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中检出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率测定
2019-12-03孙云丽
孙云丽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红河 661000)
0 引言
血培养是一种确定病原菌的人工培养方法[1],常被用于败血症、真菌血症、菌血症等病因学诊断过程[2-3]。本文择取我院检验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0213例血培养患者标本作为研究标本,旨在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测定药物敏感率,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检验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5216例患者的10213瓶血培养标本,其中成年患者为2瓶,儿童为1瓶。患者年龄3~76岁,平均(46.81±12.65)岁。
1.2 方法
菌株鉴定,血培养仪:BACT/ALERT 3D血培养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4],于血培养仪中放置血培养标本,于阳性报警后,转种至培养皿[5],环境温度控制为35 ℃[6],培养时间为18~24 h,涂片革兰染色;采用VITEK compact System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完成菌株鉴定。药物敏感实验,应用VITEK compact System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药敏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完成药敏实验。
1.3 观察指标
统计菌株鉴定结果和药敏实验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情况
细菌分布情况见表1。革兰阴性杆菌占比49.02 %,革兰阳性球菌占比41.74 %,真菌构成比9.24 %,两种主要的细菌占比对比,χ2=1.069,P=0.301,无明显差异(P>0.05);革兰阴性杆菌与真菌占比对比,χ2=38.326,P=0.000,革兰阳性球菌与真菌占比对比,χ2=27.807,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细菌分布情况(n,%)
2.2 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抗生素,详见表2。
表2 革兰氏阴性杆菌药物敏感率(n,%)
2.3 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敏感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敏感抗生素,详见表3。
3 讨论
病原菌的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提供可靠的参考[7]。一些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差异较小,但感染源却差异很大[8]。不同的细菌、真菌,其治疗方法和用药有较大的差距,此外,相同的感染源,根据患者个体的耐药性不同,临床用药中的差别也较大[9]。因此,对于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病原菌的培养与药敏试验,是提高治疗有效率的有效方式。
表3 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敏感率(n,%)
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血培养标本的结果进行总结,发现本地区的感染类型主要为细菌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与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据约90 %的感染类型,两种主要的细菌占比进行对比,χ2=1.069,P=0.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占比前三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其治疗的药物可依据患者的具体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比前三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药物选用也同样参考患者药敏试验结果,确定治疗方案。有报道指出[10],通过病原菌的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可缩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住院时间,同时节省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抗生素滥用的发生。此外,通过血培养试验,确定了本地区的主要感染类型,可为无条件作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的患者,提供较为可靠的用药参考,使医师的药物使用更有针对性和具体性,从而减少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而不同病原菌药物敏感率差异较大,为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应该结合病原菌耐药性,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