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2019-11-28林虹

学前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幼儿园资源幼儿

林虹

[摘 要] 地方文化是重要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可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幼儿的生命体验,同时有助于培养具有本土意识的个体,促进本土社会的内在发展。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应以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依据,充分考虑地方文化对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适宜性。幼儿园可以通过建立基于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库来丰富幼儿园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再创与开发来拓展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和时空范畴,同时要注重幼儿园、家庭与社区的三方协同。

[关键词] 地方文化;幼儿园课程;课程开发

课程与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不同文化与课程的结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加宽阔和崭新的环境。[1]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以幼儿的生活和生命为基本前提,强调幼儿生活的整合性亦即强调的是幼儿学习的经验性与本土文化性。[2]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一直经受文化品性缺失的困扰,表现出过度的西方化和城市化,从而使得课程本身难以从文化的高度承担起提升幼儿生命学习质量的重任。[3]同时也因为课程实践的复杂性,宏大叙事的课程改革往往面临边缘失语等困境,致使教育质量的提升难以得到有效回应。[4]地方性文化的缺失推动了幼儿园课程对本土文化的重视与吸纳,地方性知识或地方性文化也成了提高幼儿认识能力的重要载体,幼儿可以从对地方性文化的吸纳中来建立关于自我的适当的意识、态度、信念和能力。[5]地方文化反映了生活在特定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信仰,[6]加强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可以促进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7]进而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和人文性发展。[8]以南京为中心所形成的金陵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历史性和本土性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将其纳入幼儿园课程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及其文化品性的塑造和形成。

一、地方文化在幼儿园课程建构中的价值

地方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地方性,即它是隶属于一定的区域和地理范围的文化;二是民间性,即它是根植于民间土壤,是劳动人民生产创造的结晶。亦即地方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形成的具有区域特点的文化形态,它体现了该区域内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生产与生活形态。对于生活在一定文化形态下的个体来说,他首先必须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他也是在这样一种风俗中塑造着他自己的经验与行为,地方文化的习惯和信仰也就成为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习惯和信仰。[9]这也就是说,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价值,一是地方文化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的学习发展成为一种更具文化性和目的性的活动;二是提升了幼儿的生命体验,它可使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感悟和领会生命存在的文化意义。

本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从本土知识和内在发展的角度重建学校与本土社会的关系,其基本旨趣是培养具有本土意識、信念和能力的新型人才,以及促进本土社会的内在发展。[10]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国家,各种不同的文化以其深厚的生命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11]地方文化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了亲缘性成长条件,这

种教育影响可以突破幼儿园的时空范围而延伸至幼儿的家庭和社会公共生活,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丰富幼儿园的课程体系,进而提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以南京为主体所形成的金陵文化,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传承,还彰显了崭新的时代活力,将金陵文化整合进幼儿园课程既让幼儿建立起了自身成长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天然联系,又让幼儿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视角去面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金陵文化既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了场域,又为幼儿园课程的革新提供了动力,使幼儿发展、文化传承和幼儿园教育三者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现代教学已经跳出填鸭式和杯桶式教学的框框,不断走向开放和人本。[12]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也应该体现和尊重学习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并且充分考虑文化的适宜性,使地方文化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建构起有机的内在联系。因此,地方文化与课程的整合首先要以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为依据,地方文化应该着眼和服务于幼儿的整全发展。幼儿对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且勇于冒险,只有把握了幼儿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幼儿的学习往往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具有体验性、开放性和以兴趣为导向等特征,地方文化与课程的整合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一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具有体验性。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主要是具象思维,他们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接触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与特征。具象思维下的学习往往倚赖幼儿调动自身不同的感觉器官去认识所接触的事物,且这种学习往往并不具有明确的目的,而是让幼儿获得一种感知和体验层面的经验。幼儿的学习具有开放性。相对于成年人比较有针对性的学习,幼儿学习的范围较广,他们的学习是通过身心各成分有机交织在一起而在整体上发挥功能。幼儿对不同的事物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是指向整个世界,他们总是努力把整个世界的东西都搞懂。幼儿学习的这种开放性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必然要求,它既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动力,又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幼儿的学习以兴趣为主导。任何类型的学习如果有兴趣为先导,那么就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杜威曾指出,兴趣是任何有目的的经验中各种事物的动力,承认兴趣在有教育意义的发展中的能动地位,其价值在于使我们能考虑每一个儿童的特殊能力、需要和爱好。[13]也正是因为幼儿的学习活动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且他们对学习缺乏相应的自控力,维系他们学习持续性的主要因素就是他们对学习探究活动的兴趣。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情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和记忆深刻。

