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问题

2019-11-30宋艳菊

文教资料 2019年26期
关键词:新媒体

宋艳菊

摘    要: 面对科技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承受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审视民族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必要性,论析民族高校图书馆应有特色学科资源、少数民族语言文献资源、地方特色数据资源。民族高校特色馆藏建设中,应关注以下问题:如何选择特色数据库,怎样提升数据库开发层次,以及圖书馆之间的共享度问题。笔者因之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上的设想。

关键词: 民族高校图书馆    新媒体    特色馆藏

图书馆是收藏图书、搜集整理资料以便他人阅读的机构,具有保存人类文化、参与社会教育、开发信息资源等职能。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图书馆职能包括典藏、文献收集、整理和服务四部分。而今,在信息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新媒体不断涌现,对民族高校图书馆提出新的挑战。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变革,职能和功能也发生变化。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图书馆信息逐渐向电子化转变,同时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促使图书馆更应着重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和分享功能。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繁荣时代,文化形态趋向多元化,这对民族高校图书馆提出新的挑战。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特色的关键是拥有少数民族文字、民俗文化文献,在本着服务科研、教学的同时,根据高校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的职责,推进民族特色的馆藏建设,是民族高校图书馆今后的重点工作。高等院校逐渐开始普及使用手机、IPAD、移动电脑及电子书等终端来为学习和科研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一趋势,建立网络数据库为在校师生服务,但与此同时,对高校图书馆提出新的挑战。民族高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阵地,未来发展趋势是以民族文献为特色,以新媒体为共享手段,逐步建立多元化民族特色馆藏。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鲜明特色和民族特征的文献资源。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最核心的部分是民族文献,以学科建设、服务教学为宗旨,全力建设特色馆藏,提升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①。

现有国家民委和地方所辖民族院校共十三所,中央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除了中央民族大学地处北京以外,其余大部分民族高校地处民族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民族高校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健全的学科种类成为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民族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必要性

1.民族高校图书馆应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服务。

建设少数民族特色馆藏,可以为本校教师在民俗、民族文学、民族历史等方面进行课题研究时提供便利条件,在安排相关课程时可设置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体验当地民族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同时,建立多种渠道的检索途径,丰富特色馆藏数据库,为师生在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社会、经济、民俗等方面提供可进行研究的素材,发挥特色馆藏的整体效应。

2.民族高校图书馆应传承少数民族地方文化。

少数民族文献是反映民族地区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民情、民族迁徙等方面有保存、使用价值的文献,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地区图书馆通过搜集地区文献,整合古籍的方式,以供他人研究。针对部分濒临损坏的文献,通过扫描、微缩等方式保存。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地方民族文献,传承地方民族文化[2]。部分高校图书馆逐渐重视非书资源,尤其是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民族记忆、民族民俗、传统手艺、重要人物、重要历史事件成为目前民族高校图书馆关注的主要问题。促进地方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民族高校图书馆,加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是保护民族文化的必要之举。

民族高校图书馆应广泛收集地方报纸、期刊、少数民族文字期刊。因报纸和期刊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照,通过报纸可以洞悉所在年代的社会。很多关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以通过对报纸内容的研究,呈现当时的社会形态。自1609年,德国开始发行定期报纸,很快波及整个欧洲。中国最早的报纸出现在汉代的邸报,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报纸经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逐渐具有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功能。报纸作为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的印刷物品,成为能够反映当时社会形态的重要途径。

3.民族高校图书馆应为少数民族地方经济、社会服务。

民族高校图书馆是保存和保护民族文献、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基地,是民族文化宣传、对外交流的桥梁,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民族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对外开放,从对校内学生教职工服务向社会公众延伸服务,弥补地区图书馆服务供给缺失,有助于提升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民族高校图书馆可开展双向的延伸服务,一方面对外开放,提升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开放的读者反馈,不断充实馆藏资源。通过扩大影响力,民族高校图书馆与所在地区的政府合作,获得资金支撑或社会捐赠。

