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
2019-12-04杨发庭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不断深入,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不但要教授给学生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人地协调观,这一观念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地理观念。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初中地理;现状分析;培养措施
一、 引言
人地協调观是指对于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的正确认知,要能够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学习初中地理所需要学生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促进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初中生才开始接触地理,因此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使人地协调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意识中,更好的服务地理学习。
二、 初中地理阶段人地协调观念教育现状分析
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直忽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许多地理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和观念是非常空洞而又毫无意义的事情,它不能与传授地理知识一样直接教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学习也无法有效获取,在操作时难度系数较高;第二是在初中地理教学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对教师要求较高,且效果不明显,在中考升学压力下,教师更愿意做的是可以看见成绩的事情,因此培养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就会被减少甚至去掉。此外,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和观念需要的时间较地理知识记忆的时间长得多,课时也不允许,因此初中地理在教学时一直忽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三、 在初中地理教学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措施
(一) 教师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就需要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只有教师在思想和实践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才能够在教学时重视学生对于人口、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等实际地理问题的态度。
(二) 在教学时图文并茂,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特征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地理知识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疆土时,应当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可以真正认识我国的地理特征,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我国黄土高原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地图展示黄土高原的位置以及地形地貌,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然后让学生利用描述某一地域相对位置的地理方法,找到参考物,从不同的方位描述黄土高原。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认识早黄土高原位于黄河流域,对于我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够认识到黄土高原土壤肥沃,是原始农耕的重要基础条件。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知识,也会有意识的了解我国的文化和民族发展。
(三) 构建地理情感与生活情感的联系
地理教材是地理价值观念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以及学生的生活经历都能够作为地理情感教育的来源,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念,构建地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情感联系。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雾霾,引导学生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案,引起情感共鸣。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和评价时事热点、乡土人文地理等问题,提升学生的地理情感。例如对于全球变暖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以及亚马逊热带雨林火灾问题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地协调观念去探寻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认知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集中学生的力量,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想法和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学习任务,由小组合作完成。例如教师让学生在课后找寻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对策。学生通过合作分析教材,并查找其他资料,可以得出这样的对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想要得到根治,必须要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自然环境要加强保护。在黄土高原地区可以种植树和草等植物增加植被覆盖率,与此同时还要修建梯田和堤坝。当然,还有一点,要严格控制放牧,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保持生态平衡。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以及教材和其他资料,真正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认识到人地协调发展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更需要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协调发展才能够推动人类的不断进步。
(五) 通过实践操作,促进人地协调观念的形成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更能够加速人地协调观念的形成。再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师在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木板、泥土以及水等展开小型实验,泥土上覆盖植被和没有植被,选取泥土和黄土,设置降雨条件和不降雨这样几组不同的条件,让学生分别观察流失情况。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为土质原因、降水原因以及植被不足。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会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 结束语
简而言之,人地协调观念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值得引起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的重视。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能够成为一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合格人才。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促使学生在学好地理知识的同时,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修志,贾素知.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1):41-43.
[2]张淑艳.学“地”明理,树立人地协调观——初中地理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7(16):27-29.
[3]耿瑞丹.利用活动板块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4):47-49.
[4]张锦尤.善于挖掘乡土素材,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0):111-112.
作者简介:
杨发庭,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龙山县洗洛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