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分析
2019-12-03鹏1乔冠华1王志锋1贾金忠
廖 鹏1,乔冠华1,金 鑫,王志锋1,贾金忠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1]。中医药科学研究离不开科研经费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发掘能切实解决前沿科学问题的项目为导向,已经成为支持中医药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的重要资助渠道[2]。在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中,中医院校是中医药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承担着传承中医药理论基础、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重任。当前,高校科研竞争力涉及的因素较多,现有研究多从学术论文产出等方面进行衡量[3],较少关注科研投入和科研过程。本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数据,从科研经费投入的角度,通过构建竞争力指数,分析全国24所中医院校的科研资助现状、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中医药的科研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为我国内地全部的2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以下简称“中医院校”)。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服务网(http://output.nsfc.gov.cn/fundingQuery),从中收集2010-2017年获批的项目相关信息。考虑到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地域局限性和青年科学基金的年龄局限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具有覆盖最广以及代表性、公开性、竞争性等特点[4],因此本文最终将其作为分析对象。研究范围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下设的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学3个中医药领域资助学科(申请代码依次为H27、H28、H29)。
1.2 竞争力指数构建
国内学者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已开展了部分地区和省市的相关竞争力研究[5-7],涉及公式主要是基于马廷灿提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竞争能力指数”[5]。该指数综合使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有类别项目资助金额和项目的数据,减小了仅使用金额或项目数的偏差。
本文在该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面上项目的医学学科科研竞争力指数(Medical Subject Competitiveness Index,MSCI),使用某院校数据计算的MSCI值可以反映其相对于同类高校的科研竞争力水平,如公式1所示。
(公式1)
在构建MSCI后,本文使用综合竞争力指数(Comprehensive Medical Subject Competitiveness Index,CMSCI)反映某院校科研竞争力的整体状况,并与其2017年的MSCI进行比较。随之产生的竞争力指数变化值(Variation of Medical Subject Competitiveness Index,VMSCI)和竞争力指数变化位次(Rank of Medical Subject Competitiveness Index,RMSCI)可以反映该院校科研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其中CMSCI为该院校2010-2016年MSCI的算术均值,VMSCI为该院校2017年MSCI值减去CMSCI值的结果,RMSCI为该院校2017年MSCI值排序减去CMSCI值排序的结果。
本文按照MSCI的定义将MSCI等于1.0作为一个明显分界,同时避免不同层次院校的数量出现较大偏差,在课题专家论证下将中医院校的科研竞争力分为5个层次:MSCI≥2.0,极强;2.0>MSCI≥1.0,较强;1.0>MSCI≥0.5,一般;0.5>MSCI≥0.1,较弱;MSCI<0.1,极弱。
2 研究结果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面上项目资助情况
由表1可知,2010-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面上项目、中医药领域面上项目和24所中医院校医学面上项目的资助金额和项目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24所中医院校合计医学面上项目数年均增幅最高,项目数和金额年均增幅分别为8.03%和16.04%;中医药领域面上项目年均增幅最低,项目数和金额年均增幅分别为4.79%和13.09%。中医药领域面上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面上项目中所占的比例有小幅下降;而24所中医院校合计医学面上项目占中医药领域面上项目的比例则大幅提升,其中项目数占比从46.24%上升到57.26%,资助金额占比从47.50%上升到56.89%。
表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面上项目资助情况
注:中医药领域面上项目占比=(中医药领域面上项目数或金额/医学面上项目数或金额)×100%;院校面上项目占比=(24所中医院校合计医学面上项目数或金额/中医药领域面上项目数或金额)×100%
2.2 地区中医院校医学面上项目资助情况
地区中医院校的校均医学面上项目数和区域项目数占比如表2所示。综合来看,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中医院校的校均医学面上项目数量较高,而东北和西北地区较低。2010-2017年,华东地区的校均医学面上项目数增值最高,而华中地区最低。华东地区中医院校占全国中医院校医学面上项目数的比例呈绝对优势,从2010年的38.76%上升到2017年的47.91%;而华北、东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
表2 各地区中医院校的校均医学面上项目数及区域项目数及比例
注:地区中医院校的校均医学面上项目数=(地区中医院校医学面上项目资助总数/地区内中医院校数);地区项目数占比=(某地区中医院校医学面上项目总数/全国中医院校医学面上项目数)×100%
2.3 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对比分析
表3为按照公式1计算得出的各院校医学学科科研竞争力指数。从CMSCI看,24所中医院校中综合医学学科科研竞争力极强和极弱的分别有4所,较强和一般的分别有5所,较弱的有6所。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的CMSCI最高(3.254),云南中医药大学最低(0.012)。2017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的MSCI最高(3.315),云南中医药大学和甘肃中医药大学最低(圴为0.000)。MSCI变化值为正的院校有10所,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正变化值最高,为0.598;MSCI变化值为负的院校有14所,其中河南中医药大学的负变化值最大(-0.458)。从MSCI的变化位次看,11所院校的位次上升,其中福建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增幅最高(上升了4位);10所院校的位次下降,其中山西中医药大学的降幅最大(下降了5位)。
