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情况分析

2019-12-09汪海萍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陆晓清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超范围不合格率兽药

□ 汪海萍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 孙 静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陆晓清 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顾 艳 何 苏 张 莹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

2019年3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19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告了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开展情况,通告显示市场监管部门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开展抽样检验,国家、省、市、县“四级”统筹,各有侧重。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与风险监测等发现问题较多的安全指标、产品、业态、企业和区域加大抽检力度。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安全基本有保障,但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在汇总2018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4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通告[1-4]的基础上,对全年通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归纳整理,系统分析了现阶段食品安全不合格情况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1 抽样调查情况

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季度通报中可以看出,2018年全年全国范围共完成并公布3 355 882批次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抽检情况,较2017年全年2 364 080批次[5]增长了41.95%。从抽检合格率来看,2018年各类食品的总体合格率为97.58%,较2017年(97.71%)降低了0.13%,发现81 203批次不合格样品,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但仍有“顽疾”,如图1所示。

2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从不合格项目类别分析

引起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的主要问题包括:食品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微生物污染问题、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问题、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问题、重金属等元素污染问题、检出非食用物质问题以及生物毒素污染问题。其中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3类问题为主,由这3类问题导致的抽检不合格的样品占不合格总数的占比接近80%,如图2所示。

图1 2017和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完成情况图

图2 2018年不合格项目类别情况图

2018年二季度通告未给出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问题、重金属等元素污染问题、检出非食用物质问题以及生物毒素污染问题的具体占比,但从数据中可以计算出这类问题总占比不超过22.1%。

2.1.1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而生产企业不按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一味追求产品的色香味及口感而超范围或超量使用防腐剂、稳定剂、着色剂、甜味剂,亦或对食品安全标准理解不准确,关键控制不严,生产工艺水平低等均会造成该问题的发生。

2.1.2 微生物污染

食品微生物是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总称。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醋酸杆菌,酵母菌等)和使食物变质(霉菌,细菌等)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7]。食品中微生物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对生产、包装、储存的生产环节以及运输、销售的流通环节中的卫生条件把控不严,导致微生物污染繁殖并最终造成超标,都是造成微生物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2.1.3 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

兽药残留是指食品动物用药后,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用部分中所有与药物有关的物质的残留,包括药物原形或和其代谢产物[8]。农药残留是指由于使用农药而在食品、农产品和动物饲料中出现的任何特定物质,包括具有毒理学意义的农药衍生物,如农药转化物、代谢物、反应产物及杂质等[9]。造成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养殖户或者经营者为了防治病虫害亦或提高产量、保持产品卖相等滥用农兽药,也有可能是长期滥用农兽药导致环境污染,从而造成产品中的残留量超标。

表1 2018年各类食品监督抽检情况表

2.2 从食品类别分析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抽检样品的种类包括《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中涵盖的31大类加工食品,并增加餐饮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共33个食品类别,超出此范围的记为其他[5]。2018年抽检的各类别食品中,蔬菜制品(不合格率6.54%)、方便食品(不合格率5.91%)、餐饮食品(不合格率5.66%)、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合格率4.83%)不合格率相对较高,且从季度抽检结果看,这4类食品季度抽检的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如表1所示。

3 结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社会民众高度关注。”从本文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2018年肉蛋奶、米面油等日常消费的大宗食品抽检合格率较高。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8.01%、99.49%、99.78%、98.78%和97.61%,均高于97.58%的各类食品总体合格率。但仍然存在部分食品抽检合格率偏低,部分项目类别持续检出不合格的问题。

猜你喜欢

超范围不合格率兽药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浅谈专利申请文件修改超范围的判断标准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浅议实用新型专利审查中修改超范围的判断
7省市电冰箱抽查不合格率12%
兽药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
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固定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鉴定修改超范围之数值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