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TAS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脑血流参数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9-12-09许佳平卞科宇金华锋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5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

许佳平 卞科宇 金华锋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参数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实施PrAS治疗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且伴有症状的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动脉狭窄段直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术后3d复查,49例患者的MCV平均PSV值、PI值、CVR值较术前提高(P<0.05),患者狭窄段颈动脉直径较手术前增大(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患者的NIHSS评分较术前呈显著的降低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49例患者的MMSE、MoC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参数及神经功能均具有显著地改善作用。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脑血流参数;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5-0405-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9.05.005

颈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60%以上的脑梗死与颈动脉重度狭窄有[1]。还有研究显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2年内脑缺血疾病发病率高达20%以上[2]。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都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该类患者可能因侧枝代偿循环而并不引发脑血管事件,但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患者依然会出现脑血管事件[3]。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极为重要[4]。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即球囊血管成形术,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5]。为分析PTAS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且伴有症状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参数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实施PTAS治疗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且伴有症状的49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实施PTAS治疗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且伴有症状的患者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48~77岁,平均(60.80±9.18)岁,其中单侧颈动脉狭窄20例、双侧狭窄29例,颈动脉病变长度(28.47±6.48)mm,颈动脉狭窄程度(86.23±5.24)%;受教育年限(11.88±3.21)年。纳入标准:(1)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至少有一侧颈动脉的狭窄程度≥70%;(2)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脑缺血症状;(3)患者年龄≤79岁。排除标准:(1)颅内肿瘤、血管瘤;(2)既往具有颅脑外伤病史;(3)凝血功能疾病;(4)肝肾功能疾病;(5)精神疾病、阿尔茨海默病;(6)既往脑梗死病史[6]。本研究方案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给予患者PTAS手术,操作如下:术前给予患者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监测患者凝血状态。于右侧股动脉人路,常规消毒备皮,选用Seldinger法进行穿刺,给予患者3000U肝素抗凝,置入8F动脉管鞘,选用造影剂对管腔狭窄区域进行探查,并以此设计手术方案。选用导丝将导管引人颈动脉分叉处,于狭窄段设置保护伞,避免斑块破碎阻塞其他血管。由导丝将球囊引至狭窄区域,随后扩张球囊,待控制效果满意后,撤回球囊。随后导丝将支架系统引至狭窄段,造影检测支架设置情况,满意后,回收保护伞,退回导丝、管鞘,常规包扎,抗感染治疗。

于治疗前及术后3d,选用飞利浦ClearVue580彩超观察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及患者颈动脉狭窄段的直径,操作参照仪器说明书。同时选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对患者进行评估。MMSE量表主要包括:定向力(10分)、注意力和计算力(5分)、记忆力(3分)、回忆能力(3分)、语言能力(9分),总分30分,MMSE得分≥27分为正常。MoCA量表主要包括执行功能、注意与集中、语言、记忆、抽象思维、视结构技能、计算机定向力等8个领域11个检查项目,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随访观察手术后的并发症。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应用χ2检验分析的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参数及颈动脉狭窄段直径变化:术后3d复查,49例患者的MCV平均PSV值、PI值、CVR值均较术前提高(P<0.05),患者狭窄段颈动脉直径较手術前增大(P<0.05),见表1。

2.2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NIHSS评分术前(3.98±0.88汾、术后1周(1.50±0.54)分、术后1个月(0.80±0.28)分(F=13.01,P=0.00),手术后呈降低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术后1个月复查,49例患者的MMSE、MoC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手术安全性分析: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2例牙酿出血,经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后情况消失;本组49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未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患者。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