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产业基础,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2019-12-09潘远鹏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实践

潘远鹏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明确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同时把这个战略庄严地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紫阳在国家战略定位中地处“四区叠加”核心区域,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达20.45%。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农业大县,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章紧扣产业发展这一主题,立足生态优势,依托资源禀赋,重点围绕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三个方面就夯实乡村振兴之基石作了积极地探讨。

关键词:产业基础;乡村振兴;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无疑为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聚焦紫阳县,地处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保护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之“四区叠加”的核心区域。属国定贫困县、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达20.45%。紫阳县作为全国较为典型的贫困型农业大县,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必然需要解决干什么、谁来干以及怎么干的问题。

一、干什么——聚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

1.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茶叶作为紫阳县的优势产业,历史悠久、品质优异,唐代即为宫廷贡茶,清为全国十大名茶。立足紫阳天然富硒的资源禀赋,始终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当前已建成20.5万亩茶业生产基地,相应的综合收入达到了38.65亿元,人均茶叶收入超过2700多元,使12余万茶农因茶致富,当前茶产业已经建立了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良好局面,同时致力于推动林业经济,种植云木香、大黄、荞麦、魔芋等,达到了15万余亩,仅仅从山林经济的层面来看,农民群体人均收入就已经达到了三千多元。此外,紫阳县围绕修脚浴足、特色烹饪、家政月嫂、电子商务、建筑劳务等行业,实行定点、订单、定向培训。

2. 强力推进产业融合。产业发展,既要千家万户参与,更需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融合。通过重点培育和平茶厂、盘龙、闽秦3家省级龙头企业,焕古庄园、秦巴山等5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全国知名品牌示范企业,形成了以区域龙头带动中小加工厂、中小加工厂联接农户的格局,逐步建立起了支撑全县产业发展的企业群。当前围绕茶产业,紫阳县现阶段已经建立省级茶叶示范园17个、现代示范园15个,茶叶本身所具有的诸多功能得以充分开发,推动农业与加工、旅游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着力推进“互联网+”模式,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线下销售向线下线上销售融合发展转变,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和精细化水平。全县新培育电商企业16家,20家传统企业实现了电商转型,县内有淘宝店铺126家,带动就业500余人,实现线上销售额达2256.6万元。

3. 打造品牌,提升品质。紫阳县属全国两大富硒区之一,天然富硒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赋予了紫阳茶“绿色、富硒、有机、无公害”的独特品质。硒茶已经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证明商标,为世界首个通过科学鉴定、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功效的优质富硒绿茶。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推荐绿茶公共品牌”、全国“一村一品”十大知名品牌 、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国家“质量之光”年度十大魅力品牌等30余项殊荣,连续四届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

二、谁来干——积极培育多元经济主体

1.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紫阳县充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全面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先后为四家企业投入4350万元的发展资金,同时引导1334户贫困户与上述企业之间构建利益联结体系。紫阳县当前筹集的产业发展互助金达到了1.11亿元,累积发放农业借款6507万元。当前培育的相关市场主体达到了320余个,现阶段主要包含红椿盘龙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蒿坪現代魔芋园区、和平茶叶现代农业园区3家省级农业园区,高桥开源现代农业园区等23家市级农业园区。与此同时,紫阳县大力发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全面拓展增收渠道,包括虚拟股本金年度分红、土地有偿流转以及进入企业或园区务工等类型,全面创造了新兴的农业经济新模式。目前,该县已累计流转耕地18万亩,其中土地入股5267亩,林地入股15620亩,资金入股666万元,有效的盘活了农村资源。

2. 吸引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创业就业。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要求,抓好返乡创业就业各项政策宣传落实,做好信息对接和跟踪服务,形成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发展农民工创业园,并以此作为载体,推动紫阳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面拓展,从而有效提高产业本身的吸收力、承载力,吸引更多的在外创业人士,同时满足地方就业需求。尤其是动员吸引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回家乡创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3. 创新机制促进人才向农村流动。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及影响,城乡之间的发展严重不均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差异悬殊,导致乡村劳动力、人才和其他资源要素长期、持续不断向城镇涌入。许多乡村一度荒芜,出现了大量的空壳村,由老弱妇孺留守。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出台,农村人才流失及农村衰落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通过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一体的文化、医疗、教育等公共性服务,进一步加强城乡之间的人才流动,解决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

4.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水平。职业农民是新型农民,加大培养职业农民,不断提高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技能水平,是培育现代农业生产主体的重要举措。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次,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农村经营水平。当前尤其是要加大对农业创业者专业技能、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从紫阳县最近几年的投资情况来看,其在电子商务、技能免费培训方面的投入巨大。先后组织电商培训2000人次,当前已经建立了45个村级电商扶贫示范网、县级电商孵化服务中心、9个镇级电商服务站,通过上述各个机构的有效联合,建立了有效连接村、镇、县的服务体系。此外,为进一步推动地方人力资源的就业,紫阳县培训的一万六千多名“紫阳修脚师”开始走向岗位,年收入稳定在50000元左右。其建立了紫阳修脚品牌,在我国各个城市开设了2000余家修脚店,2017年修脚产业创劳务收入达10亿元。 “紫阳修脚师”已成为领跑紫阳脱贫攻坚、富民强县的重要主体。

三、强保障——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要想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场产业的全面发展,政府本身扮演的角色与引导作用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倾斜及引导,才能够有效保障农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保障:

1. 加大农业产业政策导向力度,将发展优质农产品提升到足够的高度,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还需要倡导循环农业。对政府来说,应当针对生态环境监管体系进行优化体系,在评价体系当中纳入资源消耗、环境损害以及生态效益,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对应的目标体系、奖惩体系以及考核方案,针对各种有损生态文明的现象进行严厉的处理,必要情况下还需要追究法律责任。

2. 综合参考紫阳县当前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构建可以有效反应生态文明资源使用情况的规章制度,包括生态补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并基于配套制度的建设,构建谁收益谁补偿的良好循环机制。针对生态保护进程中存在贡献、损失的农民群体,在给予生态补偿的同时,还需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此,才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群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动性。

3.建立健全各个金融机构支农模式。基于紫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特征,在加大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各个金融机构建立多元化的支农模式,针对现有的担保模式、金融产品以及融资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同时大力扶持社会力量,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普及,以此来解决农民群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融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照新.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3).

[2]刘合光.激活参与主体积极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8(01).

[3]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4]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06).

(作者单位:中共紫阳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