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意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的探究

2019-12-05高中林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写意画创意实践能力

高中林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美术课程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社会认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自己的创意,让绘画内容灵动起来,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在高中美术写意画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实现课堂开放化,达到情景交融、因势利导的目的,并对其美术创意进行有效评价。文章将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绘画”模块,就“中国画之写意画”一课,展开分析与研究,进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写意画的实践中。

关键词:写意画;美术教学;创意;实践能力

创意是中学生的立世之本,高中美术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创意,将其应用到绘画实践中,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高中生学习美术的时候,容易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因此,美术课程的学习应当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充分发挥其创意,鼓励不拘一格、百花齐放,将其创意落实到美术实践中,进而培养高中美术生的美术修养。学习美术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与社会价值形成共鸣,另外,在最大程度上促使其个性发展,自由发挥创意,实现高质量的美术教学。现阶段,由于一些高中过于追求升学率,无形中为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美术学习时间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审美没有个性与创意,美术情趣过于单一,从画作上难以观察到其想要表达的意思,其思维过程、想法、愿望都难以体现,缺乏足够的创意。由此可见,高中美术教师在日常美术教学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创意融入到画作中,提高其审美情趣,给其创意发挥以最大空间,使其在绘画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自身才艺。笔者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即写意画绘画前提、绘画基础以及绘画关键,并结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绘画一书中“中国画之写意画”一课,论述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与创意,促使其创作出优秀的写意画作。

一、写意画教学创意研究前提:开放式教育

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标志着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模式的重组,也就是让学生与社会价值形成认同感,并最大程度释放学生的天性,绘制有创意的画作,进而在实践过程中展示学生的个性。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从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来开展美术教育与日常教学。写意画教学中的创意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开放式课堂。第一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应当进行变革,即要求教师和学生相处过程中转变思维,不再是传统的刻板、权威、强制的教育关系,而是平等、人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此种关系需要建立在宽容、信任、理解、尊重、民主、自由的基础上,基于此,学生学习写意画的过程才会流畅顺遂,在此过程中方能受到激励、感化、鼓舞、召唤,由此形成自觉自愿、积极自主的学习意识,并激发探索写意画真谛的欲望。教育先驱拉夫尔·泰勒曾经说过,学习行为是学生内心发出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的目的、行动、动力,并非教师的行为、动作。当教师与学生实现有效互动,教学目标方能实现,教学默契方能契合,并积累所有学生深度关注的“学习经验”。第二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心学生的潜在需求,对于学生没有明确的需求,而应当有敏感的触觉,对学生能够及时予以关注,给予回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其敏锐的嗅觉与触觉,注意并感受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创意点、关注点,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绘画的灵感,进而激发高中美术生对美术世界探索的孜孜追求。第三点,美术教师的教学关注点,应从以往只关注结果转化成关注过程,虽然结果很重要,但过程同样重要。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问他在写作业运用了何种技巧、哪些知识点,学生可能懵懂不清,但是问他在绘画过程中的心得感受、构思体验、创造想象、心情感悟等,学生则能如数家珍。由此可见,高中美术生对绘画的印象、情形也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写意画教学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需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平等、愉悦的教学情景,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意的体验,关注学习过程,探索学习真谛,为释放学生的创意发挥,实践中见真章。

二、写意画教学创意研究基础:实现因势利导

美术课程的教学与设计起点,是以学生本来的水平与基础为前提。笔者经过多年的美术教学研究发现,高中生对于美术写意画并未有大量接触,然而在学习经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生以前报过书法班,在笔触的感觉、线条的运用、画作的理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以至于在学习写意画的时候,比别人更容易掌握。另外一些学生美术天赋甚高,当绘制写意画之时,往往一点就通,能够轻易画出质量较好的作品。然而大多数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对于写意画知之甚少,缺乏灵感,当其绘画的时候,画作表现出笔触过于稚嫩、随意,画作水平欠佳。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美术教师在教授写意画的时候,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依照其不同的个性,在学生原有美术功底、天赋基础上,对其展开科学、有效的指引。接下来,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其运用笔墨将自身的创意展现出来,不能只进行简单示范,应当让学生多动笔,多练习,切不可省略学生的练习步骤与时间。在课堂时间为45分钟的情况下,教师的示范时间应当控制在10分钟以内。经过多年的美术教学积累,研究发现,学生在画写意画的时候,经常感觉时间过于短暂,当其画到尽兴之时,常常由于时间不足,造成画作匆匆结束,常常虎头蛇尾。因此,应当为学生充分预留练习时间,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绘制出有创意的画作,充分体验艺术的美妙。

