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70例眼底黄斑部OCT体检分析
2019-11-29吴志标
吴志标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寿命的延长,人们对于自身健康保健的关注程度和对视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眼部疾病的防治及保健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眼底黄斑病变作为一类严重影响人们视功能的疾病,已成为全球致盲性眼病之一,中国40~70岁的中老年患者的黄斑病变发病率已超过15%[1],因此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早期发现眼底黄斑部病变,是防盲治盲的重要工作之一。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作为一种非接触性无创光学影像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尤其是眼底黄斑部疾病的临床筛查之中。对于一些常规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检查无法检出的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劈裂、视盘旁脉络膜空腔、色素上皮脱离(PED)等,OCT在黄斑中心凹采用镜头内注视点方法对受检者行水平及垂直径线扫描,对清晰度稳定的扫描成像进行观察分析[2],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眼科医生对眼底黄斑病变诊断水平。为了解人群眼底黄斑部疾病OCT筛查情况,为眼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O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具有完整眼科检查结果登记且行OCT检查的1 870例人群体检资料,男958例,女912例,年龄23~91岁,平均年龄(49.98±4.58)岁。
1.2 检查项目 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眼压、验光、眼科裂隙灯、眼底镜或(和)眼底照相检查、OCT检查。
1.3 研究方法 回顾性研究:查阅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健康档案,从我院体检中心数据库调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眼科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OCT检查者黄斑疾病种类及检出率(表1)1 870例中共检出眼底黄斑疾病患者509例,检出率为27.22%。
表1 OCT检查者黄斑疾病种类及检出率(n)
2.2 OCT检查者不同年龄段眼底黄斑疾病检出情况(表2) 对健康体检的资料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占59.70%,40~60岁年龄组占25.22%,21~39岁年龄组最少,占6.03%。
表2 OCT检查者不同年龄段眼底黄斑疾病检出情况
3 讨论
眼底视网膜黄斑部是人类视力最敏锐之处,一旦出现病变,如不能及时诊治,视功能将受到严重损害,甚至致盲,因此对眼底黄斑部疾病进行早期筛查尤为重要。临床上常用的眼底镜及眼底照相技术仅能提供二维的平面信息,虽然能发现相对常见的一些黄斑疾病,但是对于诸如视网膜劈裂和色素上皮脱离等黄斑深层病变很容易出现漏诊。OCT技术是近10年来新兴的一种新型非接触无创光学影像诊断技术,通过对眼透光组织做断层成像扫描,观察分析不同组织分布构成位置,得到二维或三维立体构成图[3],能直观清晰显现黄斑部各层病变的形态变化,使临床医生对视网膜黄斑部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大大提高。目前OCT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临床眼科疾病的筛查中,尤其是在有关眼底黄斑部疾病的筛查中诊断效果极为显著[4-5]。在眼科眼底病检测中,OCT认可度非常高,已经成为眼科常规检查项目,尤其是眼底黄斑部疾病的诊断标准[6]。
研究数据显示,用OCT对眼底黄斑部进行高清六线扫描,能快速准确地反映眼底情况;尤其是对眼底黄斑部病变的检测具有分辨率高、精准度强等特点[7]。本研究1 870例健康体检人群OCT筛查者中,发现509例眼底黄斑部异常,疾病检出率为27.22%。其中玻璃体后脱离、黄斑色素紊乱、玻璃膜疣、黄斑前膜等检出率位于几种眼科常见疾病的前4位,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玻璃体后脱离、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劈裂、黄斑裂孔、视盘旁脉络膜空腔检出者中,高度近视相关人群较多。据研究发现,应用OCT进行检查,高度近视眼出现的最常见的眼底病变为视网膜劈裂,然后依次是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内外节不完整、黄斑前膜、黄斑区布鲁氏膜缺损、RPE增生性瘢痕、CNV、玻璃体黄斑粘连及黄斑裂孔[8]。建议临床眼科医师应对高度近视眼患者行常规OCT检查[8],以减少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发生率,降低其致残率及致盲率也是防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此次回顾性研究中,屈光不正数据资料不全面,难以做出定量分析。以后的工作中,应结合屈光度数具体分析,进一步加强高度近视人群黄斑病变的早期筛查工作。临床应用中也发现,OCT检查在眼底黄斑部病变筛查过程中,具有速度快、无创伤、分辨率高及免散瞳等特点,易于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开展普及。OCT技术能够准确鉴别区分视神经、视网膜、眼底黄斑部等疾病,特别是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方面,尤为重要[9]。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卫生教育,积极倡导健康体检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及高度近视人群定期眼底黄斑部OCT检查,逐步建立眼底黄斑病变早期筛查的健康管理模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