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教师口语”的教学模式探微

2019-12-02周涛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教学现状

摘要:作为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口语》对师范专业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能力以及专业的职业技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当中,《教师口语》的教学模式仍存在着很多弊端,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口语”的教学模式急需重建,本文就相关的改善措施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口语;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教师口语》是一门以训练师范生口语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应用语言学科,在当前的《教师口语》教学中,高校长期注重“教”而忽视了“學”,消解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在改革《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时,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当中的口语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师口语》课程的特点

(一) 实践性

《教师口语》包含专业的理论知识,要想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就必须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师范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观看电视新闻,学习专业的说话方式;多利用时间进行口语训练,熟能生巧;多抓住机会进行口语能力展示,从他人的建议中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说话技巧。

(二) 综合性

教师口语能力的高低,可以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素养。一位热爱教育,重视学生的教师,一定对自己有着更高专业度的要求。《教师口语》课程能够培养师范生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更加专业的职业素养,成为更加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二、 《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 重“教”轻“学”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教学《教师口语》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是以教师作为课堂讲课主体,学生作为听课受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形成了“一问一答”“填鸭式”的课堂形式,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课思维进行学习,有的学生会因为理解力稍慢而无法与课堂的学习同步进行。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一节课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也无法吸收足够的课堂知识,导致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无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固化了思维模式,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

(二) 忽视差异性

在一般的高等院校当中,教师通常都会采用自然班级授课,有的学校会因为缺乏师资力量而将班级合并进行教学,而一般的授课时长只有每周短短的一小时,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理解状况更是难以了解,只能尽量地赶完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教学进度。高等院校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普通话或多或少都带有各地的口语风格和特色,这种状况在农村地区或少数民族的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很明显,正常的《口语教学》授课方法与课时根本无法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三、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 重视课程建设

科学合理地建设《教师口语》课程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要求,高等院校应合理地安排教学课时,使《教师口语》课程的建设更加的规范,发挥更大的实际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实现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安排和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践课程,是课程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够切实得到实践应用的重要保障。在课程建设的推动下,可以帮助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进步和提升。

(二) 优化教材内容

对于《教师口语》课程的内容,高校应注重跟随时代的步伐,及时地更新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内容。在优化课程内容时,应当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将来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时,有更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推动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应考虑到,教材的内容选取应符合课时的安排,保证每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同时教师应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做好充分的课程设计,合理地安排课程结构,对教学内容分好轻重。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吸收学习教材内容,形成最高的课堂效率。

(三) 注重实践训练

理论和实践永远相伴相随,理论的学习得以巩固必定离不开实践训练的加强。教师在授课当中,可以设置一定的虚拟场景,以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作为基本出发点,带领学生进行模拟场景当中的口语训练,使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提升思维能力、口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置面试的场景,使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和面试者,进行对话表演,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专业的说话方式和技巧,巩固学生对理论的学习。

(四) 改进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领域和教育事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现代的教育当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包括PPT设计、幻灯片展示、影音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与时俱进,改进传统的单一口头授课方式,学习新的教学手段,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出形象的教材内容。在讲解“演讲”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超级演说家》的视频,让学生直接见识到演讲者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观看演讲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激情,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以便日后在讲台上展示作为一名教师的风采。

四、 小结

语言是一门有魅力的学科,教师想拥有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更高的应用能力,必须坚持长期刻苦的训练。高校对《教师语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教师对该课程教学手段和策略的更新和应用,都是推动师范生口语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同时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梅.师范院校教师口语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156-157.

[2]罗瑜,杨涛.论“教师口语”课程教学训练模式[J].新课程(下旬),2015(9):178-179.

[3]武洪彦.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口语”课程改革之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80-182.

作者简介:

周涛,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学院。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教学现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