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
2019-12-04胡皓月
胡皓月
摘 要:心理咨询是一项对人的工作。人性观在所有心理咨询理论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论建构的基础。人性观的不同会影响心理咨询师在助人工作中的态度、技术和反应,从而影响咨询效果。高校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通常都接受了精神分析、行为主義和人本主义三大心理辅导理论的学习和训练,文章将对高校心理咨询中最常见的人性观进行述评,旨在帮助高校心理咨询师厘清和整合自己的人性观,以更好地服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人性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所选择的理论基础会直接影响其对来访者的问题的假设以及采用的咨询技术,进而影响咨询的进程和效果。对于一个较完备的心理辅导理论而言,其核心就是该理论所持的人性观。人性观一旦确立,便决定了该理论的人格理论、心理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辅导方法。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心理咨询师如何认识和理解人,理解自己的学生对于心理辅导的效果十分重要。明确自己在心理辅导中的人性观,有助于高校心理咨询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个人成长,进而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专业且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以下主要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三大学派对人的不同看法进行探讨。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
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大部分源自弗洛伊德,其人性观的基本观点如下:
首先,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是被决定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由无意识决定的,“无意识”表示那些不易被我们察觉到的心理活动。他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这些本能是个体意识不到的,存在于无意识当中,它驱动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着个体的人格发展。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真正的主人不是意识层面中的自己,而是存在于无意识中的人自身的那些本能。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人是受无意识控制的,是非理性的。
弗洛伊德十分强调一个人早期的经验对该个体的影响。他认为,个体现在的存在状态都受到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影响,特别是童年时期的各种经验。也就是说,无论此时此刻我们做着什么,都可以用最初的无意识动机来解释,并不是自己当下的意愿。因此,人不仅是非理性的,还是没有自由的。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的自我同时受制于本我和超我,人的痛苦也来源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平衡。因此,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是被决定的,似乎与动物一样,都靠本能生存。
其次,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性是倾向于恶的。在弗洛伊德眼里,人没有办法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仿佛生活在本能与无意识制造的“水生火热”之中,这显得比较消极和悲观。人被本能所控制,出于本能的那些想法和行为在人类文明还没有发展出来的时候,谈不上是好还是坏。可正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各种人类文明和道德束缚越来越多,规定了很多原始的本能的想法与行为是不被现在的社会认可和接受的,是不好的。所以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的看法更多地表现出倾向于恶的一面。
二、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不同,它更看重的是人的行为,把人的心理现象解释为外部刺激与个体行为的关系,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而非人本身。因此,行为主义的人性观离不开人的行为,其基本观点如下:
首先,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也是被决定的。与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和本能的决定作用不同,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所决定的。行为主义认为人的心灵就是一张白纸,人的几乎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模仿得来的。在极端行为主义者眼里,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大到自己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人根本不具有个体自身的独特性,更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
行为主义相比精神分析而言,差不多已经将人看作没有主观意愿的低等动物。几乎所有早期的行为主义的实验都用动物进行,所得的结论直接推广到人类。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人就是一部对能够外部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机器而已,只要能控制外部环境,他们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行为。所以,和精神分析学派一样,在行为主义者眼里,人完全是被动的,不存在自由意志,也就更谈不上成为自己的主人了。因此,行为主义者对人性持有的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其次,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性观大约是中性的。行为主义学派基本上就没把人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因为他们似乎并没有觉得人与动物有多大的实质性差别,如此,又何必谈及“人”性。在行为主义者眼中,人既不善也不恶,人性没有任何倾向,人只不过是能够对外部刺激进行反应的生物体罢了。不过,随着后天环境的塑造,不同环境下的人便会通过其行为表现呈现出不同的人格倾向性。所以,总体而言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本性没有善恶,善恶都是后天环境塑造的。
三、人本主义学派的人性观
人本主义学派强调以人为本,提倡人的自我实现。它认为人是自由的,是具有自主权的,是积极向上的。由这样的人性观产生出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理论,倡导以来访者为中心,咨询师利用真诚、共情和尊重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让来访者在这样舒适的关系和氛围中去寻找自身的力量帮助自己成长,最终解决问题。因此,在以人为中心疗法中,如何看待人就显得极为重要。以人为中心的人性观的基本观点如下:
首先,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是自主存在的。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不同,人本主义主张人是有自我意识的,能够主动地、自发地活动,而不是被动的。人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人本主义这种鼓舞人心的人性观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人的积极向上的一面,让我们对人性有了信心。人是自由的,并且是自己的主人,于是人可以自主地选择如何生存,以更好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人本主义让个体远离了动物性的本能控制,也远离了外部环境决定一切的无奈。
其次,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性基本上是善的。总体而言,人本主义学派在人性上的观点相比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更积极正面一些。人都是想追求更好的自己的,是希望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这很符合当今世界对人类发展的期待与向往,所以更为善,也使人性当中存在着理性。因此,在这种基本上善的人性观的引领下,作为心理咨询师,是可以相信来访者的信念和力量的,通过陪伴来访者,引导其发现自己的潜能,最终走向自我实现。
四、结语
作为心理辅导理论的哲学基础,人性观的梳理和讨论对心理辅导工作者确立自己的人性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中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它更多地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通常面对的都是一些有着一般心理问题或者成长性危机的学生,并不会接待有严重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学生。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并且处在人格发展的关键期,而我国高校目前限于资源和服务的要求,一般规定一个学生一学期的免费咨询次数是八次。如果咨询中咨询师仅持精神分析或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性观,那么很可能出现咨询次数不够或者无法为学生解决本质问题的现象。高校心理咨询师不仅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还有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我们没有办法把心理咨询师和教师这两种角色完全绝对地分开,因此,如果我们的人性观中含有人本主义学派的思想,那么会在工作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积极向上的信念和正能量,可能更适合我们高校心理咨询师与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和困扰的学生来访者工作。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需要高校心理咨询师明确自己在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来访者,我们知道他只是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使自己的机能发挥作用,而心理咨询师只需要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这一段迷茫的时期,走着走着,来访者就会慢慢知道自己可以做怎样的决定,选择怎样的路,直至最后真正获得真正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郭永玉.人格心理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 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容丽芬.试析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5] 陈秋燕.三大心理学派人性观之探索与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01).
[6] 申艳娥.心理学流派中的人性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01).
[7] 劉春蕾,汪依桃.人性观对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2005(05).
[8] 王海艳,姜迪.人性观与心理治疗[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