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麻醉方案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2019-12-02张喜川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硬膜外全身置换术

张喜川

(凌源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 辽宁 凌源 122500 )

髋关节为人体承重之重要关节,灵活、坚固兼而有之,但伴随年纪之增长、骨质之衰变,诸如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髋部骨折以及良恶性肿瘤等一系列髋关节疾病纷至沓来,使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不尽如人意。当前阶段,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病发展至无可转圜终末期时的常用治疗术式[1],对关节疼痛、畸形、功能缺失等的改善作用极为突出,但囿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该术式中所采用的麻醉方式是否安全可靠将对手术效果、疾病转归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即针对术中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具体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资料的取得源于2017年8月-2018年9月定于我院行择期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周岁以上老年患者,共 86例,ASA分级Ⅰ-Ⅱ级。排除以往已接收过髋关节手术者、髋关节先天发育异常或遭受严重创伤者、人体主要脏器严重病变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将之随机均等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具体情况为观察组43例中男性较女性多3例,即23:20;61-83岁为所选患者之年纪跨度,均(74.9±2.8)岁;因何手术:股骨颈骨折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股骨头坏死11例,骨性关节炎9例。对照组43例,男女例数分别为22和21例;年纪跨度62-84岁,均(75.1±2.6)岁;因何手术:股骨颈骨折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股骨头坏死12例,骨性关节炎10例。遂以统计学软件进行2组间一般资料的比对,结果P>0.05,可用于本次研究。

2 麻醉方法:(1)全身麻醉。对照组之麻醉方法即为此,具体如是:麻醉诱导选用舒芬太尼、咪达唑仑、顺式阿曲库铵以及依托咪酯进行,用量分别为:0.2μg/kg、0.06mg/kg、0.2mg/kg以及2mg/kg,后行气管插管,并将床畔呼吸机准确连接,维持机械通气,潮气量、呼吸频率以及PETCO2分别设置为10ml/kg、14次/min以及35-40mmHg。以80μg /(kg·min)之丙泊酚和1μg/kg的瑞芬太尼经微量泵泵入用以麻醉维持,并以术中具体情况为依据间断追加0.2mg/kg之顺式阿曲库铵。(2)腰硬联合麻醉。此为观察组之麻醉方法,具体如是:患者呈右侧卧位,选用1次性腰硬联合穿刺针自腰2-3椎间隙穿刺,待穿刺成功,利用硬膜外针孔将腰穿穿刺针刺入硬脊膜,缓慢匀速注入3ml已经稀释的布比卡因后,徐徐退出腰穿针,及硬膜外至头部方位将硬膜外导管置入3cm左右,固定妥当。调整患者体位至平卧位,进行阻滞平面测定、调整,接通喉罩机械通气,数值设置同对照组。

3 观察项目:统计术后麻醉恢复期2组睁眼、呼吸复常、拔管及定向力恢复之用时,同时记录2组在麻醉恢复期是否有骚动情况发生及具体例数。

5 结果

5.1 2组麻醉恢复用时之对比:停止麻醉用药之后,观察组的呼吸复常、睁眼、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提前,用时短于对照组,两相数据对比,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各项用时之对比

5.2 2组麻醉恢复期骚动情况相比:具详细统计,对照组麻醉恢复期出现骚动的患者9例,占比20.93%,观察组仅发生2例,占比4.65%。2组差异对比,x2及P值分别为5.1832、0.0001,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因各种髋关节疾病所致的日复一日的疼痛,愈发严重的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使老年髋关节疾病患者亟需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这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摆脱困境,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正处于日渐衰退的状态,而且大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因而在接受手术这一侵入性治疗方案及术前麻醉的过程中,其机体的耐受性更差,抵抗风险的能力更低[2]。故究竟该采取何种麻醉方式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风险、对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更小、更有利于术后机体康复等是麻醉医师长久以来关注的重点。

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均较为常用,且各有优劣。全身麻醉之优势在于可明显减轻手术时患者的精神创伤,且呼吸及循环管理较为便利;其劣势乃为了达到手术所需的麻醉深度,麻醉药物之浓度势必较高,极易抑制呼吸及循环系统之功用[3]。腰硬联合麻醉是基于硬膜麻醉的进一步发展,与全麻相较,所用药物的总量更少,但麻醉效果却不受影响,甚至起效更快,镇痛及肌松亦不逊于全麻,而且特殊的麻醉方式使麻醉平面的控制度更高,药效究竟要维持多久也易于操控[4]。更为可喜的是针对原有心脑血管疾患的老年患者该麻醉方式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呼吸、循环系统所受到的影响甚微,更加有利于术后康复[5]。本次研究结果亦证实,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复常、睁眼、拔管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采用全身麻醉之对照组为短,麻醉恢复期发生骚动的比率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较全身麻醉更为适宜,对术后麻醉的恢复更为有利,术后骚动的发生概率更低,是为优选。

猜你喜欢

硬膜外全身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根据雾气现象判断硬膜外腔导管位置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