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1-28孙小迎肖守柏
孙小迎 肖守柏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校创新创业的改革指引了方向,加速了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文章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结合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实际,以南昌工学院为例,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及现状、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实施意见及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5〕36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5〕49号),统筹推进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而且有利于民办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文章基于南昌工学院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际,重点对应用型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进行探索。
一、当前创新创业工作的总体情况
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 促进社会流动和公平正义、万众创业 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号召的战略背景下,高校、企业、个人都积极响应,尤其是高校为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大体上从2015年下半年起先后均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在三年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搭建双创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讲座、报告等系列活动,对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进行培训指导等方式,鼓励了一大批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当代大学生见识广博、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敢于创新、注重效益、激情四射,是高校创新创业的主要践行者和参与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南昌工学院根据自身办学特点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制订了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定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专题会议,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体制建设,逐步明确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实验实训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南昌工学院在制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时,严格贯彻落实(国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国发〔2015〕32号),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教学单位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综合素质平台,严格执行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在整个培养计划中占4个学分,96个学时,要求各专业必修,明确要求第1-6个学期开设完成。
(二)强化基地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在强化基地建设方面,南昌工学院充分发挥其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的灵活性,积极寻求校外资源。比如我校与南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作,获批成立了南昌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南昌工学院站)。自2015年11月以来,经学生申报,各二级学院审批,全校共有42个创新创业工作室通过“创改办”评审,其中26个创新创工作室已安排入驻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17年以来,我校获批了南昌市洪城众创2.0、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等“双创”基地。
(三)注重学习培训,指导学生投身创新创业赛事
相比其他院校而言,南昌工学院尤为注重学习培训,开展了创新创业方面的系列讲座和培训,邀请了优秀创业校友、众创空间导师对广大创新创业学生指导实践培训,组织开展了创新创业大讲坛、创业沙龙、大学生创业公开课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在江西省第二届大学生创业公开课总决赛上南昌工学院的“趣驾考”取得了铜奖的好成绩,“趣驾考”和“互联网+手绘明信片”在“洪城之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2018年在第十一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的成绩,在第四届“科创杯”中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等。
(四)加强宣传力度,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南昌工学院在积极教育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外,还十分重视宣传力度和信息平台建设。对学校、学院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时动态进行报道,让广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及各二级学院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且每月定期编写创新创业工作简报,营造了学校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五)强化队伍建设,增强创新创业指导的实效性
不断完善学校创业导师库建设,制定大学生创业导师遴选和管理制度。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并从企业、众创空间等邀请校外专家担任创业导师,并为大学生开展创业讲座、创业沙龙等交流活动,指导大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六)整合校内资源,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2018年10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采取“3+1”培养模式:学生前3年在各学院完成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及相关实践活动,第4年筛选出已经在创业或者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入创新创业学院接受更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再进入创业基地,在创业导师指导下开展相关创业实践,并以创业实践或者创业项目代替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重点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四)加强场地管理,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针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特点,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使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不拘泥于某一种方式。学校应从资金、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扶持、优惠等。创业孵化基地内既可以进行模拟创业,也可以进行真实创业。因此,学校应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场地的建设与管理。在现有实验实训中心平台基础上明确哪些场地真正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加大创新创业场地面积;或是重新开辟建设一个场地。
(五)增加人力保障,确保“双创”工作有力推进
通过调研了解,众多高校成立了创业学院或创业指导中心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具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针对现阶段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专职人员少,学历、职称总体偏低的现状,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大专职人员遴选补充力度。
(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保障“双创”实践
将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纳入到学校财务预算,并建立创新创业专项经费,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正常运行,设立专项课题和创新创业奖学金的方式鼓励教师、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教学、科研中,激励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凝练升华,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校本教材,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提供参考。
(七)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创新创业长效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构建产教深度融合育人体系,通过引入、共建、融合、委托、互动、订单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各二级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探索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共建特色专业、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定制班、校企共建合作订单班、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校企共建校内实践基地、校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平台等九个方面探索实践产教深度融合,同时与企业建立紧密型的战略联盟,形成学生、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当前,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形式已基本实现了课内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兼容并举,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总体而言,与本科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创业长效机制的建立环节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趙广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17):201.
[2] 王佳佳.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8,5(32):142-144.
[3] 周琳,陈旭,张净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理论实践,2016(12):67-70.
[4] 张磊.基于导师责任制下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5):115-117.
基金项目:文章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JG-1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