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途径
2019-11-27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 张 强
如今,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当下,各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这些创新性教学工具、方法的作用,使之为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服务。
一、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1.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自学能力”不是某一个具体的能力,而是一系列能力的简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首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总是倾向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节奏学习知识,这很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且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截然不同的,给学生划定统一的学习标准很容易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如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根据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开展自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便从被动转为了主动。如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便有所提升。
2.增强学生的学习动能感
学习是一个不断“输入-输出-反馈”的过程,小学生又具有很强的竞争心理,如果能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反馈,学生的胜利感会增强,学习动能感也会提升。在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收到正向反馈。无论是学会了简单的知识点,还是获得了某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动能感总是处于积累的过程,这对小学生的持续学习十分有益。
二、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
1.引入微课、慕课等现代化学习工具
微课、慕课等现代化教育工具具有展现形式多样、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微课、慕课平台还往往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学生在平台上进行学习,其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效果都会在平台上有所记录,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也能得知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上教学的方案。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使学生学会利用这些工具自学语文知识。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文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在微课、慕课平台上自学生字,并利用这些平台上生动的动画视频了解这个故事的梗概。如此一来,学生在上课前已经了解过该故事,生字也认得较为齐全,教师只需在课上回答学生的疑惑即可。再如学习《三顾茅庐》时,学生往往对《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不了解、不熟悉,如果由教师在课上向学生普及历史常识,很可能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还会出现讲得不全面的情况。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与《三顾茅庐》这一故事有关的历史小短片,通过小短片了解历史背景。小短片往往非常简洁,内容也十分精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了解该故事的历史背景,还会产生对和语文有关的人文学科的兴趣,一举两得。这类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在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堂因此变得更为高效。
2.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更不要说与同学进行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则给了学生更多课堂的主动权,鼓励学生与同学、教师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吸收同学、教师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独立思想,这本身是一个自学的过程。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很容易在讨论过程中分神,或者忘记之前讨论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语文课上要提醒学生勤动笔,记录下之前的讨论话题和讨论结果,同时要将自己的想法组织成有体系的语言,避免零散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思维过于发散。在记录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升。由此看来,小组讨论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有人际交往能力、写作能力等。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3.课上注重学习方法的讲解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给学生的自学活动提供正确的思路。如在讲解《春光染绿了我们双脚》一文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这要求学生从人物所做的事中提取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抽象的感悟能力,在阅读其他文章时同样适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炼出能够体现任务情感价值导向的词语、句子,然后将这些词语、句子串联起来,从中体会文章的逻辑结构、思想价值观的传导过程。这是一种阅读文章、提取文章思想的学习方法,如果教师能将这一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往后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会更加游刃有余。
总之,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教师的引导和外部学习工具的辅助对学生的能力形成同样重要。但小学生对事物认识不够全面,对如何使用学习工具,如何科学地进行自学还不甚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