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问题探究

2019-11-29程维军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5期
关键词:政治建设党组织基层

摘 要: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质量高低决定了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牢固与否。当前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弱项问题可从政治意识、政治功能、政治领导、政治生态等方面进行分析。相关对策可从提高政治觉悟、提升政治能力、确保政治清明等维度展开探究。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

一、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弱项问题分析

(一)政治意识方面

当前,基层党员干部和党组织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乃至政治行为不端等现象,其根源在于政治意识这个思想基础环节的薄弱。需要将理论教育、制度约束和实践载体有机结合,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党性修养,确保其坚定政治方向、拥护政治路线,自觉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政治功能方面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服务功能整体发挥较好,但在政治功能发挥上却软化、弱化的现象,战斗堡垒作用表现不突出。例如,在政治领导上的缺位、在思想引领上的失声、在社会号召上的减弱、在组织群众上的不力等,既是基层组织组织力不强的表现,也是其必须要直接担负起“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的政治功能职责发挥不全的表现。

(三)政治领导方面

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不力的主要原因有:组织功能定位的自我模糊乃至偏差,从方向上未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领导优势;领导方式方法的使用不当,从着力点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公信力和群众基础;党内政治生活缺乏严肃性,从力量上影响基层党组织形成高效强大的决策力与执行力和对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四)政治生态方面

不讲政治、不讲活力、不讲原则、不讲辣味的不良党内政治生活形态在基层党组织中一定程度存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表现在基层党内政治生活中时有发生。当前,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面上的基层“四风”突出问题已经刹住,但其隐形变异新动向,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等基层一线重要领域较为突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二、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相关对策研究:

综上分析,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政治建设在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下,存在的瓶颈问题是多面且复杂的。应该从全局的高度、以系統的视角对这些具体问题加以分析,要遵循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基层实际统筹分类推进解决。

(一)提高政治觉悟

(1)夯实理论武装

摆正学习的政治态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政治热情对待学习;规范学习的制度安排,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把握学习的精髓要义,重点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武装头脑;明确学习的检验标准,坚持学以致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基层一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等工作实践。

(2)加强党性修养

通过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依托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重要政治仪式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促使党员干部周期性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增强政治免疫力。通过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拓展党性教育的内容并创新形式,使“广大干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思想觉悟、政德修养、品行作风进一步提高,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进一步牢固[1]”。

(3)历练政治定力

政治信仰与党性修养,必须在生动、复杂乃至尖锐的政治生活中得以检验和历练。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必须善于从政治原则立场上研判工作形势和分析工作问题,在涉及大是大非的言行面前必须态度鲜明、敢于并善于斗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同时,通过丰富活动载体,在“三大攻坚战”等新时代鲜活基层工作实践中历练政治定力。

(二)提升政治能力

(1)增强政治领导力

政治领导力主要指对党的政治路线以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的准确理解把握及实践执行的能力,确保基层党组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并切实加强对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2]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来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强化党在领导基层工作中的政治优势。另一方面,各类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包括党章党规在内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围绕中心工作,行使其各自边界范围内的领导职权。

(2)增强思想引领力

思想的引领与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全社会凝聚起中国力量的重要基础。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和精神感召力,不仅要用之武装全党,更要推动之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其次,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争当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成为标杆,发挥“头雁效应”。再次,要加强和改进思想舆论的宣传引导,牢牢掌握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真理与实践的力量向内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向外增强吸引力、辐射力。

(3)增强社会号召力

一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的社会号召力,是它针对社会中不同群体、阶层和力量的社会政治动员能力,也就是能把各不相同的社会群体、阶层和力量围绕着某种价值理念、政治目标和社会愿景团结起来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对中国共产党这样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而言,增强政党的社会号召力,不仅是表达与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要求,更是治国理政意义上的政治担当。即需要从政治语言层面表述传递,也需要从政治行为层面实践验证,更需要在基层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等活动中巩固升级,从理论、宣传、组织、动员等环节贯穿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4)增强群众组织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变迁、社会新阶层与群体的兴起、社会诉求表达媒介的丰富等因素,无疑对群众工作带来较大挑战。面对基层干部群众工作本领恐慌,需要发挥协商民主聚合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利益诉求的制度优势;发挥民主集中制整合群众不同利益诉求的组织优势;发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群众不同利益诉求的保障优势;发挥基层党和群团组织分散灵活办小事的效能优势。通过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群众组织力。

(三)确保政治清明

(1)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以政治性为指针,把牢理想信念这政治灵魂,把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政治方向,把牢人民立场这个根本政治立场,把牢对党忠诚老实这个政治原则;以时代性为切点,特别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基调,审视和改进党内政治生活,在新内容新手段新技术方面不断跟进创新;以原则性为基础,按照党章党规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以战斗性为动力,坚持不懈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2)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只有严明政治纪律,才能带动党的整个纪律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对基层来讲,要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一方面是要加强纪律教育,抓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基本内容的党内纪律法规的学习贯彻,用好正面典型和反面案例特别生动的身边案例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斷增强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另一方面要巩固和发展监督执纪的常态化成效,从严整肃践踏法纪行为失范问题,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让制度“长牙”、让纪律“带电”,通过持久发力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3)培育良好党内政治文化

良好党内政治文化是厚植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要体现历史性与民族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民为邦本”等政治文化精华与典故案例的教育作用。要体现先进性与真理性,大力弘扬传承革命文化中坚定信念、勇于探索、依靠群众等红色基因,把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作为涵养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要体现现实性和时代性,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和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新时代先锋模范作用,把弘扬共产党人核心价值理念与带头培育和践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统一起来,以良好党内政治文化带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N].人民日报,2018-11-02(05).

[2] 黄海清.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初探[J].党建研究,2018(02):36-38.

作者简介:程维军(1981.10- ),男,安徽绩溪人,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政治建设党组织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从政治合法性看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