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受众理论的汉语线上学习情况调研分析
2019-11-28钱西雯臧晓雨
钱西雯,臧晓雨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引发了一场新媒体技术革命。目前,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线上学习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大批数量可观的汉语学习网站和手机软件应运而生,有效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的发展。
对于所有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言,汉语学习网站和手机软件无疑是最重要的汉语学习辅助工具,使用网站和手机软件进行汉语学习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汉语线上学习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较多,不能完全满足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文章基于传播学的受众理论,从受众的构成、群体特征、个人使用动机及反馈机制四个方面对汉语线上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促使汉语线上学习平台增强受众意识,选择更为有效的传播策略,多方面满足使用者的学习需求。
一、汉语线上学习的受众构成
在传播学中,“受众是指传播活动的对象,与传播者共同构成了传播过程的两极。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传播过程的参与者、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汉语线上学习的受众,即指接受汉语线上学习这一传播活动的所有对象。也就是说,汉语线上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受众,是所有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
1.受众定位
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范围广泛,他们无论是所处的外在客观学习环境,还是自身的学习目的都存在着各种差异。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选取南通大学印度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在留学生国籍统计中,印度留学生占全部留学生的56%,另外,南通大学印度留学生数量一直在稳定上升。因此,以他们为例进行研究,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次调查的120位印度留学生就读于南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他们通过2年~3年的汉语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南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采用六年学制,包括五年的专业课学习和一年的专业实习。第一学年至第四学年,学校开设基础汉语课程以满足留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第五学年开设紧扣专业知识的汉语课程,为留学生提供较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2.受众调查
为深入了解留学生汉语线上学习的使用动机、需求、目的和使用效果,本调查设计了“汉语线上学习情况调查(Survey on Chinese Online Learning)”(中英版),调查内容包括学习者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反馈建议三部分。基本信息涉及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当前汉语水平等问题;使用情况分为网站和APP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涉及常用网站及APP的名称、使用目的等情况;反馈建议则包含学习者对线上学习资源的使用感受及建议。
本调查共分发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20份,有效样本量为118个,样本有效率为98.3%。参与问卷调查的118名印度留学生均有手机与电脑等设备,具备使用汉语线上学习资源的客观条件。
二、汉语线上学习的受众特征
受众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必然会在行动时受到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的影响。群体里的成员会不断地影响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相互影响的传播模式,形成良性群体网络。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看作一个群体,来往频繁、关系密切的同一个国家的学生圈或朋友圈又可以看作一个群体,群体的共性会影响汉语线上学习平台在群体成员中的普及程度。本调查通过线上调查和线下采访,了解了留学生使用汉语线上平台的接触渠道和班级推广等基本情况,总结出以下两种受众群体的特征。
1.汉语线上学习者拥有共同目标
受众对于其所在的群体拥有认同感、归属感,群体的价值和力量在于所有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接受异国的文化教育需要一个过程,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既拥有共同的学习目标,也更倾向于信任相同国籍学习者的帮助。在一个班级中,留学生们为了达到汉语学习目标,在完成学校基本的汉语课程以外,大多数人会尝试使用汉语线上平台作为辅助课堂学习的工具,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学习能力。
2.汉语线上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
受众在群体中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以获得认可和接纳,且群体会对个体的态度与行为造成影响,从而引起传播环境的改变。在汉语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充分利用从众心理(或称作遵从性心理)的积极作用。在一个班级中,热衷于尝试新观念的留学生会不断向同学们分享汉语线上学习平台,班内同学随之互相推荐各自满意的汉语线上平台,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对群体共有的汉语学习资源进行有效补充。早期使用者和后续跟随者的不断推广,可以带动班内滞后者使用汉语线上学习平台,从而形成一个环形的扩散传播链条,唤醒更多潜在的受众,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汉语线上学习受众的个人使用动机
英国学者麦奎尔认为,“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加以解释”。研究媒介对受众产生的效果和具体功能,首先要了解受众的使用动机和期待程度。一般而言,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主要有三个:第一,获取信息,了解外部世界。第二,娱乐消遣,满足精神和情感的需求。第三,获取知识。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能使人们非常便利地利用传播媒介接受教育。将这一理论引用在汉语线上学习领域,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汉语线上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动机是获取知识。
1.受众的选择性接触
从媒介选择上来讲,受众一般喜欢接触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媒介,具体体现在受众会自由选择使用何种媒介以及接收媒介上的何种信息。
根据统计,南通大学印度留学生使用的APP主要有Hanping Chinese Lite、谷歌翻译、百度翻译、Pleco、Papago、多邻国、Hello Chinese。其中,Hanping Chinese Lite和Pleco是词典类软件,谷歌翻译、百度翻译和Papago是翻译类软件,这两类软件的使用人数最多,而教学类软件多邻国和Hello Chinese的使用人数则最少。可见,学习者在汉语学习平台上主要使用翻译功能,忽视了对教学类软件的使用。另外,由于学习网站与手机客户端不兼容、电脑携带不便等问题,留学生很少选择使用网站进行汉语学习,这使得大量优质网络学习平台与受众形成断层。显然,留学生更喜欢使用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易于操作、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手机,这已经成为这一群体汉语线上学习的一大趋势。因此,手机APP的汉语教学开发设计应该得到重视和改良,充分发挥其优势。
