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工业文化对我国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9-11-27马可儿鄂世举兰虎

职教通讯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德国

马可儿 鄂世举 兰虎

摘    要: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要求我国必须拥有一批具有现代先进工业文化内涵和素养的优秀人才。德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后发国家,短短几百年崛起并赶超英法,成为享誉世界的制造强国,大量的工匠型人才成为其重要支撑。我国在工业软实力、树立工业价值观、内化企业文化和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总结德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业文化特点,并梳理其对德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影响,可以为我国工匠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德国;工业文化;工匠型人才;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马可儿,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鄂世举,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机电技术与装备;兰虎,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3-0072-07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新阶段,虽已迈入工业大国,但要成为工业强国还有不少困难需要解决,还有不少任务需要完成。国外发达国家历经了几次工业革命,经过几百年的工业化发展,形成了相应的工业文化,而我国未经历几次工业革命浪潮,并未形成独属于本民族的工业文化。在不久的未来,我国必定会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这需要科技和文化齐头并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不断地深化,虽然升级产业规模和增强技术能力十分关键,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把我国的工业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如“航天精神”“赵梦桃精神”等,并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实现“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战略目标,使本民族优秀的工业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中、在大国工匠的培养中得到发展和弘扬。

一、德国工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工业文化是物质、制度、精神文化这三者的结合体,这是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对促进从大到强的产业转型具有根本的、长期的和关键的影响。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积累和升华,潜移默化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行为和价值取向,它是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来源,也是建设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德国在发展的几百年中,其工业文化有力支撑了其工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工业化的进程

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德国迎来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在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出现了机器大工业发展。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如今,德国出现了四次工业革命,分别表现在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方面。[1]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已经从之前的农业国成为了工业国家。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原纺织的中心城市为萨克森的开姆尼兹。在19世纪中期,为顺应英国这一类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变化的浪潮,德国在发展制造业上也做出了一些的调整[2],把重心转变到了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并开始发展铁路建设等各类产业。在这个年代,德国也大力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这两种工业在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的电气和化学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在这两种新兴起的工业技术背景下,德国的钢铁和煤炭在生产效率上出现了显著的提高,德国的工业在迅速发展,一直到一战之前,德国跻身为第二大工业强国。

第三次产业革命主要发展信息化。这时,东欧和亚洲的某些国家采用廉价产品的方式对市场进行占领,这导致德国不得不对他们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一次调整。于是,德国开始在生产工艺流程上做出改变,重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制造过程,提高资源使用率和节能减排。所以,德国开始了“一五”计划,这一名称为2000年生产计划的重点是“清洁制造、确保就业、提高竞争力”。在實行这项计划之后,德国制造业向现代化迈进。

充分应用信息物理系统给予的便利,人类进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方向是智能制造。德国想要使科学技术水平趋于稳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制造业的兴盛,所以出台了工业4.0计划。这项计划是在德国的一项战略中被提出的,主要是为了增强德国工业在各国间的竞争力,从而在最先开始的工业革命中夺得先机。[3]

(二)德国工业文化的特征

德国品牌能够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德国格外重视工匠精神。回顾德国进入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可以看到,工匠精神是支撑德国不断发展的动力,不断地发展技术也是德国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目标。由于德国人对自己的职业有高度的认同,将劳动视作一件神圣的、光荣的神责,经历几百年的文化积淀,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已经深深融入其骨血之中。德国的企业家并不把自己只看作商人,他们首先将自己定位为通过技术改变世界的工程师。 [4]他们在技术操作和实际工作中能得到的极大满足感要多于他们获得经济利益时的满足感,很多时候,他们会为了实现精品,而不去考虑成本。

1.职业神授与哲学启蒙的思想基础。马克思·韦伯是一位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他曾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到过:“受着时代的影响,天主教徒表现出对现实利益的禁欲苦行和无动于衷,对物质欲望及劳动观念极有‘睡得安

稳以求得临终前的‘幸福天堂 的意思”。[5]新教给予普通劳作以个人道德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救赎世俗灵魂的神圣光荣使命。这种职业神授的观念与文化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基本生存的需要,更能满足人们对归属与爱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方式。由此,无论是企业家创业、经营还是手工业者生产、劳作,都被视作是上帝的授意,企业虽然要赚钱牟利,但不能贪得无厌地追求利润。

启蒙运动是普及文化和教育、倡导人权、自由、平等诸多新观念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这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起源。[6]康德、黑格尔等深邃的、理性严谨的哲学理论成为法国革命背后思想基础,是“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7]

