臼斜度小于50°有8例,6例髋臼间与股骨头有较宽的间隙,股骨头与髋臼不能完全嵌合且髋臼盏受压发生了变形,骨性髋臼发育不佳,4例显示髋关节韧带松弛且关节不稳定,1例无特异性超声表现。

两组患儿分别采取X线检查以及超声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实验1组患儿X线诊断符合的有19例,不符合的有21例,诊断符合率为47.5%;实验2组患儿超声诊断符合的有28例,不符合的有12例,诊断符合率为70.0%,χ2=4.1779,超声诊断的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的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超声Graf法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能

超声Graf法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9%、100%、92.5%、100%、83.5%;超声诊断测量的α角与β角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1%、100%、91.2%、81.0%、100%以及76.5%、100%、87.9%、76.0%、100%。

3 讨论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患儿在发育期间髋关节在时间以及空间上不稳定的病变总成,是小儿运动畸形的表现之一。主要的病理状态有髋关节全脱位、髋关节半脱位、髋臼发育不良[6]。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从影像学表现来看,髋臼窝与股骨头对位不匹配,由于该病症无明显临床表现,因此,在临床诊断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用X线检查,这种检查方法不能显示出软骨(患儿的骨骺与股骨头属于软骨)以及软组织的情况,不能全面的展示出髋关节的影像,不仅影响了观察的全面性,也降低了诊断的敏感度[7]。同时,X线检查时会产生电离辐射,会患儿性腺会产生一定的反射性损害。而用超声诊断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以利用界面成像,可以将未完全骨化的髋关节状态显示出来,尤其是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可以为其做早期的诊断,超声诊断不会产生电离辐射,不会对患儿造成反射性损害,且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与精确度都比较高[8]。目前,超声诊断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中,由于它具有无创性的特点,对8个月以下的婴儿同样适用。不仅可以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还可以反复使用[9]。此外,超声诊断可以实现动态观察,可以获取髋关节的标准图像,评估髋关节的状态。本次研究中观察到髋臼斜度存在异常、股骨头与髋臼之间有较宽的间隙、股骨头与髋臼不能完全嵌合等表现,这些图像在诊断中是关键的依据[10]。

我院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1组的患儿进行X线检查,实验2组的患儿采用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儿运用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实验1组的患儿X线检查符合率为47.5%,实验2组的患儿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0.0%,明显高于实验1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中,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具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的符合率,准确程度更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髋臼敏感度股骨头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