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渗透与融合方式研讨
2019-12-02冯英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探索情境渗透与融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化多媒体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新旧知识的整合、教学情境生活化、整合实践活动、通过背景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五个方面来阐述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的融合,同时也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渗透与融合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课堂实效性
一、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多角度实践
(一) 深化多媒体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也有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视觉效果,帮助学生观察和分析,深入思考,运用想象力,并做出大胆的猜测。比如,教师在讲《椭圆的几何性质》部分的内容时,在课程导入阶段,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篮球巨匠姚明在休斯敦火箭队出色表现,然后使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制作模型,通过动态演示,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得出阴影是椭圆的结论。
(二) 教学情境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中对于数学教学情境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符合实际生活。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学习知识就是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在《椭圆的几何性质》教学中教师可以做这样的教学设计:
老师:把篮球从讲台上拿出来放在桌子上。今天阳光明媚,如果我说我现在把这个篮球放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上,你能看到地面上篮球的影子吗?
学生:能。
老师:影子边缘的曲线是什么形状?
学生:椭圆。
老师:今天,我们来看看太阳留下的篮球阴影边缘曲线——椭圆的几何特性。该段课程的设计便来自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用最接近他们生活的篮球作为课程导入是情境教学成功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情境教学进行的重要环节。
(三) 在教学情境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整合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强大的逻辑和理论。因此,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积极探索和总结数学规律,积极探索新知识。例如,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满足统一条件的条件的图像特征开始。然后,比较对象被转换为三角形,并且类比方法用于鼓励学生观察一般图像同余和三角形同余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旧知识渗透到新知识中。
(四) 教学情境中整合實践活动
在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一些实践活动,来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勾股定理教学课堂布置作业的阶段,教师可以适当的创设一个小的实践活动到教学情境中:在学校的小广场上新安装一个国旗杆,它的高度是15米,要在旗杆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拉一条绳子,请同学们下课之后去测量一下,算算在保证他稳定的基础上,怎样做用的绳子最少。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去实际操作,能够感受到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应当的价值,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五) 通过背景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都知道数学的背景很深奥,但是这些数学的小故事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数学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影响。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课程导入阶段,该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介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小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了解到勾股定理的由来,在学生们思路呗视频吸引的时候,教师紧接着向学生们讲述了我国《九章算术》中对于勾股定理的记载,加深了学生们对于知识文化背景的了解,让学生在深深的好奇中去主动探索知识。
二、 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 教学情境的创造盲目追求新思想,但却不切实际
针对教学情境中相同情况的产生,教师盲目追求创新教学情境的新颖性,因为它与初中生的生活分离,因此是不切实际的。这种教学偏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大多数学生无法真正关心教师创造教学情境的真正目的。它没有所需的教学效果,甚至具有适得其反的副作用。
(二) 教学情境的创建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互动教学,创造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为了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学习和讨论数学理论,并考虑学生的认知状态和生活实践。允许更多的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 情境创作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实际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更注重在教授面前使用创作语境引入知识,而忽略了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辅助的运用。教学情境的创建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创造不同的内容。很难有其他教学情境更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师准确的掌握情境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6).
[2]刘朝林.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6).
[3]张彦霞.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漫谈[J].魅力中国,2017(40).
作者简介:
冯英,重庆市,重庆市江北区华渝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