2.政府干预与政治进步。政治改革不断的发展加快了人口流动速度,这使得工业发展获得了更多的劳动力。同时,政府开始直接插手工业生产,增加对工业制造的资金注入。在50—60年代,全国出现了工业建设的高潮。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发展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一是快。对煤炭和钢铁产业的重视,重工业产量得到飞速增长,加速了德国工业化进程。二是大力发展产业革命,工业产值逐渐高于农业,在不久的将来,工业将会取代农业,成为德国的重要产业。除短期的萧条外,工业经济一直处在繁荣状态。德国的经济和工业道路在不断前进,这就导致德意志社会的经济和阶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19世纪60年代,德国的统一成为政治民主化的又一高潮期,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德国工业生产发展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治的进步和统一。[9]

政府的有效介入让德国的经济在可控条件下破除困境。德国政府在实行革命阶段,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关税以保护民族工业;大力发展国营企业,同时也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派遣官员考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出资招纳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建立科学研究团体;时时关注国外新技术和科研新成果等。[10]在德国准备工业革命阶段,普鲁士政府成立了一个相关的技术委员会,还出台了专利法,也调派官员去英国深入学习过两次。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制定铁路法之后,普鲁士政府开始兴修铁路,资助私人铁路公司。同时,普鲁士也大力资助国营煤矿和炼铁工业,工业生产得到高速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德国能够在短短几十年赶超英法跻身世界前列,得益于德国政府对经济的改革措施。

当世界市场被世界各大强国瓜分之后,德国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去仿造英法美国家的产品,偷换设计概念、商标、偷工減料等使得德国一度成为廉价低质的代言人。为改变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低廉制造”形象,德国出台一系列措施强制制造业树立质量至上、精益求精的观念,如派遣技术人员学习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首先,在产品设计方面,主张追求卓越大胆突破创新;其次,在生产方面,企业积极参与优化生产工业流程,推动生产技术创新、设备升级,从制造源头保障产品质量;最后,重视以质量和创新为主的教育,推行全民主义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培养学生业兴趣,树立择业意识,通过教育和文化塑造人,将质量和创新意识融入德国人的血脉。[9]

3.重视教育与科技。在工业进程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教育和科技对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工业科技之所以如此快地发展全是工业文化的功劳,受所处工业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从文化母体中摄取养料。[10]在教育方面,德国积极而持续地推行教育改革,各邦政府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为德国近代化工业进程源源不断地输入智慧源泉;为深化贯彻产学研教育理念,在普通中学增设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在进行一系列改革之后,国民科技文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德国的文盲率在欧美各国中是最低的,并且还涌现出一大批复合型人才,促进了发动机、合成染料和电车等各类重大发明。科技方面,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时就紧紧抓住科技这把钥匙,并将它与技术结合,成功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仍旧是以发展科学技术为主,从二战后至今,德国的科技发展经历不少波折,国家出台许多战略法规与政策文件(见表1)扶持科技发展,同时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促进新技术的开发及利用,从满目疮痍一步一步走向焕然一新。对一个国家来说,科技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智力则是一个国家工业制造发展和创新的不竭动力。

二、工业文化对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

德国的技术人才在世界上享誉美名,这与其成功的培养方式——双元制是分不开的。完成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新型劳动力,劳作教育便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内本纽斯提出操作工人不应仅在学校中学习,还应去企业进修。他们采用的教育方式中把企业师傅教学看作最主要的内容,学校学习则采用辅助企业——学校训练的方式。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化,技术进步与劳动分工加强,大量人才需求使得进修学校炙手可热,成为“双元制模式”的支柱之一。德国双元制衔接企业与学校,助力产学研融合发展,培养学生高度的职业认同,养成技能人才的责任意识。

(一)专注、延续和务实的工业精神

1.专注。德国的一些手艺人都追求细致工作,稳健之后才是速度。他们不追求产业的规模和生产的速度,但会无比严苛地要求生产的质量。例如Koenig&Bauer的印染压缩机、RUD的工业链条、Karcher的高压专业吸尘器等,都是规模虽不大但顶尖的行业。[11]

2.延续性。在德国拥有的360万家公司中,92%是家庭经营的,最大的100家公司已有90多年的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高达837家,位居世界第二。[12]

3.务实。他们追求从一而终,所以,德国有特别多的、具有专注精神的小公司,其中很少有差公司。经过时间的沉淀,严谨、安全已成为德国制造的代名词。专注、延续和务实的工业精神已经牢牢扎根在德国工业文化之中,为德国工业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务实而严谨的工业精神文化使德国工业发展仍具有强大的品牌魅力。德国工业在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能一直稳步发展,与严谨、专注、精湛的工业精神文化是分不开的。

