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观察

2019-11-27刘焰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尿道口包皮阴茎

刘焰

【摘 要】目的:观察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尿道下裂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尿道下裂患儿实施横行带蒂包皮内板皮瓣尿道成形术,试验组尿道下裂患儿实施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尿道下裂患儿治疗优良率可达100.00%,高于对照组的13.79%,试验组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0.00%,比对照组低17.24%,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尿道下裂;尿道

【中图分类号】R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2

尿道下裂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属于一种先天性缺陷,尿道口分布在正常尿道口至会阴部的连线上,多数患儿呈现阴茎向腹侧弯曲、包皮异常分布,排尿时尿流溅射,由于患儿无法站立解尿,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应及早采取治疗,恢复排尿功能。临床治疗尿道下裂以手术为主,但无标准术式,术式较多,各有利弊,选择最佳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1]。本文为观察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以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尿道下裂患儿为观察对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尿道下裂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试验组患儿最大年龄14岁,最小年龄1岁,平均年龄(7.5±0.8)岁,类型:Ⅰ型(冠状沟型)9例,Ⅱ型(阴茎体型)10例,Ⅲ型(阴茎阴囊型)10例;对照组患儿最大年龄13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7.4±0.6)岁,类型:Ⅰ型(冠状沟型)10例,Ⅱ型(阴茎体型)11例,Ⅲ型(阴茎阴囊型)8例。两组尿道下裂患儿一般资料比对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尿道下裂患儿实施横行带蒂包皮内板皮瓣尿道成形术,于冠状沟5mm处做切口,游离阴茎背侧皮肤,切除纤维束带组织,牵开包皮内板四角,内外板交接处做切口,剖开浅筋膜层,将皮瓣翻转向腹侧,搁置支架管后进行皮内缝合,置入新建尿道,缝合阴茎头两侧翼,剖开阴茎包皮背侧,覆盖创面[2]。试验组尿道下裂患儿实施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膀胱中置入气囊导尿管,剪开导尿管,置入尿道“U”型支架,游离尿道板,切开包皮筋膜浅面,分离茎头翼瓣,阴茎拉直后测试,纵向切开尿道板,分离两侧组织,游离阴茎翼瓣,修剪背侧包皮,缝合新尿道,留置导管[3]。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优良率,优:阴茎外观基本正常,阴茎伸直充分,阴茎口与尿道口成正位,排尿通畅,术后无并发症;良:阴茎外观基本正常,阴茎伸直尚佳,排尿较为通畅存在轻微疼痛,发生轻度并发症,差:阴茎明显弯曲,尿道口位置不佳,排尿困难,疼痛明显[4];②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指尿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

1.4 数据统计分析 选择统计软件spss23.0,两项观察指标均为计数资料,率的比较行卡方检验,以P小于0.05为检验标准。

2 结果

2.1 治疗优良率对比 试验组尿道下裂患儿治疗优良率可达100.00%,20例优,9例良,高于对照组的13.7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 试验组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0.00%,比对照组低17.24%,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尿道下裂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多数由先天缺陷所致,可引发尿道口畸形,不利于患儿正常排尿,对患儿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针对尿道下裂的手术类型较多,手术疗效各具优劣,目前仍缺乏最优化的治疗手术类型。横行带蒂包皮内板皮瓣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比较常用的一种术式,具有多种优势,如取材方便、皮瓣成活率高、包皮血运丰富等,但该术式仅在轻度尿道下裂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因此无法进行大范围推广[5]。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相对于传统手术,修复后的尿道口具有较好的组织伸展性,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中操作不会对尿道板完整性和连续性构成不良影响,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龟头部两翼缝合可完全包埋皮管前段,使外型美觀,有助于恢复生理形态,尿道板切口处可达到非瘢痕性愈合,可有效减少缝合张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尿道下裂患儿治疗优良率可达100.00%,高于对照组的13.79%,试验组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0.00%,比对照组低17.24%,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综上,应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高晓芸,徐迪,贺晓伟,etal.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应用价值[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1):22-24.

王伟.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5,5(2):38-40.

宁峰,殷波,彭潜龙.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3):349-350.

赵世春.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4):484-485.

万光霞,马劲松.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在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方面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7,38(4):622-624.

猜你喜欢

尿道口包皮阴茎
男性包皮过长有什么影响
包皮过长早“环切”
什么是处女膜病
高压电致胸壁洞穿性损伤伴阴茎伤救治1例
阴茎根部完全离断再植成功1例报告
阴茎不全离断再植1例
包茎合并包皮龟头严重粘连的整形修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术后复发21例
PRN喷洒抗菌膜预防男性尿道口出血的护理
女性隐匿性尿道口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