第二,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优势所在,通过各种方法强化其优势。在写意画的教学过程中,某些学生的审美高度与大画家有着惊人相似,其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心灵、挖掘美的笔触,都是学生的优势,需要充分利用,有效发挥。如果学生绘制的写意画,绘画风格、笔墨渲染都非常恰当,应给予适当的鼓励,留住其创意风格,并深入挖掘。例如,在中国画之写意画单元,关于鹦鹉的绘画,学生先要对鹦鹉进行观察,再用手指在画纸上简单勾勒出鹦鹉的位置,然后使用中号笔的中锋绘制鹦鹉的嘴和爪子,在此过程中能够体现学生的功底。学生勾勒的爪子与嘴形态各异,体现了其对绘画的理解,之后使用较干的焦墨来点睛,让鹦鹉的眼睛充满灵韵,接着使用披蓑法来绘制鹦鹉的身体,从背部开始,到翼,再到尾。最后就是绘制柳枝柳条,充分发挥墨的干湿特性,干的时候注意侧锋和顺锋的比对,并趁着湿的时候使用加了胶的绿色颜料用泼墨的手法绘制柳叶,从而使其和自然交融,其淡淡的颜色与重墨的鹦鹉形成鲜明对比,经过学生勾勒的鹦鹉各具特色。教师应当仔细分析画作方法,让学生看到自己画作的独特所在、动人地方,让笔墨充满灵性。

第三,写意画教师应当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笔墨运用给予点评,并教授其怎么利用笔墨来体现节奏、韵律、力度、疏密等绘画要素。只需要给予适当引导,学生就能得到强化练习,就会有所进步,进而增加信心,使实践过程中所学知识运用到写意画的绘制中。在实际创作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改掉以往绘画的坏习惯,将主要精力置于写意画的情趣上,这一情形使其能够摆脱绘画前的恐惧以及乱涂乱画的弊端。学生在勾勒画作的时候,需要将主观与客观进行完美的融合,不仅能够体现客观事物,还能表现主观思想,把自身的创意充分融合到画作中,展示自身的思维活动、情绪变化、个性气质。只有将创意融入画作,才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吸收美术的精华,体现美术的魅力。

三、写意画教学创意研究精髓:情景交融

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言道:我多次确信,缺少饱含诗意与审美的泉水,学生的智力与创造力就难以得到发展。简而言之,创意的发挥,一旦没有情感,则没有根基,难以有生命与内涵。例如,带领大家临朱耷的《鱼》,教师在示范鱼之前,先解读为什么鱼在翻白眼,引出大家的思考。写意画中的情感往往通过夸张、特写来进行表达。临摹结束后,再让同学们运用所学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便是托物寄情。

国画中的写意画,重在使用简单凝练的笔墨将景物的神韵、意志描绘出来,达到借画抒情的目的,注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效果,展示水墨情怀,求取与观赏者心灵方面的共鸣与互动,写意画不仅能够从侧面展现客观生活,还能显示出画者的内在精神,将精气、神韵展现,使其富含情感色彩,展示出豪放、豁达、洗练、粗犷的人生态度与绘画效果,将情感与景物交融在一起,实现情与景的高度交融。意境作为国画的美学思想基础,作者在绘画的时候,通常利用物象表达情感,尤其是国画中写意画的绘画,更是注重绘画者主观情感的展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授写意画的时候,应当为其创设情感氛围,使其创意实践得到最佳表达,最大程度地激发其内在的潜力与创造力。例如,中国画之写意画中关于山水画的教学,画山水首先要对山的形态、水的造型有一定足够的观察,利用笔墨技巧将其展示出来,以往的教學过程中,学生对其兴趣索然,新课程改革后,笔者从绘画如做人这一点着手,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祖国壮丽的河山,从而激发学生的对于山水画的热情,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写意画在创作过程中,能够重点表达对国家的情感与民族的情感,通过创意来彰显自身个性。利用实践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特有的创作风格。写意画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注重笔墨的渲染,还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将自身情感、创意融入其中,让画作有灵魂,从而变得灵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黄文祥.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探微:写意山水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美术教育,2018(1).

[2]章焕华.写意画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培养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4).

[3]闫朝霞.形变而“意”不变[J].广西教育,2010(31).

[4]高丽娜.高中写意画教学与学生创意实践发展[J].科技信息,2014(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写意画创意实践能力
中学美术写意画教学的新思考
浅析明代画家徐渭的写意花鸟画
论八大山人和徐渭写意画之共性——荷
试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意作画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