(二)实施强制职业技术教育,奠定双元制职业教育

在吕克林看来,民众工艺技术学校对中小型手工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是可以“振兴我们中小手工企业”的职业学校,是必须要实行义务教育的。[13]吕克林所理解的职业教育即是民众工艺技术学校的教学,他认为这种教学应与具体实践活动联系起来。1891年6月修订的“帝国工业规则”中规定,18岁以下的学徒和雇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否则他们将受到惩罚。这成为德国双元制形成的重要一步。在这个制度下,雇主和政府都接纳了把正规学校教育和在岗培训结合起来的方式。[14]

(三)重视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德国的各大企业中,最注重的便是研发部门的技术创新。根据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发布的《EFI2016》报告,德国2014年的研发投资总额为836亿欧元,占GDP的2.87%。在上一年,支出达到797亿欧元,占GDP的2.83%。[15]德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工业技术的发展,而且,德国格外看重中小企业的发展。GENIUS只拥有12名员工,这是一个专门研发消防材料的企业,这家企业所研发的材料曾经被评为推荐的建筑防火材料,而且这家企业的锂电池安全运输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德国大众汽车这一公司的生产中去。随着德国工业的发展,“德国制造”和“德国设计”逐渐享誉世界,RoterPunkt奖和1993年创立的德国传达设计大奖正式整合为红点奖,这标志着红点奖逐渐走向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工业产品的评定,还包括信息传达等作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制造在亚洲市场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通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竞赛来彰显自己的实力。红点奖的标准是从工业产品的四个原则中体现的,严格保证产品的质量,因此,“德国制造”也就意味着品质保证。虽然德国并不是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但是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十分迅速,德国的民族品质十分优秀[16],这极大地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发展。

三、德国工业文化对我国工匠培养的启示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创造具有中国特点的制造业文化,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17]实施创新强国战略,不仅需要技术和技术的支持,还需要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来做后盾。要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必须把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放在首位,还要树立正确的工业价值观。在国家、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培养大批掌握多学科知识、爱岗敬业、创新、理性的工作者,包括大国工匠。

(一)弘扬正确的工业价值观

我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沿袭至今,人们依然有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这是影响我国工匠地位的重要文化因素。工业化进程以来,科技的进步导致现在生活物质化、功利化,并冲击着我们经济、文化、政治与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工业文化和产业精神的普及,要注重理论建设,并辅以舆论引导,发挥工业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创新才会拥有新思维,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想法,才有利于工业的转型升级。[18]近百年来的工业发展是历经千难万险的,是凝聚无数具有牺牲精神的文化形成的,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和价值体系,这两者结合将产生极大的凝聚力。

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契约精神应该被人们传承。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信用体系为纽带,推动建立工业信用体系、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向人们宣传工业设计的理念,增强自主創新的本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向人们普及中国工业的重大成就,增强工业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从根本上转变人们重硬轻软的理念,让企业不断地创新,从而创造适合工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氛围。

(二)打造中国工业软实力

工业软实力以知识、信息、技能和文化等核心要素为基础,以工业精神、价值观念和制度环境为重要支撑。它基于产业创新能力、质量和服务水平、品牌影响力和国际规则,在国家工业对国际影响力、号召力、魅力这三个层面上有所表现,也表现为一个国家的工业对民众的吸引力和控制力。[8]机械性而又重复性的劳动和流水线物质化的生产可能会使人忽略质量与产品的潜在价值;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容易使市场走向唯功利主义,人们逐渐成为逐利的工具;在追求“短、平、快”的效益阶段,没有人去关注人们产品的灵魂所在。历经多年发展,工业精神才在西方发达国家正式出现;而中国工业在做大过程中,也有不少值得称赞之处,出现不少世界级的企业,但也有很多企业家求量不保质,用低廉次品占领市场。[22]要完成向工业强国的转变,需要将社会主义工业文化和创新精神深深融入我们的血液中。

工业强国的衡量依靠科技等技术指标和文化、管理等方面的非技术指标,它体现了工业管理方法、创新理念和产业精神,属于工业文化范畴。不断发展工业文化,努力创建制造强国,应该把增强软实力看作一个重要部分,创造一系列性能优良的产品,使得中国闻名于世界,创造一个国际化的商标;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民族工业面貌,就需要我国拥有属于自己工业精神;要想增强我国的工业软实力,必须要把核心价值体系看作重要的部分,努力形成具有本国工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三)内化工程师精神与企业文化

