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2019-11-27许彦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临床带教应用

许彦

【摘 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为眼科护理临床带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在我院实习的64名护理专业学生随即将其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32人,实验1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2组在此基础上展开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同学的学习效果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2组学生的最高分及平均分均高于实验1组。经统计学处理,t值为9.6688。实验1组对带教工作总满意度为75%;实验2组对带教工作总满意度为93.75%。实验2组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验1组。经统计学处理x2为4.10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品管圈活动,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应用

【中图分类号】R1 9 7 . 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1

临床实习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最后学习阶段,是由理论知识向实际操作延伸的一个阶段[1]。品管圈活动指的是工作性质、工作场所相同的人为了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自发地组建小组,应用品管统计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工作绩效。基于此,我院为了提高护理教学的教学成果及治疗,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就我院64名护理实习生为例进行实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眼科护理临床实习的64名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将其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32人。实验1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2组在此基础之上,成立品管圈小组。两组实验对象的性别、学习成绩、上课时长、所学课程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实验1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2组在临床带教中展开品管圈活动。

1.2.1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将实验2组32名成员随机分成4个小组,每组8人,票选出1名圈长。圈长的主要职责是与带教教师沟通,反应同学们的疑问、意见等[2]。由4名经验丰富的眼科护理人员人带教教师,眼科总带教为总圈长。至此品管圈活动小组建成。

1.2.2 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 在常规的课程结束后,预留时间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制定活动计划书[3]。在实际操作练习中,小组成员要互帮互助,关心彼此的学习情况。经组内讨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由圈长请教带教教师,圈长详细了解后与小组同学共享。带教教师要根据各阶段学习效果對优秀学生提出表扬,指出存在的问题。另外,为了提高品管圈的质量,提高品管圈的效果,总圈长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带教教师定期向总圈长汇报阶段学习成果,认真完成带教任务、品管圈活动[4]。

1.3 评价标准 通过统一考试的方式评价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两组学习在统一时间、地点参加百分制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及技能考核,各占50分,由带教教师及总带教负责命题出卷。由没有参加带教的医师、护士进行阅卷。还需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5]。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1.5 数据统计分析

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型指标以例(n\%)表示、x2检验,计量型指标以均数±标准差()描述、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对比 实验1组:综合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最高成绩为85分,平均成绩为(81.26±3.25)分;实验2组:最高成绩为94分,平均分为(90.02±3.75)分。实验2组学生的最高分及平均分均高于实验1组。经统计学处理,t值为9.66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统计问卷调查的结果,实验1组非常满意14人,满意10人,不满意8人,总满意度为75%;实验2组非常满意16人,满意14人,不满意2人,总满意度为93.75%。实验2组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验1组。经统计学处理x2为4.10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让小组成员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使其拥有更高的参与感、管理权[6]。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实验2组学生自主发觉问题、小组探讨解决方案,明显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及动手实操能力。通过这这方法,学生可以更高效的获取知识,也提高了学护理行业的热爱,为今后投身护理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7]。

经研究表明,实验2组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教学方法,更具成效。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的实验1组。综上所述,应用品管圈活动于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该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任凤英, 陶新玲, 李萍.品管圈在临床带教老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18, v.15;No.469(11):168-171.

佚名.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眼科护生带教质量及满意度[J].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 26(1):178-180.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眼科临床护士用药错误率[J].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11):181-183.

时新萍, 秦元梅.品管圈活动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5):797-799.

张冬.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实施中的管理模式[J].健康周刊, 2017(5).

苗梅静, 臧小娟, 苏鹏飞.品管圈活动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浅析[J].新西部, 2017(22):42-43.

焦冠丽.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 24(10):147-148.

猜你喜欢

品管圈活动临床带教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
新型综合培养模式在新生儿科进修医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