二、民族高校特色馆藏资源

1.特色学科资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创建于1958年,建校57年以来,形成了一些特色学科,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对于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尤为关键,因此高校重点工作致力于建设重点学科,发挥学科优势。民族高校有着显著的特征,民族性是其办学的基本取向,也是办学特色。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体现在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开展与民族学相关学科的研究,以文、教、史、政与所在民族地区及相关特性为研究方向,突出蒙古学、民族学、民族教育及民族经济等专业人才培养,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专业形成学校优势,如校重点学科民族医学、蒙药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化学、预防兽医学等。搜集、整合重点学科资源,建设学科数据库对于民族高校来说尤为重要,内蒙古民族大学已形成独特的学科优势,图书馆随着专业的发展,形成特色馆藏资源优势。部分院校从本校优势专业需求出发,搜集、整合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如西南民族大学有羌族研究文献数据库、彝文文献数据库、藏文文献数据等。特色的地区数据库将成为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的核心部分,对研究本地历史、文化、民俗具有推动作用。

2.少数民族语言文献资源。

民族高校应收藏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逐渐形成以某民族语言为核心的系统数据库,满足教师和学生对民族语言研究的需求。中央民族大学是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收藏最丰富的民族高校之一,具有藏文字图书十三万册,蒙、维、藏、朝鲜、彝等二十多个文种,民族数据有纳西、蒙、满、藏等文献,有日、俄、法、英等十多个文种,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哈萨克、蒙、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八万余册。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民族文字古籍近10万册,其中满文古籍文献有150多种,2500余册,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哲学、宗教、法律、政治、教育、语言文字、军事等②。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1394570册(包括各资料室图书149570册),其中蒙文图书10万册,中文古籍1000余种,蒙、藏文古籍600余种,中文期刊1400余种,外文期刊(英语、日语、俄语)近30种,蒙文期刊40余种。

3.以地方特色为资源建立数据库。

地方资源包括地方发展历史、地方志、地方年鉴、地方大事记、历年贤达、地方风情录、地方作家、地方报纸等,能够反映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局势、文化发展、风俗习惯的出版物。数据库应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同时具备独特资源,地区某一历史时期的写照,研究地域文化的重点,尤其作为民族高校,身处民族地区,其地方少数文献显得尤为重要。如吉林大学的“满铁”资料库,“满铁”资料库自1906年建立以来,组建庞大的调查机构,搜集数十万的调查报告,形成具有东北特色的史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潮流带动下,涌现出使用数字形式进行处理和储存的信息化图书馆,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应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尤其在建设特色馆藏资源时,不仅方便用户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访问,而且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起步较晚③。部分民族高校处于起步和研发阶段,甚至部分高校并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有关数字化的研发活动,部分只是完成建设书目题录数据库的建设。对于民族高校图书馆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将所有的文献数字化,就可将保管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率先进行数字化,提供给读者,进行文献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有利于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三、民族高校特色馆藏建设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1.如何选择特色数据库。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选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历史、人文、民族特色的文献资源;前沿学科或交叉学科能够开展研究的资源;馆藏特色——具有历史性、不可替代性的资源。高校图书馆应做好自我定位,找准所在学校的特色,紧紧抓住中心,建设特色馆藏资源。目前,部分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出现同质化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开展科研,还影响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因此,民族高校应立足于所在地域历史、民族、文化的特色,积极开发民族特色馆藏资源,这是民族高校图书馆长远发展之计。

2.怎样提升开发层次。

民族高校仅仅是把某些文献加工数字化,做到整合资源内容、主题资源整合得并不多。还存在没有检索功能,不能按照关键字检索,部分虽有简单的检索功能,没有高级检索功能。不能多字段检索,同时在检索结果出现后,不能进行二次检索等。因此,民族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合作,根据馆藏资源的特点,不断进行数字化管理技术研发,更好地突出民族高校馆藏资源的特色。

3.重视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共享。

部分高校在建设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时各自为阵,倾向于追求建设大型数据库,但是存在数据库重复开发的问题。部分高校图书馆须有校内IP方可使用,仅限定为校内用户,这与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相违背,无助于发挥社会效益,其与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初衷不符。同时,民族高校图书馆之间共享程度不高,少数民族文献往往具有独一性或地域性,因此进行跨地域研究时,往往给研究者带来了跨地域的困难。民族高校图书馆如果开展民族文献共享功能,就能够实现跨地域、交叉研究,更好地为学术研究服务。