中国不缺设计,不缺智慧,可是为何制造业的口碑却不如德国呢?回顾德国的工业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德国企业规模虽小,但隐藏着大量“隐形冠军”,它们成为德国出口贸易的中流砥柱。“隐形冠军”中的工匠精神虽然很重要,但更为关键的还是具备“工程师精神”的优秀人员。“工程师精神”不仅造就人才低调专注的品格,更培养他们拥有精湛的技术。德国的产品无一不是做工精细、品质卓越,可谓是产品中的艺术品。除此之外,德国行业的服务也非常周到细心,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们能拥有如此众多的“回头客”了。近年来,我国企业也逐渐注重服务产业,如在2018年,苏宁提出将“工程师精神”作为业内支柱,提供跨界学习,掌握咨询设计、采购和运输、安装和调试,对产品进行维护修理和系统的回收,给消费者提供专人来解答疑虑,以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为宗旨。我们应将这种拥有技术和周到服务理念的“工程师精神”作为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

在德国,一些国际化的大公司都存在危机意识,也懂得竞争的重要性,这在大多数公司中成为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德国的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经过长期的竞争战略,在全球市场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策略,而能让这些品牌屹立不倒的则是经过积淀的属于自己企业的文化。比如:奥迪是“竞争是从来不睡觉的”;西门子为“过去总是开头,挑战在后头”;宝马为“只有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才能目标一致”。德国人格外重视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和根深蒂固的“工程师精神”,而我国企业不缺竞争的能力,也不缺吃苦耐劳的精神,缺的就是这样的企业文化。在发展产业和提升制造的同时,应将独特的企业文化树立起来,这样才能在世界市场闯出一片天地。

(四)提高工业设计能力和水平,加大跨学科设计人才培养

从数量上来看,我国设计人才培养规模在全球是领先的,拥有1 000多所院校并设立了设计相关学科,但是在设计人才质量上仍有待加强。国外很多设计者是设计方面的翘楚,也具备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他们可以把任何元素,如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融会贯通,做出有特色、有个性的设计;与之相比,我国设计行业的人员并没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创新设计对产业究竟有多重要呢,小米仅用短短7年多时间,从一穷二白的小公司成长为千亿元规模的制造业企业,究其成功的原因,就是对创新尤其是设计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我国虽然有不少設计网站,但在世界排名都较为靠后,如排名最高的是Behance设计网,在世界仅排名403;另一方面,我国的设计奖项也不多,只有红星奖是唯一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奖项。因此,应设立相关机构助推国家级工业设计,加大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奖励好的设计作品和公司等,对设计产业给予政策保障和奖励机制。

与此同时,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充满使命感。虽然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但量的堆积并不能让我们打造中国制造的良好品牌,唯有回归理性,在内涵上下功夫,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各个行业需要一起为年轻人学习技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环境,巩固优秀人才的社会地位,使得具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能够拥有责任感和光荣感,让更多的年轻人继承并发扬中国工业精神,潜心钻研技能,沉下心设计创造,努力使我国成为技能人才强国,形成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工业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选能.德国工业化进程中工程人才培养制度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高教学刊,2017(17):21-24,27.

[2] 李根.对德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12-15.

[3] 图解工业4.0[J].信息化建设,2015(1):8-9.

[4] 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91-95.

[5] 李云飞.德国工匠精神的历史溯源与形成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7):33-39.

[6] 张慎.德国启蒙运动和启蒙哲学的再审视[J].浙江学刊,2004(1):6-18.

[7] 王新哲,孙星.工业文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469-470.

[8] 孙继静.现代化视阈下的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4):44-49.

[9] 冯超英,丁平.德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简论[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94-98.

[10] 王娟.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11] 葛树荣,陈俊飞.德国制造业文化的启示[J].企业文明,2011(8):24-27.

[12] 曾向东.民营经济发展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

[13] 翟海魂.试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思想源泉和早期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108-113.

[14] 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8-113.

[15] For E C O E . Report on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in Germany 2015[J]. Research Innovation &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in Germany Report, 2017e(2016):12.

[16] 叶霞.二十世纪德国工业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17]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2015-05-08

[18] 付向核,孙星.解读德国工匠精神,创新中国工业文化[J].中国工业评论,2016(6):48-53.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becoming bigger and stronger, it is crucial for China to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artisans with modern and advanced industrial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quality. As a latecomer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Germany has risen and surpassed Britain and France in just a few hundred years and became a world-famous manufacturing power. A large number of artisan talents was its important support. China has shortcomings in industrial soft power, establishing industrial values, internalizing corporate culture and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For these reason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ulture in German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and sorts out its influence on the cultivation of German technical talents, which aim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echnical talents in China.

Key words:  Germany; industrial culture; artisan talents; talent cultivation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德国
“梦梦”“娇庆”德国行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新中国科技60年(3)
无情的应试教育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