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测试性团注与团注追踪触发两种增强延迟扫描技术在肺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比较
2019-12-03杨爱春陈邦文陈盈
杨爱春,陈邦文,陈盈
(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 临海317000)
肺动脉栓塞(PE)常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肺动脉血管CTA 是肺动脉栓塞的常用检查手段,具有诊断快速,无损伤等特点[1]。扫描时机是影响肺动脉CTA 检查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扫描时机能够使肺动脉充分显影,而肺静脉不显影或显影浅淡,动静脉形成鲜明对比,并减少上腔静脉伪影,利于诊断。 因此,在动脉血管内造影剂浓度达到最大峰值时进行扫描是获取良好图像的前提。 本文对肺动脉血管CTA 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和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进行观察,比较两种扫描技术的优缺点,为肺动脉CTA 检查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10月在本院临床考虑PE 并采用64 层螺旋CT 检查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以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绞痛、双下肢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高于正常上限。 患者均无CT 增强扫描禁忌证,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衰竭及碘过敏史等,随机分为小剂量测试性团注组和团注追踪触发组,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64 层螺旋CT(GE Discovery CT750 HD),扫描条件:自动管电流技术,管电压120kV, 噪声系数15, 层厚0.625mm, 层间距0.625mm,螺距0.984:1,显示视野(DFOV)350mm×350mm,重建矩阵512×512。先在右肘静脉建立静脉通道,使用Ulrich CT 专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速率为4.5mL/s,高浓度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浓度350g/L)。进行肺动脉血管CTA 增强扫描, 两组采用同样的扫描参数和起始位置。 以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测算出的启动扫描时间或预设的阈值触发时间开始扫描,从肺底开始向上扫描至肺尖。 检查所得的图像数据传至工作站, 运用工作站软件的容积显示技术(VR)、多平面重组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法技术(MIP)、曲面重组技术(CPR)等,重建肺动脉血管图像。 (1)小剂量测试性团注组扫描:测试时对比剂8mL,0.9%生理盐水20mL, 扫描时对比剂的剂量40mL,0.9%生理盐水剂40mL。 在右主肺动脉血管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 延迟2 秒钟后开始扫描,扫描时间为1s/层,间隔1s/层,利用机器自带软件计算出时间-密度曲线,测算出造影剂到达肺动脉血管内的顶峰时间。 以“峰值时间+2s”作为肺动脉血管CTA 的启动扫描时间, 进行肺动脉血管CTA增强扫描。 (2)团注追踪触发组扫描:扫描时对比剂70mL,0.9%生理盐水40mL。 利用智能追踪(SmartPrep)软件,在右主肺动脉层面血管中心放置大小约为6mm×6mm 兴趣区,在注射造影剂后延迟2 秒钟开始低剂量动态扫描, 扫描及间隔时间同小剂量测试性团注组, 采用预设造影剂浓度达到80HU 时作为启动扫描时间点[2-3],进行肺动脉血管CTA 增强扫描。 扫描结束后, 测定两组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左、右肺上叶肺动脉,上腔静脉,主肺静脉,升主动脉的血管中心位置的CT 值;所有数值测量2 次,取均值。 (3)评价标准:PE 影像学诊断要求图像上有明显栓子表现,尤其是肺段及以下动脉内有血栓栓子。肺动脉主干CT 值300-500HU,血管充分显影,达到亚段水平,但主动脉CT 值不大于150HU 为优秀显影; 肺动脉主干CT 值300-500HU,血管充分显影,达到亚段水平,但主动脉CT值不大于200-300HU,肺静脉明显显影为良好[4-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CT 血管图像分析 两种方法得到图像评价均在良好及以上,满足PE 诊断要求。 肺动脉主干CT 值300-500HU,肺动脉血管充分显影,达到亚段水平,能清楚显示血管内充盈缺损,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见肺静脉血管图像无明显强化,动静脉对比强烈(图1);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见肺静脉血管图像强化明显,静脉血管清晰显示,动静脉对比度较弱(图2)。 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得到的图像优于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图像。
2.2 血管CT 值 两组主肺动脉、肺动脉干、上叶肺动脉的CT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上腔静脉、主肺静脉以及升主动脉CT 值比较, 小剂量测试性团注组均小于团注追踪触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肺动脉CTA 血管成像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扫描延迟时间的准确把握,随着CT 技术的发展和扫描技术的逐渐成熟, 目前临床肺动脉血管CTA 扫描主要以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和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运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将对比剂从血管静脉注入后, 对比剂浓度在血管内很快就能到达峰值,随后短时间内降低至谷值。个体差异导致不同患者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不同, 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计算不同个体肺动脉血管内对比剂达到峰值时间后再开始扫描。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则以肺动脉血管主干内对比剂浓度到达预设定阈值(80HU)时触发进行扫描。 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和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都能使肺动脉血管充分显影,清楚显示血管内充盈缺损, 均能达到肺动脉栓塞诊断要求[6-8]。 本研究中两种扫描方法所得图像均能满足PE 诊断要求[9-10]。
表2 两种不同延迟技术CTA 检查各血管CT 值(±s,HU)
表2 两种不同延迟技术CTA 检查各血管CT 值(±s,HU)
与团注追踪触发组比较*P<0.05
组别 n 主肺动脉 肺动脉干 上叶肺动脉 上腔静脉 主肺静脉 升主动脉小剂量测试性团注组 76 475.52±27.03 451.40±28.28 428.96±27.01 308.66±27.82* 179.53±26.93* 139.72±27.03*团注追踪触发组 56 469.81±28.48 448.01±32.40 422.54±32.10 468.58±30.46 335.53±28.68 275.51±28.48
比较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和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得到肺静脉血管图像无明显强化或者强化较弱,肺静脉图像与增强后的肺动脉图像对比鲜明,并且上腔静脉内对比剂残留产生的伪影明显少,肺静脉的CT 值也明显低于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得到的图像,肺静脉清晰显示,因为肺动脉与肺静脉紧密伴行,很难区分,增加了诊断难度,另一方面上腔静脉高密度引起硬化束伪影,影响对周围肺动脉的观察。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在肺动脉血管CTA 检查时能够精确计算出对比剂在肺动脉内浓度峰值时间,并进行扫描,该技术不仅能提供检查者的个体循环差别,也能测算出上腔静脉和左心房的循环时间,尽量减少静脉内高浓度造影剂对肺动脉血管的干扰,这是造成两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图1 肺动脉血管造影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
图2 肺动脉血管造影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
本研究使用的对比剂是一种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该对比剂相对安全,但仍存在肾损伤的可能。肺动脉CTA 的检查中, 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并且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碘对比剂的用量[11-12]。 本组增强扫描肺动脉时小剂量测试性团注组对比剂的用量为40mL, 团注追踪触发组为70mL, 小剂量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的对比剂用量较少。 而且分次分间隔注射,降低了患者对比剂过敏的概率。
总之,上述两种肺动脉血管CTA 增强扫描方法所获得的CTA 血管图像肺动脉血管均充分显影,血管内充盈缺损清楚显示,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7,13]。 但肺动脉的循环时间较短,与肺静脉及上腔静脉只有几秒之差,该时间差难以把握,小剂量测试性团注延迟时间扫描技术能获得更好的肺动脉CTA 血管图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