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培育路径探析
2019-11-29汪敏林
摘 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培养社会主义青年的根本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坚定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指引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念更加成熟、内容更加全面、功能更加突出,对指引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时代意蕴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来源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础上吸收当代社会特征和思想特色,逐步形成的具有新的時代特征的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思想武器。其理论来源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青年观。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在他们的很多著作中有大量关于青年的论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主要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同时代青年如何发挥自身时代价值以及如何开展青年工作做了各自的阐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重要本源和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对于青年与工人之间的研究,缘起于19世纪80年代,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开始探索研究青年与工人运动间的联系,充分肯定青年的价值,并深刻认识到青年在共产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为了,从而也使人类的为了,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马克思充分肯定了青年的重要力量,认为青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因素。恩格斯在1845年谈到德国工人运动时指出:“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但是这种青年不应该在资产阶级中去寻找。德国的革命行动将从我们的工人当中开始”。恩格斯在《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信中又科学预言了广大青年在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中的责任使命。
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基础上,对青年及青年工作做了新的重要阐释,他在1903年《革命青年的任务》中,指出青年进步的政治力量各个政党想要争夺的对象,在1906年《孟什维主义的危机》中又强调青年在党内的地位以及对于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建设必须依靠青年,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并鼓励青年积极学习,不要只局限于在校园内,要在劳动的实践中锻炼自己,列宁的一系列青年思想,也为当时俄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与道路。
(二)十八大以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实践证明,中国青年价值观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历届共产党领导人对于青年教育和青年工作的具体实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新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最深刻直接的来源。
毛泽东的青年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在1957 年会见苏联学生时热情地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话充分表达了他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深切希望。
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的青年观,认为青年是最朝气蓬勃的群体,号召全党同志要创造条件让青年发挥积极作用,保障青年在改革开放事业中的特殊地位。1978年,邓小平强调:“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邓小平在这段话中充分肯定青年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科学技术的革新发展,离不开青年的积极力量,青年作为拥有先进知识和最新技术思想的一代,能够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进程。
江泽民的青年思想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1998年,江泽民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座谈时提出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的科学论断,认为国家的兴旺与青年的兴旺同行,青年一代有希望,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发展就有希望,可见江泽民将民族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江泽民还向当代青年提出“四个统一”与“六点希望”,对青年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青年一代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不容忽视的关键力量。
胡锦涛始终关注青年,关心青年,依靠青年。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指出了新世纪青年面临的新任务,认为青年工作“必须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充分照顾青年特点,发挥青年优势”。认为青年一代,应注意全面统筹发展,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为把祖国经济发展方式推向科学发展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吸收时代特色和主题,也有了新的继承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亲切关怀青年,对青年寄予厚望,深刻回答了在新时代“青年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么培养青年”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与青年工作发表了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思想,逐渐形成了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一)新时代党管青年的政治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一方面,青年工作要在党的领导和统筹下开展,党必须时刻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为青年成长成才指引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全党也要时刻关注、关心和关爱青年,尊重青年的话语权,给予青年一定的自由空间与权利,更好地激发青年群体的活力和创造性。
(二)新时代青年的重要地位
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实际,高瞻远瞩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新时代的青年在时代面前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做时代创新勇敢先锋、做时代建设的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中有用的人才和人才。同时,他也非常关心年轻人,尊重年轻人,同年轻人亲切交流,倾听年轻人的想法意见,高度重视青年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和青年的时代价值。
(三)新时代青年运动的主题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呼吁新时代的青年要深刻把握和自觉运用青年运动发展规律去指导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四)新时代青年的职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重视,做了形象生动、形象周到的比喻,培育价值观宛如穿衣服系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新时代青年的职责使命,就是要担当起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新时代,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青年时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后备力量。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培育路径
(一)用理想信念补足青年精神之“钙”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把握正确方向。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很难取得成功;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增强不竭的动力。最重要的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迎接风险的挑战,时代在不断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是严峻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等危险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受住 “四个考验”,抵御 “四个危险”。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青年思想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也是高度浓缩和集中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也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复兴时代的新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确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用过硬本领劣实青年发展之“基”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练就过硬本领贵在学而不已,贵在知行合一,贵在吐故纳新。知识需在实践中转化为本领,需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只有不断自我加压、自我锤炼,开拓自己的思维视野和思想观念,才能不断适应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四)用坚定的政治选择涵养青年成长之“根”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本质特征。我们党多年来在选拔任用中高度重视政治,作为党的后备人才,青年群体要积极拥护党中央的权威,全面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做好干部的五个标准: 坚定信念,为人民服务,勤奋务实,敢于承担责任,诚实正直。党的十九大还强调,要突出政治标准,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 和 “四个自信”。新时代青年是有追求有前途的群体,应始终以党的十九大为指引,坚定政治方向,历练政治定力,涵养政治品格,筑牢青年成长成才之“根”。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9.
[3]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的言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4-15.
[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5.
[6]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8]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02).
[9] 毕研田.习近平青年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10] 王慧.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青年观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作者简介:汪敏林(1991- ),女,汉族,安徽铜陵人,现为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