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钛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9-11-29陈远华
陈远华
对于跟骨骨折患者而言,治疗旨在加快恢复跟骨结构与形态,缓解跟距损伤,避免骨折自然愈合而引发足部畸形的情况。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属于主要术式,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患者因切开复位会受到较大创伤,存在不够理想的恢复情况。因此,微创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2]。本文对可塑钛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3.1±4.1)岁;骨折根据Sandert进行分型:(两足外伤以较重一足评分)Ⅱ型31例,Ⅲ型40例,Ⅳ型9例。
实施手术前,告知患者可塑钛板、空心钉内固定各自优缺点,参考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每组40例。对照组:男31例,女9例;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20例,Ⅳ型4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Sanders分型Ⅱ型15例,Ⅲ型20例,Ⅳ型5例。两组患者在骨折分型、年龄、性别等方面,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上止血带。
对照组行可塑钛板固定,经跟骨跖跗窦横切口,长4~6 cm。切开皮层后解剖出腓骨长短肌腱和腓肠神经,牵开并妥善保护。切至跟骨外侧骨面,行骨膜下剥离,显露距下关节面;采用克氏针在骰骨、外踝以及距骨位置分别临时固定处理,朝下位置翻转关节面,尽量充分撬起后距下关节,恢复关节面至平整状态,恢复Bohler角约至30°。采取粗克氏针临时固定处理,以人工骨或取自体髂骨移植处理骨缺损位置,最后在骨外壁侧紧贴可塑钛合金钢板,固定处理。
观察组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于跟骨结节处垂直骨面置入4.0 mm克氏针。两名助手分别反向牵引前足和克氏针,纠正短缩和内翻。于跟腱止点下方两侧,由后向前各置入一枚2.0 mm克氏针至塌陷的距下关节面骨块下方,经撬拨复位塌陷的关节面。术者双手在跟骨内外侧挤压,恢复跟骨宽度。常规在透视下进行闭合复位。患者若表现出理想复位情况,在跟骨体分别置入两枚斯氏针并临时固定处理。患者复位情况若不理想,需增加外侧小切口,显露跟骨外侧壁于距下关节面,再次复位处理,满意后临时固定。最后,通过C臂X线机透视检查,保障理想复位状态后,由外至内于跟骨的跟距关节面下将3~4枚HB松质骨螺钉打入;将1~2枚直径6.5 mm空心钛松质骨钉自跟骨结节至跟骨内侧载距突打入,拔出临时固定针,结合骨缺损情况酌情植骨之后,缝合切口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等情况,术后结合侧围X线检查情况测量两组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并测量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踝关节活动范围。
借助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对两组患者术后本年踝-后足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AOFAS评分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疼痛40分、功能50分、对线10分,满分100分,分值90~100分为恢复优,分值75~89分为恢复良,分值50~74分为恢复可,分值低于50分为恢复差,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踝-后足功能恢复优良率。
术后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出血、皮肤坏死、肌腱炎等并发症情况,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s)和率表示,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踝关节活动范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表2) 对照组优良率为80.0%,观察组优良率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手术时间/min 骨折愈合时间/周 Bohler角/(°) Gissane角/(°) 踝关节活动范围/(°)66.72±15.33 12.48±2.89 34.90±9.07 128.15±8.14 62.91±4.57 41.49±10.51 11.85±3.53 37.62±8.22 126.62±6.49 63.28±6.08<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值例数40 40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出血、皮肤坏死、肌腱炎等并发症,两种手术治疗方案安全有效,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3 讨论
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多以可塑钛板内固定方法为主,总体疗效较为理想,但手术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有待提升[3-5]。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创口小,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可保持骨折部位血运,降低感染发生率,仅需小切口即可完成跟骨骨折关节位置的准确复检,具有理想的术后满意效果,能有效保留患者后踝功能[6-8]。应用空心钉能够强化骨折断端间的强度,稳固固定,帮助患者提早实施足踝功能早期训练。加之空心钉对骨折创面损伤小、感染发生率低、确保骨折位置血运等,尤其是小切口有助于复位跟距关节面,能对较大碎骨片进行固定,术后能使患者跟距关节面疼痛感有效缓解,能将患者足踝能力良好保留[9-10]。
本文研究中,针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案,结果显示采取空心钉内固定的观察组患者比采取可塑钛板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术后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且手术时间短,这说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作为微创治疗患者手术耗时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患者术后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情况更满意。
综上所述,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更有利于患者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