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家庭系统的“游戏破坏者”

2019-12-02贾梦楠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家庭治疗破坏者小北

贾梦楠

摘    要

学生问题的背后往往是家庭的问题、亲子互动模式的问题。在使用系统式家庭治疗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承担“游戏破坏者”的角色,保持价值中立,善于挖掘资源,合理使用“游戏破坏者”的“武器”。

关 键 词

系统式家庭治疗;小学心理辅导;心理行为问题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11-00-0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影响人们成长的最初环境,也是最重要环境,是人走向社会的基础。

一、学生的问题从何而来?

小北升入二年级后,出现了逃学、不愿回家、攻击性行为等问题。最初,班主任老师将重点放在如何管理和纠正小北的问题行为上;作为心理辅导老师,我试图了解小北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但我们都“固执地”将目光集中在小北一个人身上,却忽视了小北“生了病”的家庭系统。

系统式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是一个有边界的系统,家庭成员在这个系统中变化、成长,家庭系统也随着家庭成员的改变而相应调整。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因其家庭系统“生病”了,孩子只不过是“替罪羔羊”。

1.学生的问题是家庭不健康互动模式的结果

在家庭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中,每个家庭成员都会对其他成员的行为进行“行为赋义”,并据此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循环往复,系统中某个成员的行为,既是其他成员行为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家庭独有的互动模式就此形成。小北并不愿意做心理咨询,他先是不愿意进入咨询室,而后又一直哭闹,甚至动手打父亲。面对小北的种种行为,父亲起先是好言相劝、安抚,后来就变为了纵容。小北见此,便清楚地知道了持续哭闹对控制父亲是有效的,下次他又会使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父子的互动模式就此形成。

2.学生问题是家庭功能缺失的结果

家庭的功能包括情感、教育、经济等,家庭成员必须共同努力,承担起各自在家庭中的责任,实现家庭功能,才能保证家庭正常运转。小北父母离异后,母亲与孩子几乎没有联系,父亲独自抚养孩子,他只懂得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紧盯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最渴望的情感需求。

3.学生问题是家庭边界半渗透性没有实现的结果

家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人一生中的各种变化,如上学、结婚、生子、升迁、降职、退休等,都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家庭边界的半渗透性,确保了家庭在遭遇转折点时,能够不断调整,优化系统,以适应改变的发生。否则,家庭成员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用系统的观点重新审视小北身上的问题,我们发现在这个单亲家庭中,爸爸在孩子面前没有权威感,而小北是家庭中最有力量的一员,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控制父亲。在这个家庭系统中,每个人都没有按照自己的角色参与“家庭游戏”,没有完成自己的职责。这才是导致小北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着眼点

1.树立系统观

具备系统观是完成系统式家庭治疗的首要因素,“人在其脉络之中”,个人的认知、情感、行为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的家庭系统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各个部分在交流中形成了特有的规则和维持方式。而这个系统“生病”了,反映出原有的模式过于陈旧,不能适应现阶段家庭面临的转折和变化,表达了系统本身渴望改变的要求。因此,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情景中,需要着眼于整个家庭,干预的对象是家庭中被称为“问题”的系统。关注个人与家庭是如何互动的,家庭成员是如何看待、对待彼此的,以促成家庭成员互动模式和家庭功能的改变。因此,在这次辅导中,我的来访对象并不是小北的问题行为,也不是小北本人,而是由小北和父亲组成的家庭系统。我需要使这个家庭系统发生变化,并让这种变化影响到小北的行为。

2.治疗目标是阴性的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另一个精妙之处在于,治疗目标是阴性的,即不是将家庭刻意治疗成某种特定的健康幸福的样子,而是要把家庭和成员治疗到没有症状、没有问题的状态,关心的是怎样让症状消失。于是,这次辅导的目标便是小北能够按时回家,不再逃学,父亲对孩子的行为有约束力。

三、心理教师在系统式家庭治疗中的角色

1.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游戏破坏者”

按照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环境的改变会对系统起干扰作用,系统受到干扰后会产生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又反过来影响系统的互动模式。在系统式家庭治疗过程中,心理辅导教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而是巧妙地选择家庭中更容易改变的那一个,给他一点干扰以促使改变产生。一个人的改变就足以在家庭系统中产生不尽的涟漪,使家庭原有的互动模式发生变化,学生的问题行为也会随之改善。所以,心理辅导教师此时承担的角色不是一个“心理学专家”“学术权威”或“道德说教者”,而应是这个家庭系统的“游戏破坏者”。