表3 全国中医院校CMSCI与2017年MSCI比较
2.4 中医院校历年科研竞争力分析
2010-2017年24所中医院校的MSCI如表4所示。2010-2017年,各院校MSCI变化和层次变动差异较大。以2010年院校MSCI及所在层次为基准,科研竞争力极强的院校有4所,较强的有5所,一般的有5所,较弱的有3所,极弱的有7所。初始科研竞争力极强的4所院校与较强的5所院校差距较明显,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的MSCI呈上升趋势,其余3所院校的MSCI呈小幅波动或略有下降。从所处层次看,仅有成都中医药大学1所院校后期出现竞争力层次降低。
初始科研竞争力较强的5所院校中,南京中医药大学的MSCI呈迅速上升趋势,2013年起进入科研竞争力极强的层次,其余4所院校的MSCI均在科研竞争力较强和一般层次波动。
初始科研竞争力一般的5所院校中,浙江中医药大学的MSCI上升尤为明显,2011年起进入到科研竞争力较强的层次;河南中医药大学和长春中医药大学的MSCI呈下降趋势。初始科研竞争力较弱的3所院校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MSCI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2-2014年MSCI高于1;其余院校的MSCI呈小幅波动。初始科研竞争力极弱的7所院校在2010年均未获得医学面上项目资助,随后几年均有所突破。其中广西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和河北中医学院的获得的资助项目相对较多,但MSCI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表4 2010-2017年中医院校MSCI情况
3 讨论
3.1 中医药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投入有待增加
长期以来,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8]。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对中医药领域科研事业的资金投入逐年递增,但在全国卫生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9]。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来看,2010-2017年,中医药领域项目占医学面上项目的比例较小,同时增幅明显低于整体医学面上项目,出现中医药领域的基金资助在医学项目资助基金中的比例逐年小幅下降的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当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和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稳步健康发展的中医药事业对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国际社会也愈加重视中医药的价值,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利用资金、人力和技术的优势,抢占中医药科研高地[10]。因此,中医药科研的创新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应在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经费资助政策时适度向中医药领域倾斜,加大中医药科研经费投入,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3.2 中医院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量持续攀升
获得稳定的科研经费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2010-2017年,24所中医院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年均增幅远高于医学整体和中医药领域,中医院校项目在中医药领域项目数中所占的比例极高且持续攀升。一方面,说明中医院校在中医药科研资金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后续发展动能强劲;另一方面,中医院校作为中医药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充足的资助金额也体现出国家对中医院校的高度重视。《“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将中医药科技创新列为中医药的发展重点[1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2019年5月,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将包含中医的传统医学纳入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12],此举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当前,我国中医药行业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中医院校应该抓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优势,积极开展中医药创新性研究,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3.3 地区间、中医院校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差异较大
中医院校整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迅速上涨,而不同地区和单个院校间的资金资助差异较为显著。从地区层面看,地区中医院校自然科学基金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其中以华东地区的增长尤为突出。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华东地区有7个省份,且均设有中医院校;另一方面,区域院校的整体水平较强,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6所中医院校之一,浙江中医药大学等院校近年资助水平也大幅提升。院校层面的医学学科科研竞争力指数显示,中医院校间的科研竞争力差异显著。24所中医院校的CMSCI中,大于1的有9所,小于1的有15所,说明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高于平均水平的院校相对较少,但其科研竞争力相对更强。从历年趋势看,2010-2017年,MSCI排名靠后的院校竞争力有所增强,特别是7所在2010年未获资助的院校至2017年均有突破;而排名靠前院校中除少数院校的MSCI出现较大波动外,多数院校均呈小幅波动。综上所述,虽然中医院校的科研竞争力差异较为显著,但历年竞争力指数呈中间聚拢态势,说明中医院校间科研竞争力差异呈缩小趋势,这将有利于中医药科研协调创新和发展。
4 结语
由于本文仅使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数据,指标的选择稍显片面,结论存在一定局限,还需进一步完善。后续研究中会尽量综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项目的数据,形成综合性指标,以便较为全面地评价院校的科研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