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种植牙修复方式对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再生的影响

2019-11-27王迪杨文香于俊光阎雷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种植体

王迪 杨文香 于俊光 阎雷

【摘 要】目的:分析种植牙修复方式对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再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2只健康的实验成犬为研究对象,拔除所有下颌双侧第3、4前磨牙和双侧上颌第4切牙,觀察不同修复方式对种植体周围1mm的神经纤维密度。结果:种植后,三组实验动物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的数量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A组、B组、对照组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的数量依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和即刻负荷可有效促进种植体周围神经的再生,加速牙齿修复。

【关键词】种植牙;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再生

【中图分类号】R7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1

目前,牙体种植是临床上修复牙齿缺损的重要手段,亦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研究显示,不同的修复方式对种植体修复速度影响不同,选择何种修复方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比不同修复方式对6只成年Beagle犬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取得了不错的实验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取健康成年Beagle犬6只,年龄13~15个月,平均14.2±0.6月;体质量12~17 kg,平均15.1±1.4 kg其中雌、雄各占3只。术前均进行消炎处理,并拔除所有下颌双侧第3、4前磨牙和双侧上颌第4切牙,其中每只犬同侧前磨牙为1组,双侧上颌第4切牙为1组,即每只犬3组牙随机接受接受自然愈合(对照组)、即刻种植+即刻负荷(A组)、延期种植+延期负荷(B组)3组修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牙齿修复。

1.2 材料和设备 种植机(由我院提供)、吸唾器(由我院提供)、拔牙及缝合等手术器械(由我院提供)、种植体(德国口腔奥齿泰)、新洁尔灭(山东省德州安捷高科消毒制品有限公司)、1%-2%利多卡因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种植专用手术器械(台湾美佳境股份有限公司)、Accuitomo 17.0 CBCT、OLYMPUSDP7.0 数码相机、CTAnalyser等。

1.3 实验方法 固定Beagle犬后牙区,常规消毒、铺巾后,用1%-2%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拔牙区局部注射,使用牙龈分离器分离牙龈,横断牙周组织后,用砂片分开双侧下颌第三第四前磨牙近中颊沟并拔除牙齿。对照组拔除牙齿后,主要进行消炎处理(包括动物苏醒后按剂量肌注庆大霉素1周,同时口服阿莫西林1周),术后一周半流食后改为软食,进行自然愈合;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即刻种植+即刻负荷的修复方式进行修复,具体为:牙根拔除后,常规手术消毒,清理牙槽窝内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多次冲洗,逐级预备种植窝,同时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冷却,植入种植体,使前牙区=32mm 、L=12mm,后牙区=42mm、L=12mm,之后在种植体上方粘接修复体牙冠,消炎处理同前。B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期种植+延期负荷的修复方式进行修复,具体为:自然愈合8周后,用1-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手术部位,采用“H”切口暴露翻瓣,并充分清理牙槽窝内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多次冲洗,逐级预备种植窝,同时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冷却,植入种植体,使前牙区=32mm 、L=12mm,后牙区=42mm、L=12mm,并于术后12周在种植体上方粘接修复体牙冠,消炎处理同前。术后16周处死6只Beagle犬,收集骨标本并制作切片,常规HE染色后,通过Pannoramic Viewer软件1mm骨切片中有髓鞘神经纤维的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平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LSD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动物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数目比较种植前,三组实验动物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三组实验动物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的数量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A组实验动物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的数量最多,其次为B组,对照组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内神经纤维通常分为以下三种[1,2]:①无髓的交感神经纤维,主要位于血管周围,可促进血管收缩,在控制血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②有髓交感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骨髓、血管周围,在感知机械刺激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③骨髓内的无髓神经纤维,推测与造血功能的调节有关。研究显示[3],口腔种植体的成功与否,除了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结合情况外,还与骨内神经、尤其是有髓交感神经纤维再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常规牙修复是在拔牙后半年至一年内进行种植体的植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炎症的发生。然后期种植体植入时,因牙槽突的消化、吸收导致种植时骨量匮乏,同时会导致牙龈萎缩,从而影响种植体的神经再生和美观[4,5]。即刻种植突破了传统种植体植入的时机,将拔牙、种植体植入紧密衔接,不但缩短了手术周期,同时简化了手术步骤,有效的保留了骨组织的数量和牙龈的自然形态,促进神经的再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修复方式对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次为延期种植+延期负重修复方式,自然愈合组的神经纤维再生最差,提示植入越早、负荷越早,种植体植入成功率越大,国内也有相类似的报道。

综上所述,早期植入种植体和粘接修复体牙冠,有利于促进种植体周围神经的再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陈昊,曹直.牙种植应用骨膜骨粉对植体周神经纤维保护作用机制及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0):2064-2067

曾晓华,蔡巧玲,宫苹.犬牙周膜中神经纤维的形态特点及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6,34(5):459-462

喬士冲,吕晓飞,庄龙飞,等牙种植体周围骨内神经感受功能的初步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11,20(2):119-124

买布拜木·买买提依明,木合塔尔·霍加,白尔娜·吾守尔口腔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临床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5,31(6):606-608

于博涵,王佐林.口腔种植体骨性结合界面的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23(2):145-150。

猜你喜欢

种植体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超短种植体在萎缩后牙区的临床研究进展*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短种植体(≤6 mm)的临床应用与并发症
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β,IL-6,IL-8的研究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