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情况分析

2019-11-27窦晓宁徐荣华高玲任雪莲张敏敏郑燕

山东医药 2019年29期
关键词:杂合潍坊耳聋

窦晓宁,徐荣华,高玲,任雪莲,张敏敏,郑燕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潍坊261011)

先天性耳聋的致病因素可以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遗传因素造成的耳聋中,约30%为综合征型耳聋(SHI),70%为非综合征型耳聋(NSHI)[1]。NSHI患者中,75%~80%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0%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5%为X连锁遗传,1%的线粒体突变母系遗传[2]。NSHI的致病基因和突变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种族遗传背景存在差异。了解本地区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特点,能够针对耳聋人群、高危人群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和筛查,有依据地制定本地区遗传性耳聋防治工作规划。潍坊地区尚缺乏遗传性耳聋基因致病突变类型的研究。为此,我们对潍坊地区142例NSHI患者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分析该地区耳聋基因的流行情况和突变类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听力中心确诊的耳聋患者,以及本市聋校的部分耳聋学生。患者在耳鼻喉科医师指导下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分娩情况、听障高危因素调查、家族史、疾病史等。纳入标准:籍贯为本市及所辖县区;经听力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包括耳科常规检查、纯音测听或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发射、声导抗、颞骨CT或MR)确诊为永久性神经性听力损失;排除后天致病因素造成的耳聋和SHI。共纳入142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64例,年龄0.2~40(14.4±6.8)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由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签署《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知情同意书》。

1.2 耳聋基因检测方法 采集外周静脉血3~5 mL,EDTA抗凝。采用一代测序Massarray法检测耳聋基因。检测基因及位点:GJB2基因的109G>A,MET34THR,35delG,427C>T,176_191del16,235delC,299_300delAT,167delT,508_511dupAACG;GJB3基因的538C>T,547G>A,357C>T,423A>G,497A>G,R42P,CYS86SER,GLY12ASP;SLC26A4基因的281C>T,589G>A,IVS7-2A>G,1174A>T,1229C>T,IVS15+5G>A,1975G>C,2027T>A,2162C>T,2168A>G,1226G>A;12SrRNA基因的1555A>G,1494C>T,1291T>C,827A>G,961T>G;POU3F4基因的LYS202TER,LEU317TRP,LYS334GLU,ARG323GLY;GJB6基因的THR5MET,GLY11ARG,ALA88VAL,VAL37GLU。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SHI患者耳聋基因突变类型及位点 142例NSHI患者中,共检测出耳聋基因突变60例,突变率为42.25%。其中单基因纯合突变15例,单基因杂合突变29例,单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0例,多基因复合突变6例。具体基因突变类型及位点见表1。

表1 NSHI患者耳聋基因突变类型及位点

注:*为纯合突变。

2.2 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的性别分布 60例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中,男性39例,检出率为27.46%(39/142),男性携带率为50.00%(39/78),携带占比65.00%(39/60);女性21例,检出率为14.79%(21/142),女性携带率为32.81%(21/64),携带占比35.00%(21/60)。男性检出率、携带率、携带占比均高于女性(P<0.05或<0.01)。

2.3 NSHI患者耳聋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检出频次及构成比 见表2。

3 讨论

表2 NSHI患者耳聋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检出频次及构成比

现实生活中,聋聋结合在聋人中比例较高,这是造成基因突变呈现多形态、多种基因复合携带的重要原因,也是先天性耳聋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耳聋中遗传因素占比约60%,很大一部分耳聋患者由于自身基因缺陷或基因多态性造成对环境易感性增加而致聋。耳聋基因致病类型及频率存在明显地域特征,耳聋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病因,预测病情变化,协助治疗,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并阻止耳聋传递,预防耳聋发生。因此,了解耳聋基因的流行情况和突变类型,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对耳聋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GJB2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NSHI相关,其突变可导致内耳K+循环紊乱,影响信使分子传递,从而导致听觉异常。本研究中,GJB2基因在潍坊地区NSHI患者中的突变频次为16次,检出率为11.27%,其中235delC位点突变,占该基因突变位点的58.8%,预示该位点在本地区NSHI者中为GJB2基因主要致病位点。与林文津等[3]报道的检出率11.06%接近,但与余红等[4]报道的26.72%及刘双双等[5]报道的19.1%差异较大,表明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GJB3基因编码间隙连接蛋白31,其突变主要导致高频听力损失。以往研究发现,GJB3基因538C>T、547G>A位点突变较多[4];但刘双双等[5]对山东省845例NSHI者GJB3基因538C>T、547G>A位点检测结果仅发现1例538C>T杂合突变者(不包括潍坊地区),可见以上2个位点并不是山东地区主要的致病位点。而本研究的357C>T位点突变检出率高达20.78%,表明357C>T位点是潍坊地区GJB3基因主要的突变位点。