4.完善软硬件设施。

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与使用需要使用完善的数据库制作、发布、管理系统,需要功能齐全的数据库管理与发布系统,更需要服务器设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会影响特色馆藏建设的进度。如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的本校毕业生论文数据库为自行开发软件,存在安全等問题④。部分民族高校图书馆没有独立的服务器设备支持,缺少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技术设备,为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带来瓶颈。

四、探索民族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之路

民族高校建设特色馆藏需要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设立专业技术部门对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同时配备机房等相关设备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在管理时存在以下问题:民族高校多数地处偏远地区,因资金所困,在硬件建设方面难以与时俱进;缺少专业人才队伍,部分图书馆馆员非专业人员,难以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古籍、实物有显著的特点,即需要特殊的文字输入管理系统,例如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开发的“耶理巴文献管理系统”能够管理蒙文文献,这是专业人才队伍研制开发符合本校特点的管理系统。

1.使用科学技术,实现文献数字化。

“每一种技术都立即对人的交往模式进行重组,实际上造就了一种新环境”⑤。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兴起,图书馆服务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利用好馆藏资源,加之使用不同载体又能更加体现图书馆的资源价值和使用价值。积极探索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型发展,逐步配备掌握相关技能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积极为文献资源数字化做准备,逐步实现覆盖重点学科的数据资源库。

2.以特色馆藏资源为目标。

民族高校有着显著的民族、地方特色,根据本校的重点学科和地方历史、文化、民族特色,以建设特色馆藏资源为最终目标。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致力于科尔沁文化民俗实物和蒙古族、满族文献的搜集和整理,范围涉及蒙古族民俗、服饰、蒙医药、佛教等。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拥有较完整的蒙古族狩猎、木工、摔跤、服饰等民俗实物馆藏。

3.民族高校图书馆应加快新鲜血液的输入。

目前,部分高校设立新兴学科、前沿学科,图书馆原有的馆藏资源已经满足不了新兴学科的教学和科研需求,图书馆馆藏资源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加快输入新鲜的血液,为新兴学科、前沿学科服务。同时,学术研究存在大量的同质化问题,因此挖掘特色馆藏资源,为学术研究带来新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开展新领域的研究,实现学术创新。

4.借鉴其他图书馆先进理念。

ALA⑥数据显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有电子书借阅服务。目前,各大图书购买网站已开通购买电子书服务,电子书的购买数量逐渐增多,IPAD阅读和kindle阅读使电子阅读更便捷。在这背景下,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已推出电子书外借服务,这些举措给民族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借鉴。今后可开展电子图书业务,向读者推送电子图书,促使阅读更加便捷。

5.使用新媒体平台与读者互动。

随着智能型手机的普及,国民花费在移动媒体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新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新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博、移动图书馆和微信服务成为推动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主要平台。部分图书馆已着手开始投入精力拓展新渠道与读者互动。民族高校图书馆可通过购买商用客户端,建设移动图书馆,集中精力为读者提供需要的服务,并开通微博、微信账号,及时发布讯息,与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OCLC提出“基于云的服务”,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进入新的阶段。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可开展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和着力打造中国高校图书馆。此类平台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共享软硬件设施,可以帮助西部民族高校解决数字资源库建设经费问题及技术难题,为未来图书馆建设带来更广阔的前景。同时,“云计划”可帮助13所民族高校资源共享,该计划应包括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如内蒙古大学、贵州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等。

充分考虑学校的学科特色、用户需求及社会责任等因素,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应明确目标,科学论证,分清责任,统筹安排,建设有特色、价值的数字文献库,避免重复建设,让特色馆藏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民族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不仅为师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条件,而且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文化传承提供助推力量。

注释:

①陈鹏,农建萍.民族院校图书馆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法制与经济,2012(315):136-137.

②姜永英,海梅.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概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4(3):118-119.

③马春燕.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的新思路[J].现代情报,2007(8):160-162.

④刘瑞.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21):106-109.

⑤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⑥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意为“美国图书馆协会”.

参考文献:

[1]姜永英,海梅.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概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4(3):118-119.

[2]陈鹏,农建萍.民族院校图书馆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法制与经济,2012(315):136-137.

[3]劉瑞.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21):106-109.

[4]黄国凡,肖铮.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4(6):85-87.

[5]金晓荣.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J].才智,23015(7).

[6]马春燕.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的新思路[J].现代情报,2007(8):160-162.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