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产前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19-12-03冯伟
冯伟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33000)
0 引言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中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梅毒螺旋体是主要的病原体,其传染性强的特点,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梅毒螺旋体唯一传染源只有人自身[2],梅毒分为先天性梅毒和获得性梅毒,前者主要通过胎盘组织传染给胎儿,会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等,因此需要对孕妇进行产前梅毒筛查,早期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3]。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产妇在孕期感染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胎儿死亡等严重后果[4]。各大医院对孕前梅毒筛查越来越重视,检测梅毒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通过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4000例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分析不同的方法对梅毒的检出率,探讨梅毒检测方法在孕妇梅毒筛查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4000例孕妇。年龄21~36岁,平均(28.4±3.2)岁,孕周12~31周,平均(22.32±5.21)周,初产妇有3350例,经产妇有650例。
1.2 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法)三种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孕妇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4000 r/min离心血清。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三种单一的检查方法以及联合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性。
表2 不同观察指标的比较(n,%)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分析,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使用()(%)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当P<0.05时,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00例产妇在常规筛查中,有30例为阳性,3970例为阴性,三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查比单独一种方法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P<0.05,详细见表1-2。
表1 4000例孕妇检测结果(n)
3 讨论
梅毒是古老的性传播疾病,会侵犯患者的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且病程较长,带来的危害很大,临床表现为生殖器官溃烂[5]。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性观念的改变,梅毒的发病率也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也有表现为潜伏性梅毒,若孕妇携带有梅毒螺旋体,很容易传染给胎儿,造成胎儿死亡[6]。各大医院对于梅毒的诊治预防工作也逐渐重视起来,对梅毒的检测质量提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目前临床上检测梅毒血清的方式有很多,如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DNA检测等。梅毒血清学检测成为诊断妊娠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高敏感度的方法进行孕妇梅毒筛查是确保母婴安全、降低梅毒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采用梅毒螺旋体天然抗原作为诊断抗原,特异性高,但其价格昂贵、检测时间长和结果判断难以自动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是利用基因重组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原包被酶标板孔,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全自动酶标仪检测系统,适用于大批量检测[7]。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有非特异性的类脂质抗体,该检测方法操作简易、快捷,检测成本比较低,但其灵敏度较低,弱阳性标本会受到肉眼主观判断的影响,而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在本文中,通过将三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高,而三种单独的检查方式比较,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没有明显的差异。
妊娠期梅毒绝大多数为潜伏期梅毒,妊娠期梅毒感染症状较非孕期轻,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若不经血清学检测难以发现[8],因此我们大力提倡在妊娠早期就进行梅毒的血清学筛查。相关报道表明同时采用ELISA、TPPA和TRUST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既能观察疗效,又可以提高梅毒阳性率的检出,有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9]。
综上所述,在进行产前梅毒筛查中,通过TPPA法、ELISA法、RPR法三种血清学进行检测,各有各的优势,三种方式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梅毒的检出率,联合检测值得推广应用。将梅毒血清学检查纳入优生检查项目,可以及早采取防治措施,避免胎传梅毒及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