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的税务筹划

2019-11-29崔莉莉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3期
关键词:税额筹划外贸

崔莉莉

(广州庆捷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前言

外贸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我国外贸经济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且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和运营,中小型企业在外贸经济发展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中小型企业外贸经济发展而言,科学控制退税是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能力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针对探讨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的税务筹划研究,其意义在于以现有外贸经济发展为前提,将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筹划核算依据明确,然后落实退税筹划方式,提升中小企业退税筹划能力。

一、不同出口模式下的退税核算依据

在中小型企业外贸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出口模式构建,使得外贸经济出口贸易发展形势出现了差异。且在当前我国外贸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外贸经济发展中的税务管理方式在不断转变,相应的外贸经济发展水平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1-3]。以现有外贸经济发展为例,中小型企业在出口过程中,由于出口国家的关税比例在不断提升,相应的税务筹划压力也伴随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出现。2002年我国出台了外贸经济发展货物退税抵消办法,通过外贸出口税务退税方式改进,实现了对我国出口贸易税务筹划改革,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税务筹划工作实施奠定了基础。

对于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经济发展而言,退税核算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不同出口模式下中小型企业退税核算依据进行了分析:

(一)生产当期应纳税额计算,结合出口贸易发展形势,对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纳税计算归纳如下:

当期应纳税额=销售货物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其中,进出口贸易发展中,当期免抵退税额应该与货物出口价格和外汇税率相关,且在税务退税计算过程中,应该对免税进购原材料的价格分析,从而控制进出口货物退税率。

(二)当期免抵退税额计算,以中小型企业出口货物离岸价格为基础,将外汇汇率和出口退税率及免抵退税额减额去掉,然后才能计算税务退税金额,用于支撑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额。

(三)当期应退税额计算,结合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发展规模,将档期啊免抵退税金额和退税额计算明确。然后对当期免抵退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计算,找到应退税额之间的差值,从而为退税抵退税额控制提供帮助。

(四)当期免抵退税额计算,以中小型企业当期抵退税额计算为标准,结合免抵退税额计算方式,确定外汇汇率和退税税率,从而抵消退税金额,用于计算企业退税成本。

(五)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退税核算,由于在外贸出口过程中,中小型企业的规模不同,使得出口货物在流通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而在这种背景下的退税筹划管理中,应该将应退税额和商品购进金额及退税率的核算值做出计算,从而用于支付应退税额。

二、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筹划

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筹划管理过程中,由于出口国家的政策不同,使得出口退税筹划出现了差异。在外贸企业的出口流通过程中,采用的是“免抵退”和“先征后退”政策[4-6]。通过不同的征税方式控制,对出口企业的税务征收工作落实。而这个过程中,由于出口企业的自身规模和出口企业的自身退税筹划影响,就会造成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筹划方式和筹划质量差异出现。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筹划过程中,需要从自营出口和代理出口两种方式进行退税筹划分析。

首先,自营出口,是以中小型企业为直接纳税人的企业退税筹划方式。例如,某企业采用自营出口原则,在2018年12月份出口塑料制衣服202020件,出口售价为35美元/件,折合人民币大约是210元/件,总共价值为4242.42万元。当期货物退税率为13%,生产成本为2000万,进项税额为850万元。所以该企业进出口退税方式如下:

当期免抵退税额=4242.42×(17%-13%)=1696.96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0-(850-1696.968)=-846.96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4242.42×13%=551.51万元

应纳税额=551.5146×(7%+3%)=55.14万元

企业利润=出口售价-原材料价格-当期免抵退税-应纳税额=4242.42-2000-1696.96-55.14=490.32万元

其次,代理出口,以中小型企业生产运营为基础,将所得产品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其企业退税筹划方式如下:

生产企业:

当期应纳税额=4242.42÷1.17×17%-850=-233.58万元

应缴纳税额=-233.58×(7%+3%)=23.35万元

企业生产利润=4242.42-2000-23.358=2219.06万元

外贸企业:

当期免抵退税=4242.42÷1.17×(17%-13%)=1985.67

当期应退税=4242.42÷1.17×13%=471.38万元

最后,中小型企业在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采用自营结合代理模式,其对应的企业退税筹划如下:

生产企业:

当期免抵退税=0.5×4242.42×(17%-13%)=848.48万元

当期纳税金额=0.5×4242.42÷1.17×17%-(850-848.48)-0=306.69万元

外贸企业:

当期免抵退税=0.5×4242.42÷1.17×(17%-13%)=1633.33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0.5×4242.42÷1.17×13%=235.69万元

通过以上三种不同出口方式分析发现,中小型企业在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由于采用的出口贸易模式不同,其对应的退税筹划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针对于此,中小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出口贸易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出口贸易方式,从而提升出口贸易退税筹划管理能力,为企业效益提升提供帮助。

三、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原因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后发现,在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由于出口贸易发展中的模式选择不同,其对应的退税补贴享受也是不同的[7]。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退税依据不同引起了退税筹划的不同退税方式出现,对退税筹划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中小型企业在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对于退税筹划的制定和实施应该以进出口贸易运营模式选择为前提,科学改进出口贸易模式,从而提升出口退税筹划能力,为企业经营利益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企业出口退税筹划过程中,需要明确税务退税核算依据,并且需要科学的界定税务筹划核算方式。同时在现有企业出口研究过程中,将中小企业出口税务筹划流程分析,将不同模式下的退税情况做出界定,从而控制中小型企业退税筹划工作实施。在退税筹划对策实施上,应该以不同的经营方式转变为基础,建立代理出口机制,提升退税筹划能力,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

猜你喜欢

税额筹划外贸
两栖“大拿”跑外贸
●纳税人在办理留抵退税期间,如何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2019年4月1日以后新设立的纳税人,如何计算增量留抵税额?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环境保护税,哪些省份税额标准高?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