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2019-11-27李玲莉符明丽周荣杰吕燕臧庆巧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护理配合切口感染骨科

李玲莉 符明丽 周荣杰 吕燕 臧庆巧

【摘 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到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进行对比研究,依据抛掷硬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1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显著较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結论:针对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该种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配合;骨科;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1

就骨科患者而言,通常需要行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骨科患者具有手术时间长,创口较大的特点,且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极高,为了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得以降低,应提高手术室护理配合度,保证骨科患者术后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对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探究,下文将对结果进行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2例我院接诊的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掷硬币法结果进行分组,实验组51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51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26例,患者的年龄为20-58岁,平均年龄为(39.64±3.52)岁,其中,15例患者为行四肢骨折内固定术,17例患者行颈椎内固定术、19例患者行胸腰椎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5例,患者的年龄为21-59岁,平均年龄为(40.28±3.97)岁,其中,16例患者为行四肢骨折内固定术,18例患者行颈椎内固定术、17例患者行胸腰椎内固定术。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病类型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3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宣导,手术配合以及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一、手术前:1、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2、充分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高血糖。3、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4、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当日进行,尽量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5、我院因手术室条件有限,只有一间含铅板的手术间,所以安排尽量将照射频繁的手术安排在含有铅板的手术间,减少人员频繁进出。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感冒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7、骨科手术人员必须规范着装,将头发全置于手术帽内不得外露,禁止留长指甲,严格遵循外科洗手流程。加强实习生、器械师、进修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特别是无菌技术以及外科洗手的相关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台配合。7、手术开始前消毒液擦拭手术间内所有物体表面。二、手术中:1、有预防用药手术指征者,应切皮前30分钟-2小时或麻醉诱导期静脉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1500ml,应术中追加一剂。2、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手套穿孔率较高的手术应戴双层手套。4、术中应主动加温,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4、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5、过程中为了保持无菌台的干燥,使用干纱布拭血,待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时,使用3L粘贴收集冲洗液。三、手术后:1、接触切口及切口敷料前后均必须进行手卫生。2、换药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2]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根据本院自制生活质量评分表进行判断,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计算102例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切口感染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和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 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较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社会活动日益增强,导致骨折疾病发生率显著上升,而外科手术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对骨科手术患者而言,手术感染是不能避免的一项术后并发症[4]。通过实施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降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为骨科手术患者提供无菌环境,并能够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默契度,可降低护理人员与人生之间的语言沟通,避免患者对此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手术室所使用物品均于手术前做好相关准备,进行消毒处理[5]。另外,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与患者进行有效沟,转移患者注意力,并给予语言鼓励,使患者手术配合度得以提高,同时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信心[6]。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外科手术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可将地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可使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得以提高,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庞艳鸿.浅析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 2018,29(15)151-152.

曾忠萍.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唐子媛.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 2015,61(21):3333-3335.

陈莉.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观察[J].医学信息, 2015,6(35)88-90.

杨杰, 刘晓明.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降低骨科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94)59-60.

伍玉媚, 梁淑华, 周淑明.手术室护理在骨科无菌手术的应用分析及对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25(04):132-133.

猜你喜欢

护理配合切口感染骨科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护理配合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配合
四手操作法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