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学习理论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探析

2019-12-06周文静

关键词:项目学习教学模式

周文静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当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目标功利和评价单一”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我们将项目学习理论引入其中。从“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学生中心和强调合作精神”三个方面证实了引入的可行性,并提出按照“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六个步骤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关键词:项目学习;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29-2

一、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各初中学校也积极开展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教材”、“分数”、“结果”为中心。

1.照本宣科,唯教材是尊。当前,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度依赖教材,将综合性学习当作阅读课来教,按部就班地将书本上的每个环节读给学生听,简单地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去做。

2.目标功利,唯分数是从。当前,在语文中考试卷、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卷上都会有一道与综合性学习相关的题目。一些教师将大量时间用在规划此主题易考的知识点方面,如在《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记住与“和”相关的成语、故事、名言、宣传标语来应付考试。

3.评价单一,唯结果是论。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方面的要求之一是“关注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态度”[1]。由此,综合性学习注重的是对过程的评价。但是,当前一些教师比较看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了什么结论,并没有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更没有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导致综合性学习评价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二、项目学习理论引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可行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并与其他学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學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的学习。[2]项目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以学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为核心,以学生借助小组协作、主动学习并最终通过制作作品的形式完成知识构建为目的进行的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3]从两者的内涵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和项目学习都注重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学生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因此,将项目学习理论引入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1.源于生活的探究主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综合性学习要求之一是“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4]。这些关注点都源于生活,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水平。项目学习要素之一的“项目”同样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需要以当前的学科知识作为背景,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尤其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主动积极参与其中。项目学习同样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树立主人翁意识,依据个人兴趣,自主探究,将项目分解为一个个任务,边做边想,把握学习进程,积极尝试解决问题,得到学习结果。

3.强调合作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全员参与,强调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合作伙伴的个性,学会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接受别人的意见。项目学习的“学习共同体”这一要素同样强调的是合作,在复杂的项目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繁琐的环节,因此要求教师、学生以及参与人员必须形成学习共同体,相互合作。

三、项目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综合性学习中体现得最为显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准备、实践、表达交流和评价”[5]四个阶段。项目学习的操作程序分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6]六个步骤,这六个步骤与上述的四个阶段相适应。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可以按照项目学习的六步骤进行。

1.选定项目。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项目的合理选定是必要前提和关键。选定项目时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考虑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并且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相扣。项目类型主要包括:有结构的项目、与主题相关的项目、与体裁有关的项目、模板项目、开放性项目。[7]部编版语文教材每册设置了三个综合性学习,以八年级上、下册为例,八年级上册的《人无信不立》、《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身边的文化遗产》;下册的《倡导低碳生活》、《古诗苑漫步》、《以和为贵》,这六个综合性学习具有六个主题,引入项目学习,可以将它们视为与主题相关的六个项目,这些项目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基本符合学生的兴趣。因此,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选定项目时,我们可以首先考虑书本上的综合性学习板块。

2.制定计划。计划是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行之有效的计划有助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在制定计划之前,教师首先要将学生分组,分组时不要简单地依据学生的座位,而要确保分好的各个小组整体水平相当,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成绩等综合分组,各组还要推荐一个组长,组长可以轮流担当,负责计划的制定。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两点:学习时间和详细的活动安排,小组成员讨论后,绘成表格直观地呈现出来。整个计划要包括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三个阶段,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在具体的时间所做的事情。

3.活动探究。活动探究是项目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围绕确定的项目主题,依据制定好的项目计划,分工协作,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学习项目进行探究。探究时,最重要的是方法的选定。恰当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处理和分析资料,验证或推翻计划中的预设,最终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学生在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直至小组探讨、分析整理、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经验,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技巧。这是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充分体现,极大地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作品制作。通过活动探究环节,学生已经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要将这些展示出来,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例如,搜集资料时,学生可能借助互联网或者与该主题相关的书籍完成,然后对资料进行筛选,最终以知识卡片或者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调查访问时,学生可能借助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来完成,后期再做整理,最终以集图片和文字为一体的调查报告、访谈录或者经过非编的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总之,作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作品反映其在项目学习中的收获。

5.成果交流。作品制作好后,需要将成果进行展示。各个项目小组要将本组获得的成果相互交流。可以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小组各成员克服困难所采取的策略,还可以交流经验和体会,分享成功时的喜悦。成果交流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例如,以辩论会为主的口头形式,或者以调查报告为主的书面形式。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成果和他人的进行对比,对于自己做的好的地方要肯定;对于自己的不足,要正确对待,积极借鉴其他小组的优点,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成果。

6.活动评价。评价是项目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总结学习结果,还能反思学习过程。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合理的评价必须体现下列三点:一是评价的内容要全面,不能局限在对学生取得成果的考量,而是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制定的计划,考察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前、中、后三个阶段连续时间内的学习状态。二是评价的主体要多元,除了教师以外,学生自己,小组合作伙伴都要参与到评价中。三是评价的方式要灵活,不单单是给学生一个分数,或者簡单的口头表扬、批评,还可以采取档案袋、访谈的方式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

[1][2][5]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6]吴晓红,刘万毅,李文婷.化学师范生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6.

[4]卢金明.语文课程教学设计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7]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项目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02(09).

(作者单位: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江苏 阜宁224400)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学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项目学习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