對于小北哭闹、打骂父亲的行为,与其去告诉小北这么做不对,倒不如抛出一个问题给父亲:“你是成年人,他只是一个孩子。你是怎么让他变得这么有力量,能够控制住你的?”这个问题就像一粒石子,打破了父亲处理孩子问题的“死水”,扰动父亲与孩子的相处模式。父亲沿着问题提供的思路去思考:孩子的问题是与我的行为有关的,我是更强大的,我应该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

2.价值中立的“游戏破坏者”

“游戏破坏者”破坏这场游戏的目的仅仅是“破坏”,是扰动、打破家庭原来的互动模式,而不是为了偏向参与游戏的任何一方。所以他应该始终是价值中立的;不以道德和社会准则评价家庭中各成员的问题;更不能代替家庭决定他们是否要改变、需要什么样的改变。除了上班,小北的父亲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义工活动上,以致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很多人会认为父亲不负责任,自己的孩子还没照顾好,就到外面去帮助别人。这样想时,我们已经产生了偏向,这对问题的改善并没有帮助,对父亲也不公平,因为父亲也是这个问题系统中的受害者。试着去接纳和肯定父亲行为中的积极面,告诉父亲:你真是一个好人,你为这个社会作了很多贡献。这样一来,父亲的行为得到了接纳和尊重,家庭的问题也得到了接纳和尊重。

3.挖掘资源的“游戏破坏者”

“游戏破坏者”不应是一个“大好人”,也不是一个“强者”。更多时候,我们要限制自己的助人之心,学会策略性示弱,把已经扛在肩膀上的家庭问题抛回给家庭,促使家庭在问题面前变得强大起来,推动家庭自主自立脱离困境。

学会示弱,学会放手,是因为我们相信“咨客并不缺什么”。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比咨询师更了解,来访者的家庭系统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资源,只是因为暂时被问题所困扰,未发现或不再使用这些资源罢了。当小北父亲意识到自身的资源和力量后,他开始调整自己在家庭系统中的角色和位置,孩子对自己依赖,意味着自己对孩子是有权利的,当孩子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时,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改变孩子的行为。可以这么说,每一个问题家庭,每一个问题本身,都是存在资源的,我们应当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每一个家庭和问题,辅导的过程也就是寻找、利用和扩展资源的过程。

4.“游戏破坏者”的“武器”

心理辅导教师有很多“破坏”家庭游戏的“武器”。“阳性赋义”是从积极的角度重新描述当前的系统和症状,可以帮助家庭改变行为与行为赋义之间的联系,重新定义家庭成员的行为。小北逃学,如果父亲将行为赋义从贪玩、不努力,转变为孩子想借此行为引起父亲对自己的关注,那么父亲的行为也会从指责孩子,转变为关心孩子。“假设”是尝试对未发生的问题进行假设提問,激发家庭进行思考。我试着对家庭发问,如果爸爸多回家会怎样?如果爸爸坚决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会怎么样?父亲和小北便会由问题展开思考,想象以上情况真的发生了会怎么样,为两人的相处提供更广阔的改变空间。

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关注家庭中的情和欲,帮助家庭将理性提升到感性层面,把隐藏在家庭成员背后的情感挖掘出来。我问小北:“爸爸每天上班赚钱养家,下班还要给你和爷爷奶奶做饭,没有人帮他,他辛苦吗?”小北说:“那一定是辛苦的。”“那你能做些什么,让爸爸不那么辛苦呢?”我又问父亲:“孩子上了一天学,回家看不到父亲,他会想父亲吗;呆在没有父母的屋子里,他会开心吗?”父亲默不做声,陷入思考,情已在心中流淌。最后,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让家庭将咨询中受到的“破坏”带回家中,比如记秘密红帐。几次咨询过后,我让小北悄悄准备本子,当父亲表现好的行为时,就为父亲记上秘密红帐,但父亲并不知道小北记录了什么。在秘密红帐的作用下,小北父亲越来越多地陪伴、关心儿子,希望孩子能够在红帐中为自己记下一功。

改变本身是痛苦和需要勇气的。通过两个月的辅导,小北不再逃学,按时回家,生活在充满“爱”的规则之下;小北的父亲能够放下工作,接孩子放学,和孩子手牵手漫步回家。

对于我同样是一个专业成长的过程。系统的观念扩大了看问题的视野,再次面对问题学生时,我学会试着将目光从学生本人的身上移开一些,站远一点,站高一点,看一看他的整个家庭,观察他在家庭中的位置,探究父母关系、亲子互动模式,用更加有效、更加巧妙的方式来帮助家庭系统实现自助。

(作者单位:珠海市香洲区湾仔小学广东珠海   519000)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家庭治疗破坏者小北
应用心理学专业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长大很忙
青少年学习障碍的家庭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治疗方案执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小北,这些是我写给你的情话
“破坏者”王巍
机器人“破坏者”
关于安全
燕子飞进春天里(小说)
燕子飞进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