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诊护士在内科门诊应急事件处理中的作用

2019-11-27王晓红姜秀华姚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王晓红 姜秀华 姚丽

【摘 要】目的:探讨分诊护士在内科门诊应急事件处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54例内科门诊急诊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观察组实施分诊护士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分诊护士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内分诊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应急人员响应时间、完成分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诊护士在内科门诊应急事件处理中的作用显著,可缩短院内分诊时间、完成分流时间等,促使患者快速得到救治,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诊护士;内科门诊;应急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1

内科门诊患者病情复杂,且病情进展较快,发病突然,极易出现紧急事件[1]。分诊是指对来院急诊就诊病人进行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分科,同时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同时登记入册,时间一般应在2~5分钟内完成[2]。分诊护士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帮助,提高急诊工作效率,同时提升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分诊护士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54例内科门诊急诊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纳入标准:均为内科门诊患者;均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无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者。观察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37-60岁,平均(50.12±5.34)岁,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35-60岁,平均(50.19±5.87),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就诊干预,患者在门诊处挂号,根据就诊顺序等待就诊。观察组:实施分诊护士干预,具体为:分诊护士积极接待患者,观察患者情况,询问其是不适感情况,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初步判断,引导患者就诊。患者在等待检查或就诊的过程中,强化巡视工作,一旦发现面部发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情况,立即同时值班医生,给予吸氧,检测患者血液,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注葡萄糖或升压药等,同时安抚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消除恐惧感。如患者发生突然心脏骤停情况,立即将其就近移动至观察床上,与医师交替进行心脏复苏,给予吸氧干预,同时开通静脉通路,静点抢救药品。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内分诊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应急人员响应时间、完成分流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院内分诊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应急人员响应时间、完成分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分诊护士在内科门诊应急事件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合理处理干预[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内分诊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应急人员响应时间、完成分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证实分诊护士干预可加快抢救措施落实,提升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除此之外,还需强化以下几点,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转变服务观念,规范服务行为;强化语言沟通技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做好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提升专科护理水平[4]。通过分诊护士对患者进行分流,初步掌握患者病情,促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能够确保就诊秩序,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提升医院现象[5]。

综上所述,分诊护士在内科门诊应急事件处理中的作用显著,可缩短院内分诊时间、完成分流时间等,促使患者快速得到救治,值得推广。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选取样本较少,研究时间较短等,需进一步强化。

参考文献

王芝, 任国庆, 贾珏,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模式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6, 30(20):2505-2507.

谢咏湘, 李映兰, 石莲桂,等.急诊预检分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5):641-646.

董素萍.护理流程优化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0):149-151.

李学技,杜静.简单临床评分结合分诊标准在急诊重癥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8,36(6):457-458.

李晓艳, 李雪梅, 付艳玲,等.门诊导医分诊护士的角色定位及误区[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