其次,要考虑地方文化在幼儿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适宜性。地方文化进入幼儿园课程要符合一定的目的,是要经过筛选甚至是改造的。南京地区存在大量的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载体以及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表现形态,这为幼儿课程建构与实践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但地方文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复杂性的文化综合体,并非所有的文化表现形式都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将其纳入幼儿园课程之前,必须对地方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和加工。被选中和加工的地方文化必须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既要体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性,又要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要使地方文化课程成为指向幼儿发展又基于幼儿发展需求的优质课程。与此同时,地方文化与课程的整合还需要考虑地方文化的安全性,这里的安全性既包括文化本身是具备一定安全阈值的,又涵盖实施本土文化课程的时空是安全的,且这种安全要同时考虑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方面。

再次,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还需要考虑地方文化的生活性和趣味性。玩乐是儿童的天性,幼儿也是通过玩乐进行学习,所以将地方文化整合进幼儿园课程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地方文化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在考虑了地方文化的教育性和安全性之后,幼儿园要精心选择那些具有儿童性和生活性的地方文化,要使其尽量靠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由于不同年龄和不同生活环境的幼儿所具备的生活经验水平不同,其认知和接受能力也不同,幼儿园要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通过构建层次性的地方文化课程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要。

三、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基于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库,丰富幼儿园课程体系及其内容

基于地方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是通过充分考虑地方文化中的各项文化因素以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并通过一定的筛选和加工来构建的。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库是一种资源的集合,容易被幼儿园教师直接应用到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南京是一个风格独特且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基于其所建构的金陵文化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在资源库的内容建设上,南京丰富的城市文化为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风物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不同形态的资源。风物资源主要是指具有特定形态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名胜古迹等文化资源,还包括美食、节日习俗等资源。信息资源主要是指以数字化形态来呈现地方文化的相关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南京各文化机构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它们可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让幼儿去了解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园之外的各类文化的实际传承人和实践者,如幼儿家长、非遗传人、博物馆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园林技术人员等。

在资源库的建设程序上,主要包括资源收集、资源评估、资源利用等环节。资源收集主要是要从区域距离、文化价值和资源类型等维度去对金陵文化进行梳理和分类,从而进一步彰显这一地方文化的文化线索。资源评估则是指教师通过对各类文化资源的勘察、体验和比较来挖掘不同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并对不同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进行评估,力求使其能最大程度地符合幼儿的发展目标。资源利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对不同文化资源的具体经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文化来开展项目探究,以主题的方式促进地方文化在课程实践中的应用。

(二)注重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再创与开发,拓展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时空范畴

基于地方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不单指向对本土文化的纯粹利用,还要注重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再创与开发。[14]对金陵文化中诸如雨花石、苏绣、空竹等不同的文化载体,幼儿园可以本着充分引进与利用的原则,首先将其作为教材来使用,可以通过物品的展示来让幼儿感知具体的地方文化。其次可以向幼儿讲解产品和文化背后的故事,丰富幼儿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幼儿表达对不同文化形态的感受,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审美能力。再次可以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议,寻找其与金陵文化的连接点,并尝试以渗透或替换的方式对既定课程内容进行改造,从而使含有金陵文化的幼儿园课程更具情境性和开放性。[15]对地方文化的再创和开发可以使得地方文化的教育和文化意蕴得到更好的呈现,可以进一步拓展其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范畴和层次,从而增进幼儿学习的水平和质量。

此外,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一种宽泛的教育形式表达,它不仅需要幼儿园对地方文化有充分的吸纳和认知,还需要幼兒园与家庭、社区进行密切合作,通过三方协作的方式来共同开发金陵文化这一地方文化资源。不同的主体所占有的文化资源及其拥有水平是不同的,他们在时空上也具有不同的便利程度,通过不同主体的协作就是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地方文化的文化本质得到最真实的呈现,且保障这种文化本质和文化功能能够以最为适宜和有效的方式进入幼儿园课程范畴,使其成为促进幼儿学习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周智慧.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1.

[2]张斌,虞永平.基本立场的回归与内在本质的高扬: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观念的流变[J].学前教育研究,2019(1):3-8.

[3]左瑞勇,杨晓萍.在文化哲学视域下重新审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10(9):31-35.

[4]杜继纲,蔡冠宇,和卓琳,等.从编制到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J].学前教育研究,2019(3):21-30.

[5]陈艳宇.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2.

[6]张涛.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的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2(24):58-59+61.

[7]宗颖.基于儿童体验的幼儿园园本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18(10):67-69.

[8]李培蓉.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8:1.

[9]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5.

[10]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8-359.

[11]陈萍.地方文化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2(7):39-41.

[12]袁爱玲.尊重幼儿学习特点,让教学更有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6):9-10.

[1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8.

[14]蒋雅俊.改革开放四十年学前教育政策中的儿童观变迁[J].学前教育研究,2019(3):12-20.

[15]孙立明.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5(1):70-72.

猜你喜欢

幼儿园资源幼儿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爱“上”幼儿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