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传统游戏的继承与创新探究
2019-11-28蔡海燕
蔡海燕
(江苏省启东市东海幼儿园,江苏 启东 226200)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了“认识发生论”的观点,他认为认知来源于动作,而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主观通过动作完成对客观的适应。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儿童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丰富的实践,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传统游戏进行继承与创新,以适应教育需要。创新后的游戏要符合现代儿童的发展特点,除了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外,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发散思维,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结合图片讲故事
讲故事是传统的幼儿游戏,以前的形式大多是教师讲,幼儿听,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将其改变为看图讲故事,让幼儿结合图片自己进行讲述。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幼儿语言、语感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这一方法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让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段的故事并准备好相应的图片,让幼儿看见图片时能联想到生活场景,进而可以用语言将内容表述出来。其次,选择的故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让幼儿可以在表述的过程中感悟和了解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幼儿优秀品质。在组织幼儿讲述时,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幼儿,给每个幼儿提供讲述的机会,让他们都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幼儿,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战胜自卑与怯懦,促进幼儿性格的转变。为了保障故事不偏离既定的主题,教师可以给出故事的主线,让幼儿围绕主线发挥。在不偏离主线的情况下,教师不要打断幼儿的讲述和想象,帮助幼儿认识和接纳个体思维之间的差异性。幼儿在完成看图说话的故事接龙后,教师可以让他们试着将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并布置任务,让他们回家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以调动幼儿讲述故事的积极性。
当幼儿能熟练地看图讲故事后,教师可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故事的创作,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向大家展现故事,并对幼儿提出相应的表情、动作、神态要求。
二、创意玩具七巧板
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游戏,它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时至今日仍被世界各地的小朋友所喜爱。它是由几块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组成的,可以拼出植物、动物、建筑物等多种事物,有东方魔方之称。将传统的儿童游戏创意七巧板应用于课堂,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进行创造,对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七巧板的玩法很多,传统的七巧板游戏往往是让幼儿在一定的主题下进行具体实物的创造。为了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与他人相处和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师可设置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利用多副七巧板完成相关意境的创设。例如,在某一节创意七巧板课上,教师可组织幼儿一起用七巧板展示春天。教师先让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眼中的春天,有的小朋友说春天可以放风筝,有的小朋友说春天有漂亮的花朵,还有的小朋友背诵了有关春天的诗句。幼儿交流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之后再鼓励幼儿说:“接下来就让我们用自己手中的七巧板,一起描绘心中的春天吧!”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可以深入其中进行指导。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将幼儿的作品还原到黑板上,让他们介绍自己拼出来的意象。七巧板游戏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还能让幼儿的思维进行碰撞,从而产生新的创意。这样,还很有可能在无意识的相互影响下拓展出新的思路,为幼儿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
幼儿小组活动很容易出现争议,教师要耐心引导,教会幼儿如何分享,如何在与别人意见产生分歧时,采用合理的办法解决,这对幼儿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请从不同角度说
“请从不同角度说”是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语言类小游戏,在这个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先说出一些物品的名称,然后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描述,并强调说的速度和答案的多样化。这一过程能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发散幼儿思维,让他们的行动变得更加迅速,思考的角度更加多样。此外,在游戏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这个游戏是锻炼幼儿反应速度与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它的难度可以随着幼儿能力的增长而不断加大。在进行这个游戏前,教师要先组织幼儿列举一些物品,如生活中常见的桌子、椅子、菜刀、电视,等等。然后让幼儿找出他们的不同,如桌子和椅子,一个可以放置东西,一个可以坐着;一个是大的,一个是小的;一个是高的,一个是矮的。教师可要求幼儿快速反应,积极发言,说得越多越好。在幼儿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只要不过于牵强,就要尊重幼儿的观点。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是经常会遇到思维梗塞、表达不出的情况。这时,教师可给予适当提示,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实现游戏目标。
幼儿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更不能长久保持,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与幼儿积极互动,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游戏保持长久的兴趣。
四、变废为宝小能手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环保意识应从娃娃抓起。为此,教师可引导幼儿开展变废为宝的游戏,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变成手工课的材料,如报纸、易拉罐、塑料瓶、纸盒等等。动手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的发育情况,让幼儿勤于动手,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幼儿大脑发育。
为培养幼儿绿色环保意识,让他们感受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可对原来的手工课进行创新。生活中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很多,教师可让幼儿进行收集,然后拿到课堂中使用。实践表明,爱好趋于中性的幼儿,往往在气质与能力上更加突出。所以在手工课的设置上,既要有偏向于女孩子的裁剪、缝纫、编织,又可有男孩子喜欢的模型制作等。以手工课为例,教师可组织幼儿和家长进行互动,先让幼儿带来家里的旧衣物,接下来展示一些成功的废物利用的案例,让家长和孩子在参照案例、但不局限案例的情况下进行创作。下课时,有的家长和孩子将旧衣物变成可以使用的围裙,有的家长和孩子为桌椅穿上了“袜子”,有的家长和孩子制作出卡通摆件等。亲子互动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也让家长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
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习过程也是家长的成长过程。家长如果能与孩子实现有效沟通,在满足孩子生活需要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关爱、安全等多方面的心理需要,就能有效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之,在玩中学的教育方法,符合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索。传统游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师应与时俱进,使游戏适应时代发展,为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