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丛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用于70岁以上患者全髋骨置换术的效果比较分析

2019-12-03王育栋通讯作者张丽红周得堂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腰丛髋骨精神障碍

王育栋 王 燕(通讯作者) 张丽红 周得堂

( 甘肃省武威市解放军第十医院 , 甘肃 武威 733000 )

对目前的老年患者中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分析,其在生活中不慎摔伤概率较大,严重会导致髋关节周围部位骨折[1-2],对高龄患者全髋骨置换术的麻醉实施尤为重要[3]。本文主要70岁以上的64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全髋骨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麻醉方案。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前来我院进行全髋骨置换术的64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2月,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包括70岁),按照手术时间对患者进行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71岁,中位年龄(75.23±0.4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70岁,中位年龄(76.12±0.34)岁,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对比。

2 方法:给予2组患者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注入浓度为6%的羟乙基淀粉溶液8-10mi.kg-1.h-1,根据手术中的血气监测情况与中心静脉压监测值,选择输液快慢与种类。观察组行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20ml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与10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混合,在B超与神经刺激仪的指引下,从L3-4或L4-5横突间隙入路精准定位腰丛神经所在区域,注入局部麻醉药物混合液20-25ml,随后应用微量泵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将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0ml,负荷剂量0.3-0.5μg.kg-1,10分钟输注射完毕,随之以0.2-0.3μg.kg-1.h-1,维持输注,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止输注,手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50小时。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02-0.04mg.kg-1,依托咪酯0.15-0.3mg.kg-1,0.2-0.3mg.kg-1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4-0.5μg.kg-1的舒芬太尼,气管插管后,控制患者呼吸,将频率控制在12-14次/min,全身麻醉维持方法:应用0.05-0.2μg.kg-1.min-1,与0.05-0.1mg.kg-1.min-1的丙泊酚,在手术完成前的5分钟停止用药,根据手术的节奏加入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05-0.1mg.kg-1,手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50小时。

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2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与手术后的麻醉情况。麻醉满意度通过满意、一般、不满意表达。

5 结果

5.1 2组手术整体与手术时间比较:2组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3.21±8.7)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2.81±8.1)分钟,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呼吸与循环体征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无显著波动,各时间点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诱导后与气管插管后的血压与心率比诱导前波动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表2.

表1 2组患儿麻醉期间循环与呼吸变化比较

5.3 2组麻醉恢复情况分析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生命体征属于正常范围,有25例患者在观察30分钟后直接送回病房,其余8例在送入麻醉恢复室观察2-3个小时后送回病房;对照组患者11例手术后体征稳定,插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后送回ICU,2-3个小时后拔除气管导管,其余21例患者自主呼吸良好,在拔除导管后的30分钟后,9例送回ICU,12例在送入麻醉恢复室观察2-3个小时后送回病房。

5.4 2组手术后24小时患者的麻醉并发症与麻醉满意度分析对比:观察组32例所有患者均对麻醉服务表示满意,其中有4例患者存在精神障碍;对照组中有17例表示对麻醉满意,6例表示一般,9例提出疑问,12例存在精神障碍,2组比较在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麻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讨 论

随着老年化趋势的剧增,70岁以上人群多有因摔伤或是其他原因而导致的髋部病变,大多数患者都选择全髋骨置换手术[5],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针对这类手术患者来说,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优势为: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服务质量[6],且能够让患者产生适度且有效的镇静镇痛疗效,缓解了患者围术期的体位不适与焦虑。观察组患者应用适度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未引起明显的呼吸循环抑制,分析可能由于右美托咪定属于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7],其能够在充分镇静镇痛下防止患者手术后寒战与躁动的发生,且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无显著波动,各时间点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诱导后与气管插管后的血压与心率比诱导前波动较为显著,观察组32例所有患者均对麻醉服务表示满意,其中有4例患者存在精神障碍;对照组中有17例表示对麻醉满意,6例表示一般12例存在精神障碍,2组比较在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麻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是因为其具有镇静镇痛完善等优点[8-9],虽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在手术后苏醒延迟与精神异常等情况经常发生[10],另外,在麻醉恢复室或是重症医学科停滞的时间较长,会增加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对7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全髋骨置换术时,选择腰丛神经组织复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讨。

猜你喜欢

腰丛髋骨精神障碍
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胫腓骨骨折病人镇静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危重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每个人都有个包
分娩让女性更强壮
髋骨名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