2.受众的动态性需求
正如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所述,“受众是基于自己的选择和需求主动从媒体上获取信息的,随着以互联网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受众的个人主动性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和发展”。在汉语线上学习的过程中,这体现为学习者的内容需求与形式需求。
(1)内容需求方面:在调查问卷“您最希望学到什么内容”一题中,有50.85%的留学生选择“汉字”,有49.15%的留学生选择“口语”,有36.44%的留学生选择“语法”,有30.51%的留学生选择“词语”。由此可见,大多数学习者想通过汉语线上平台获得汉字、口语、语法、词语等学习内容的练习,以弥补自己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短板。值得注意的是,占少数比例的学习者所选择的“听力”“阅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也是不可忽略的潜在需求。
(2)形式需求方面:在调查问卷“你希望线上学习资源具有以下哪些优点”一题中,大多数留学生除了需要丰富的学习内容、详细的学习指导以外,还需要线上学习平台提供趣味的学习形式、简洁明了的界面。可见,汉语线上学习资源虽然繁多,但内容较为枯燥、功能较为单一,且界面更新缓慢,不够美观,趣味性仍需加强,否则难以吸引学习者长期使用。
3.受众的使用满足
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是否有接触媒介的物质条件;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当身边的媒介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后,受众就会开始接触媒介,否则就会放弃媒介接触。
在调查问卷“放弃一款APP或学习网站的理由是什么”一题中,有35.59%的留学生认为其“学习效果不如传统课堂”,有33.05%的留学生认为其“互动性较差”,有26.27%的留学生认为其“功能不全”,有25.42%的留学生认为其“娱乐性大于知识性”。由此可见,线上学习平台如果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教学形式缺少互动性、设计过于陈旧和呆板、娱乐性过强,那么学习者的使用体验就会很差,进而放弃对该平台的使用。学习者期望通过汉语线上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能达到此目的,他们就会经常使用学习平台。如果达不到此目的,他们就会选择陆续放弃使用汉语线上学习平台。
四、汉语线上学习受众的反馈机制
在传播学领域,受众的反馈是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受众可以主动选择接触传播内容,通过媒介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反馈信息传递给传播者。传播者会根据受众的反馈修改传播内容,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而受众的反馈是影响传播过程的一大因素。在汉语线上学习过程中,传播者是平台方,受众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见与建议是两者之间的反馈信息,而这种反馈可以归为以下两类。
1.学习过程的反馈机制
据统计,在调查问卷“你希望通过哪种形式学习”一题中,有51.69%的留学生选择“社交平台的互动”,有44.07%的留学生选择“线上课程”。由此可见,在汉语线上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希望能够最大化模拟或还原传统课堂的反馈模式,将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回馈给学习平台,同时与其他学习者加强沟通,互相协助。
2.学习平台的反馈机制
在调查过程中,近三成的留学生曾因为“更新缓慢”“功能不全”“互动较差”等放弃对APP和学习网站的使用。可见,在汉语线上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学习者发现了不少问题,但是缺少反馈建议的渠道,平台方不能及时接收到学习者的建议,无法对软件和平台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改进、创新,从而导致部分使用者流失。
五、优化汉语线上学习的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受众的构成、群体特征、个人使用动机、反馈机制的情况分析,本研究尝试从受众角度提出相关优化汉语线上学习的路径选择。
1.配合受众的使用追求,提供趣味学习服务
在目前的“触屏时代”,学习者习惯使用携带方便、存储快速、互动性强的产品,因此,平台开发商应该重视手机APP线上汉语学习平台的开发与设计。根据受众的学习习惯,学习平台可以模拟现实学习氛围,构建群体学习网络。比如,学习平台可以设计“学习帮”“寻找同桌”等功能,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与拥有共同学习需求和目标的学习者进行交流与分享,互相激励,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再者,平台可以设置学分奖励榜单,学习者通过闯关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学分。通过积累学分,学习者可以不断更新自己在排行榜中的排名,从而产生成功感,提高汉语学习的积极性。
2.挖掘受众个性化的动态需求,发挥教育功能
汉语线上学习平台应该充分了解学习者的使用需求,对预期受众、现有受众、潜在受众尽可能进行线上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其真实需求。同时,汉语线上学习平台要发挥媒介的教育功能,总结传统课堂的系统性教学经验,并将其运用于平台的设计中,为学习者提供汉字、拼音、词汇和语法四方面的学习内容。平台可以针对汉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专项训练,添加声调练习、拼音认读、笔画练习、日常会话等功能,有效地完善现有汉语线上学习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知识需求。
3.重视受众的反馈建议,提升使用体验感
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比,线上学习的反馈性较差。一方面,平台方应改善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机制,提供线上课程,添加在线教师直播环节,让学生在线上课堂环境中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感。同时,平台方可以添加自动检测学习者每天学习情况的功能,并绘制出学习曲线,让学习者更加方便地把握学习进度,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平台方应当改善使用软件过程中的反馈机制,开设“星级评分”和“给我意见”等反馈通道,提高汉语线上学习平台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频率,设置24小时在线的智能客服,及时与用户进行沟通,将学习者对平台的使用反馈传达给平台开发商,开发商再根据反馈数据及时完善软件功能,从而让学习者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感,提高学习效率。
六、结语
在现有汉语线上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前人的研究大多是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将学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引入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中,探索新型的汉语教学模式。然而,学习者的需求是提高汉语学习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平台方只有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才能设计出实用性强、受欢迎的线上学习平台。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手机软件和网站平台的汉语线上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平台方应不断改进与完善汉语线上学习平台,满足学习者的使用需求,从而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