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2019-11-29苏静
苏静
摘 要:现在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是实现扶贫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我国找出扶贫工作盲点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平衡计分卡和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进行了概述,进而提出了几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
一、平衡计分卡和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概述
1.平衡计分卡的相关概念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它将组织战略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将战略管理与绩效管理体系结合起来,也是自平衡计分卡出现以来,绩效评价真正成为支撑组织战略发展的重要工具。平衡计分卡较以往的绩效评价方法有了很多突破,比如其指标体系跳出财务指标范围,评价内容更加全面;评价方法不局限于定量考核,而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灵活采用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平衡计分卡的评价范围具体可划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
2.评价参与者
平衡计分卡具有明显的行业性与专业性,具体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与相应的评价内容密切贴合,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公共管理领域,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绩效评价,首要任务是明确该评价体系的参与者,即评价实施者以及被评价对象。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实施者首先是与扶贫资金的派发下放和使用管理有直接关系的相关部门,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同级监督部门。此外,其他具有监督、审查权力与职责的审计部门、监察机构也是评价实施者。最后,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价实施者还应该包括政府机构以外的居民,他们依法行使监督权。而对应的被评价对象,通常包括扶贫责任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其他监察机构。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必须立足于评价参与者的特点和性质,使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参与者相适应。
3.评价的主要内容
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价应该涵盖扶贫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具体包括资金使用前的目标设定与使用规划、实际使用过程以及使用后的实际效果。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贫困程度、风俗文化等的差异,具体的扶贫工作因地而异,扶贫资金使用的目标与规划也大有不同,对这一环节的评价难度较大。因此,出于实际可操作性的考虑,该评价过程更注重使用过程和使用效果两个环节。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相应的绩效评价时应该重点关注事中、事后两个环节相关指标的设计。
结合平衡计分卡评价范围的维度,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财务维度,可引申为扶贫效益维度,主要评价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包含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二是客户维度,可引申为扶贫对象维度,主要评价被扶贫对象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看法和反馈;三是内部流程维度,可引申为扶贫管理过程维度,主要评价扶贫资金使用过程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成本、浪费等方面;四是学习与成长维度,主要评价各扶贫主体在扶贫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情况、自身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提升情况。
二、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要求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适应评价参与者、评价内容的特点,能较好地反映出扶贫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在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规范性、一致性,使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以便评判不同地区扶贫工作成绩的优劣。
除了科学性以外,该绩效评价体系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比如,指标体系要易于被评价实施者理解、接受,避免歧义、含糊不清,以便将其推广,并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更多信息;指标的测量方法要具有操作性,如果数据不具有可获得性,那么评价体系也难以实施。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构建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首要原则。
2.高效率与低成本相结合的原则
基于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由于评价范围更广,因此必须收集更多数据信息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为了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指标也容易烦琐、复杂,在实际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收集数据,评价成本极高,而效率低下。
因此,用平衡计分卡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必须遵循高效率与低成本相结合的原则。在保证测量内容全面的前提下,评价指标的选取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指标体系精练,测量数据易于获得、易于计算。
3.短期成果与长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促进组织战略发展的有效工具,它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实现了组织短期目标與长期战略导向的平衡。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时,也必须兼顾短期成果与长期规划。在评价财政扶贫资金的效果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短期成果。但是,为避免地方扶贫部门急功近利,扶贫工作专注眼前而忽略长远发展,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还必须考虑到扶贫资金使用的长期规划问题。
前面提到,对资金使用前环节的评价较难实现,因此对扶贫资金长期使用规划的评价可以通过整体指标体系的设计来实现。首先应该明确扶贫的战略导向,以国家的扶贫政策、指示为依据,以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构建评价指标时充分体现这一战略导向,考察扶贫资金的使用是否以实现扶贫战略为核心。
4.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定量分析以可量化的数据为依托,测量数据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可比性、可计算性,且依赖现有的发达计算机技术,定量分析是实现高效、客观的绩效评价不可或缺的评价方法。财政扶贫资金的性质与企业资金不同,在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时也应该有所区别。
扶贫工作是一项有多重目标的工作,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来衡量其使用效率,单纯的量化分析难以准确考察扶贫工作的效果。因此,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价应该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性方法使评价体系更完善,填补定量方法的缺陷,而定量方法保证评价体系的客观性,避免定性方法导致的主观影响。
5.计划指标与结果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可以实现计划指标与结果指标的平衡。平衡计分卡的评价范围中,财务维度评价组织过去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是结果指标;而客户和内部流程维度,虽然也包含了结果指标,但还有一部分的计划指标,通过计划指标评价的内容通常有助于组织发现环境规律,为长远发展规划提供指导。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价同样应该坚持计划指标与结果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结果指标客观评价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计划指标更合理地规划扶贫工作,使其长期有序开展。
三、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1.扶贫对象维度
我国的扶贫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工作,扶贫对象维度的评价内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扶贫工作的看法和政府实施扶贫服务的水平,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本质,因此扶贫对象维度应该置于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位置。扶贫对象维度可以从扶贫对象满意度和扶贫措施完善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具体化为评价指标后,扶贫对象满意度可以通过扶贫对象对扶贫过程的满意度和扶贫效果的满意度等指标衡量,评价数据可以通过问卷法获得。而扶贫措施完善度可以用政府对相关扶贫信息的公开程度、相关政策指示的落实程度等指标衡量,评价数据可以通过评价实施者打分获得。
2.扶贫效益维度
扶贫效益维度主要评价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应当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经济效益,一般用扶贫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状况、生产总值增长状况等指标衡量;社会效益应当通过扶贫地区贫困人口的數量、对贫困人口就业能力的培训次数、贫困地区的交通改善情况等指标进行衡量;生态效益一般评价的是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灌渠面积、土地荒废率等指标衡量。对以上扶贫效益维度三个方面的评价,都可以通过实际统计的量化数据作为评价依据。
3.扶贫管理过程维度
首先,经济性衡量的是扶贫资金使用的成本和损耗情况,可以用资金分配下放所用的时间成本、扶贫资金用于行政工作的损耗成本等指标衡量。
其次,效率性可以通过扶贫资金的利用率、到位率等指标来衡量。
最后,合规性主要考察扶贫资金使用前的预算规划和分配方向情况,可以用预算规划的合理性和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来衡量。其中,前两项主要通过定量方法评价,而合规性主要依靠定性方法评价。
4.学习与成长维度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评价应该从单独的扶贫人员与整体的扶贫设施两方面进行。具体到评价指标,应该包括扶贫人员接受的相关培训次数、对扶贫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掌握情况、扶贫部门用于扶贫设施投入的资金比例等,这些数据都可以通过实际统计获得。
四、结语
平衡计分卡是有助于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一大助力。使用平衡计分卡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必须立足我国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扶贫工作绩效评价实施者和被评价对象、评价范围、所在评价环境的特点,并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高效率与低成本相结合、短期成果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计划指标与结果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发挥平衡计分卡推动我国扶贫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昊.试用平衡记分卡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探讨.金融经济,2018(24).
2.张岳.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河北大学,2018.
3.王琰.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视角下的扶贫资金监管研究.公共财政研究,2019(02).
4.程丽华.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 支持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国财政,2018(15).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