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生物农药对茶树炭疽病防治效果初报

2019-12-05徐鵾鸬曹士先蔡小勇段联勃冯卫虎晁倩林

福建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甲醚蛇床子生物农药

徐鵾鸬,曹士先,蔡小勇,段联勃,徐 杰,冯卫虎,晁倩林*

(福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武夷岩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武夷山 354301)

茶炭疽病(Gloeosporiurn Theas-sinensisMiyaixe)是茶园中常见病害,主要为害当年生成叶、嫩叶,也可为害老叶,严重时常致大量落叶,树势衰弱,不仅影响茶叶产量而且还会导致茶叶品质的下降[1]。茶树炭疽病近年来成为武夷山茶区部分茶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雨季及多雨年份常严重发病,对茶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日常田间管理中,针对茶炭疽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往往会导致“3R”问题,从而严重制约茶叶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严格控制化学农药使用,解决农残超标等诸多质量问题,已经成为茶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目前,有关茶树炭疽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茶树对炭疽病的抗性机制和抗性品种[2-4],以及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氢氧化铜、百菌清等化学农药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效[5-7]等方面,但关于植物源杀菌剂对武夷山茶区炭疽病的防治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利用植物源农药或者生物农药等途径开展相关防治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植物源杀菌剂其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等特点,对人畜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在自然环境中易于降解,现阶段已成熟应用于市场的药物种类主要有黄酮类、菊酯类、萜烯类、生物碱类等,可靶向于目标物质,且对非靶向物质具有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体等特异性特点,广泛得到农业领域的认可,因此植物源农药将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8-10]。大黄素甲醚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双子叶植物尤其是蓼科植物中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11];蛇床子素是从蛇床、欧前胡等传统中草药中提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除了具有香豆素的活性核心结构苯环和吡喃酮外,还具有重要的农药活性基团异戊烯结构,表现为独特的杀虫抑菌活性[12]。大黄素甲醚和蛇床子素作为两种新型植物源创制农药,已有研究证明对白粉病、霜霉病等真菌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13-14],但对于茶树炭疽病的防治鲜见报道。本研究以武夷山茶区龙井43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1%蛇床子素水乳剂两种植物源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以期为有机茶园炭疽病生态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生态茶园进行,平地条栽茶园,土壤条件为砖红壤,肥力条件中等,茶树品种为龙井43,该试验地近期炭疽病发生较严重。

供试药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1%蛇床子素水乳剂,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5个处理:0.5%大黄素甲醚水剂900倍稀释液(T1)、300倍稀释液(T2),1%蛇床子素水乳剂1800倍稀释液(T3)、600倍稀释液(T4),清水对照(CK),每个处理3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共1133.9m2。

试验于2016年11月开展,采用常规喷雾法,均匀喷施于茶树叶面,施药量以叶面均匀着药,出现液滴为准;间隔7d再次喷施,连续喷施两次。

分别在施药7d、14d后调查病情指数,在各小区内随机选取50片成叶调查,按分级标准目测分级,记录总叶数及各级病叶数,按下列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治效果,并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显著性差异分析。

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参照卢希平[15]和方中达[16]的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2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4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表1显示,施药后7d,T2和T4的防治效果相当,分别为27.34%和26.53%,均高于T1(10.2%)和T3(20%),各个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14d,T2(26.48%)的防治效果分别高于T1(21.87%)、T3(13.88%)和T4(19.86%),防治效果明显,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的防治效果优于蛇床子素,300倍稀释液处理区的防效最佳。

表1 两种生物农药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大黄素甲醚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作为农用杀菌剂对植物有内吸性[17]。龚双军等[18]利用0.5%大黄素甲醚水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研究表明,大黄素甲醚对黄瓜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同时对黄瓜白粉病病菌孢子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蛇床子素具有杀虫抑菌的双重活性,李彩霞等[19]通过开展蛇床子素对白粉病菌侵染试验,发现蛇床子素能显著地影响南瓜白粉病菌对寄主的侵入,抑制菌丝的生长,同时还能降低病菌的产孢量;夏礼如等[14]通过1%蛇床子素水乳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试验表明,随着试验药剂1%蛇床子素水乳剂的使用浓度增加,防效也随之提高,且1%蛇床子素水乳剂的速效性要优于对照药剂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综上所述,大黄素甲醚和蛇床子素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等真菌病害的防效较好,可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真菌病害防治。

本研究表明,生物农药0.5%大黄素甲醚水剂的防治效果要优于1%蛇床子素水乳剂,其中大黄素甲醚300倍液处理区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14d防治效果为26.48%,其持效性优于同等处理。由结果可知,所选两种生物农药对茶炭疽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至试验后期,病级低的叶片较多,表明该生物农药对茶炭疽病的发生和蔓延有抑制效果,但效果较缓慢。

综上所述,为积极有效防治茶树炭疽病发生,建议在茶树炭疽病未发生或发生前期进行巡查和预测,进行精准施药,提升药物利用率,以确保取得良好的防效。生物药剂防治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较少,还需通过进一步的试验示范来完善茶炭疽病的防治方案,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生物农药或制剂防治茶树炭疽病提供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甲醚蛇床子生物农药
HPLC-MS/MS 法测定水和土壤中四氟甲醚菊酯残留量
HPLC法测定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蛇床子素药动学特征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不同药剂防治西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植物源农药大黄素甲醚的光解特性研究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蒿甲醚pH 依赖型固体分散体处方研究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