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级分诊法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9-11-27姜秀华王晓红林秀彩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急诊儿科

姜秀华 王晓红 林秀彩

【摘 要】目的:研究五级分诊法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例儿科急诊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分诊法)与观察组(五级分诊法)。分析两组候诊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使用对应分诊法后,观察组候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使用五级分诊法,能够缩短候诊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急诊;五级分诊法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2

统计显示[1],在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中,有80%左右的患儿可分属为非急诊患儿,实际就诊中的此种现象会消耗较多人力资源,延误救治真正急诊患儿的时间。五级分诊法,指护理者通过临床经验与专业技能,快速、正确判别重危患儿,使其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进而降低患儿伤残率或死亡率。本文旨在研究探讨五级分诊法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护理效果,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儿中,选取64例用于本次研究。研究经所有患儿家长知晓,尊重家长意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化法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在30d—11岁之间,平均年龄(4.83±1.64)岁;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在30d—10岁之间,平均年龄(4.67±1.82)岁。两组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利用常规分诊法进行急诊预检:患儿家长主诉患儿病情,分诊护士根据经验评估患儿病症,并将其分为急诊、次急诊、紧急、危急等状况。

观察组利用五级分诊法进行急诊预检:分级标准具体是:危重(1级),如大出血、创伤、严重烧伤、严重呼吸窘迫、高热伴惊厥发作等症状,立即安排患儿进急救室;重症(2级),如重度哮喘、脓毒症、开放性骨折、中毒等症状,10min内安排患儿入接诊室或急救室;紧急(3级),如中度缺水、既往抽搐、中度哮喘、骨折、轻度烧伤等症状,30min内安排患儿优先诊治;标准(4级),出现急诊状况,但生命体征、病情稳定,1h内安排患儿就诊;非紧急(5级),生命体征平稳,2h内安排患儿就诊[2]。

五级分诊法预检方法如下:(1)设置急诊预检分诊处,有独立、明显标识,与急诊候诊区、急诊挂号室紧邻。分诊台在配置诊查床、听诊器、体温计等基础设施外,还应有快速血糖检测仪、移动式脉氧仪、参数监护仪等设备,方便护士迅速判断患儿病情。(2)分诊分类时,要充分结合患儿的生命体征与其他评估状态,保证患儿及时进抢救通道。(3)急诊预检分诊护士要选取有临床经验的担任,确保其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实践经验、理论水平。(4)加强培训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采用“一课多讲”模式,保证所有护士参与,促使其通过考核,提高专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快速识别危重患儿、分诊标准、评定要点等。培训之后,护理者要具备准确且快速判断患儿病症的能力,做好分诊对策。另外,要培养护理者的爱心与责任心,加强其自主服务意识,促进其认识急诊分诊的重要价值。(5)优化接诊流程,采取24h值班制,预检分诊护士要主动接待患儿,做到先预检、后挂号[3];依据患儿病情实施分级救治,即1、2级患儿即刻入急救室,黄色候诊区供3级患儿候诊,绿色候诊区供4、5级患儿候诊。针对3级患儿,每隔15min,护士要重新进行检测;针对4、5级患儿,每隔30min,护士要再次巡视候诊区。以患儿病情变化为依托,病情级别可随时调整。同时,要在医院内部系统中录入患儿预检信息,依照患儿体温状况,免费供给退热药。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候诊时间(预检到就诊期间的等候时间);(2)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满意:81-100分,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0-59分。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分析数据。t值,检验计量资料();c2,检验计数资料。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結果

2.1 两组候诊时间对比 观察组候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24/32),其中满意9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8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30/32),其中满意22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c2=4.267,P=0.039)。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不同分诊方法后,观察组候诊时间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凸显出五级分诊法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有效性,证明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综上所述,五级分诊法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护理效果良好,可发挥出优化急救流程、提升救治效果的价值,应该给予推广。

参考文献

胡菲,张玉侠,顾莺,等.儿科五级预检分诊的应用及急诊医疗资源利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8):2196.

陈晓蓉,王小霞.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儿科危急重症患儿分诊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6):100-103.

胡菲,张玉侠,张佳燕,等.儿科急诊5级预检分诊指标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04-708.

猜你喜欢

急诊儿科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请为儿科医师设专项补助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