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12-10廖波华桂林理工大学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需求方供应商经验

■廖波华(桂林理工大学)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保持并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选择合适的软件供应商可以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因此,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的构建对于企业而言,重要程度日益提高。

一、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关键方式和特点

如今各大企业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关键方式包含了神经网络算法、直观判断法、层次分析法、招标法以及采购成本比较法等:

(1)神经网络算法:此类方法属于最为接近人类逻辑思维的、定量和定性相互结合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应用当中,构造为多层神经元的神经网络经由学习给定样本,收获专家对于目标重要程度的倾向、专家的主观判别、知识以及经验,随后在综合评价备选的合作方时,此方法能够将专家的直觉、经验以及知识等进行再现,进而充分结合了定量以及定性分析,并且可以对合作方进行评价的客观性以及最终结果提供可靠的保障[1]。

(2)直观判断法:此类方法主要是按照所调查以及掌握的各种信息数据,对人类分析进行结合,进而评价供应商的一种方式。此类方法直观而且简单,然而主要是根据人自身的判别,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并不适合被应用于对重要合伙人企业进行选择和评价,主要多被应用于选择、评价非关键材料的供应商。

(3)层次分析法:此类方法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充分结合定量、定性分析来分析多目标的最终决策。在应用中更注重于量化决策人员的个人经验和判定,拥有误差小且可靠度较高的优势,更适用于目标缺少必要的信息数据且结构较为复杂的状况中,如今此类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4)招标法:此类方法主要多被用于竞争较激烈、有较大采购量且较多供应商时帮助企业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此方法能够使采购的成本被科学降低,然而相关手续的办理流程较繁琐,需要较长时间准备,而选择的针对性比较匮乏,并不适用于需要紧急订购的状况当中,加之拥有较大的人为干扰因素,所以并不适合被用到规范的采购工作当中。

(5)采购成本比较法:可以充分满足交货期以及质量需要的供应商,各企业应当借助对采购的成本进行计算的方式展开选择和评价[2]。在通常情况下,采购的成本主要涵盖了运输费用、售价以及采购费用等各类支出总和。此类方法是企业经由计算、分析各供应商采购的成本,从而筛选出采购成本更低的供应商。

二、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内容和指标

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在构建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时所采用的内容和指标主要包含“桥梁”功能、技术水准、企业能力、服务水准以及软件成本这五大方面,各方面的主要内容为:

(一)“桥梁”功能

(1)预留接口,以便后续升级相关系统。

(2)对系统的各项功能加以完善。

(3)帮助用户对系统的主要流程进行全面梳理。

(4)有效引导需求企业对自身的具体需求进行深入挖掘。

(二)技术水准

(1)主要确定软件方是否可以将有关的技术文档以及源代码提供给企业,以方便企业通过软件方的后续开发使工作量得到有效减少。

(2)主要考察供应商以往研发的软件具备的各类应用功能是否完整,另外评价其业务流程是否流畅、负载性是否良好、操作界面是否更人性化以及运行的速度是否快捷等。

(3)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状况,从自身已有的软件系统当中取出一些系统信息数据,并使相应数据库进行同步变化。在此过程中要求:若已有在职人员系统内人员有所增加,新软件系统的相应考勤模块需要进行同步更新。

(4)评价系统是否可以应用较先进的系统架构,从而使存取的速度更快捷。

(三)企业能力

(1)考察供应商多元项目的开发能力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和企业产期展开合作。

(2)考察开发商研发人员类似项目开发经验是否丰富,以便确保其能够顺利研发企业需要产品。另外考察其研发人员能否合理分工,以及研发时供应商研发流程相关规章制度是否完善。

(四)服务水准

(1)软件供应商能否耐心、细致地与企业交流。

(2)对合作过的软件供应商服务水准展开评估。

(3)考察供应商承诺水平的落实程度。

(五)软件成本

(1)供应商是否拥有合理的软件采购、培训、实施以及配置费用。

(2)供应商是否拥有合理的二次开发和后期维护费用。

三、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一)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的构建

(1)需求方在提出各项功能需求时,会提出一些非关键需求,对于供应商而言,实现此类需求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面对此状况时,软件供应商应当引导需求方对非关键的功能需要进行弱化甚至摒弃,进而帮助其将实际需要充分挖掘出来,这也可以使需求方节约不必要的投入成本。

(2)在日常工作中,软件需求方可以对实体业务流程逻辑充分掌握,然而若想将流程系统化、软件化,并非易事。在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供应商应当派遣专业人员对客户需求进行判定,在与客户共同理清流程的同时,探寻流程系统化、软件化的最合理方法,以便将拖沓、冗杂的程序简洁化,必要时可以实现软件、人工一同进行,相互补充。

(3)大部分企业向软件供应商提出需求时,各类需求很可能无法形成较完善的系统,在这种状况下,供应商应当按照自身研发经验,使系统得以完善,例如扩充功能、改善表达形式等。

(4)部分企业在提出需求时,只关注自身各项业务,没有深入了解先进的信息化平台的研发要求。而软件供应商往往能够接触社会中各种研发的最先进系统,所以,供应商需要按照研发经验,为今后可能出现的系统升级状况预留接口,以便满足届时需求方的心需要,而这也可以进一步帮助双方节约资源和成本。

因此,无论是需求方还是供应商,在构建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时,应当充分将前文提到的各类指标、内容应用其中,以便使选择、评估工作更加准确、顺利地开展[3]。

(二)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的实践

1.绩效管理

某公司为了确保绩效管理工作更加准确、顺利,计划升级相关系统。这就需要软件供应商具备丰富的绩效管理系统开发经验,在进行有效设计的基础上,将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使各项数据得以准确、同步更新。

该企业在对四家供应商进行评估时,通过前文提及的五大内容、指标展开评分。通过多项对比、评估可知,只有第三家供应商各项经验都十分丰富,还能够帮助企业共同优化流程,同时为今后的系统升级预留接口;另外其各项费用较为合理。因此,最终企业选择了第三家供应商,并与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人力资源服务

某公司在日常运营时依然沿用人工方式开展人力资源相关工作。面对信息时代的冲击,公司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确保高效的人力资源工作为企业筛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该公司致力于打造信息化人力资源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该公司相关经验及其缺乏,需要供应商不仅要有丰富经验,更能够帮助企业科学优化工作流程,同时确保操作界面有效简化,并能够集成其他相关系统,进而使公司整体管理水准得到全面提升。

该企业在对三家供应商进行评估时,也采用了借助前文提及的五大内容、指标展开评分。在对各项指标、内容进行全方位评比的过程中该公司发现,只有第二家供应商能够充分结合丰富经验对企业需求的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同时还能够经由系统的数据接口从公司已有系统中取出需要的数据信息,并将其集成到新的软件系统当中,在此过程中,该供应商的“桥梁”功能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虽然该企业各项有关技术十分先进,但其整体费用相比于其他两家供应商更为合理。因此,该公司最后选择了第二家供应商,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四、结论

总之,笔者结合诸多企业的以往实践经验,在构建软件供应商评估体系时,引入了“桥梁”功能,确保其在构建过程中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经过实践可知,这种构建模式不仅能够帮助供应商掌握用户的实际需要,更能够理清相关业务的主要流程,使系统更加完善,进而使各大企业对自身信息系统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需求方供应商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面向软件外包平台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实时竞价中的佣金率问题研究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