SLC26A4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7q31,具有较强的遗传异质性,其突变广泛,目前国内外已报道200余种突变类型。SLC26A4基因编码Pendrin蛋白质,该蛋白是一种跨膜碘/氯转运蛋白,具有高度疏水性。Pendrin蛋白质功能障碍可引起Cl-转运障碍或内耳淋巴液流动异常,引起前庭水管扩大(EVA)和内淋巴管内压升高,内耳毛细胞受损和听神经萎缩,从而导致听力下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EVA为感音神经性聋儿童最常见的内耳畸形[6]。本研究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5.35%,突变占比46.75%,明显高于其他基因,这与国内孟培等[7]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可以看出SLC26A4基因为本地区NSHI者主要致病基因。IVS7-2A>G位点为中国地区最常见突变,本研究中该位点的突变检出率为14.08%,略高于全国其他地区[5,8]。该位点的突变占比为55.56%,在本地区NSHI者中占该基因突变的第1位,高于张艳芳等[9]报道的28.29%。2168A>G位点检出率为4.93%,占SLC26A4基因突变第2位,与我国其他地区[10,11]相近,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

12SrERNA基因为药物性耳聋的易感基因,是以母系线粒体DNA为遗传方式的基因遗传,为“一针致聋”的主要原因。以往国内研究其突变位点多集中在1555A>G与1494G>T[12~14]。本研究中12SrERNA基因突变全部为纯合突变,以827A>G位点突变与1555A>G位点突变为主,且827A>G位点突变携带率(2.82%)略高于1555A>G位点突变携带率(2.11%)。这与Lu等[13]报道的12SrERNA基因突变位点以1555A>G与1494G>T为主不同,与江帆等[14]报道的广州地区耳聋基因分析主要以1555A>G位点突变也不同,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1494C>T位点未发现突变携带者,可见此位点并非本地区NSHI者12SrERNA基因主要致病位点。12SrERNA基因突变者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极为敏感,小剂量短时应用即可造成听力严重受损。12SrERNA基因检测可以指导用药,避免因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发生耳聋。

POU3F4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以X连锁隐性遗传的方式向后代传递,家系中患者多为男性呈现明显的隔代遗传规律。大部分表现为混合性聋,听力损失可成进行性发展,少数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GJB2/GJB6基因突变导致的听力损失程度更重,一般为极重度。本研究上述2个基因检出率均为0,提示在本地人群中少见。

本研究中单基因杂合突变检出率20.42%,占比48.33%,单基因杂合突变通常认为不致病,而同一基因的不同位点杂合突变通常认为可致病。耳聋患者出现单基因杂合突变,有必要对该基因全外显子测序,以期找到其他协同致病的突变位点。本研究还发现,在本地区NHSI者中,基因突变携带率表现为多种类型与形态,多基因复合突变检出率达4.23%,突变占比10.00%,在以往的报道中较少见。

综上所述,潍坊地区NSHI者遗传性耳聋的主要致病基因和位点依次为:SLC26A4基因IVS7-2A>G、1174A>T、2168A>G、IVS15+5G>A、589G>A、1975G>C位点,GJB2基因235delC、299_300delAT、MET34THR、109G>A、176_191del16位点,GJB3基因357C>T、538C>T位点,12SrERNA基因827A>G、1555A>G位点。本地区耳聋基因突变形态多样,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地域差异。由于NSHI的临床表型差异大而且遗传异质性非常强,医学工作者应将遗传性耳聋基因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相关性作为研究重点,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猜你喜欢

杂合潍坊耳聋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聋人家庭及高危夫妇耳聋基因筛查分析和生育指导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筝”艳潍坊四月天
风筝之都潍坊
浅析英语文学汉译中杂合现象的成因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