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对患者认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9-11-27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植入术颈动脉炎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动脉狭窄及闭塞可导致脑缺血发作,引发缺血性脑卒中[1],其诱发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风险高达15%,且随着患者狭窄程度加重,该风险将进一步上升。目前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临床上传统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段,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则是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基础,两种治疗方式的开展均降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对于颈动脉狭窄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近年来,比较CAS和CEA的随机临床试验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孰优孰劣至今仍无定论[3]。因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象,对上述两种方法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不同术式分为CEA组和CAS组,各45例。CEA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43~71岁,平均(55.4±5.2)岁,其中高血压24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8例。CAS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 46~73岁,平均(56.7±5.8)岁,其中高血压21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9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2 入选标准 ①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颈动脉狭窄;②根据NASCET测量标准,6个月内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或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4];③病史、治疗记录等相关资料完整;④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有脑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者;③狭窄程度<50%[4];④合并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⑤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

1.2 方法CEA组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给予全身麻醉后将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暴露在显微镜视野下,根据影像学检查精准地找到颈动脉狭窄的位置,全身肝素化后将各个动脉阻断,夹闭颈动脉远端和近端,暴露颈动脉分叉部,剥离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斑块,恢复颈动脉内径,使内壁光滑。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

CAS组患者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前3d开始给予硫酸氯吡格雷片75mg/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口服,一直服用至术日。术前30min时给予患者鲁米那100mg,行肌肉注射。麻醉方案为局部麻醉,将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置入颈总动脉,随后在保护装置下植入颈动脉支架。术后经腹壁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0.4ml/次,2次/d,持续5d;同时,继续给予患者硫酸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用量与术前相同,持续服用180d。

1.3 评价标准认知功能通过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5]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30项题目,总分为30分,得分≥27分提示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21~26分为患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0~20分为患者存在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得分<10分为患者存在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一次评价。

在治疗前、治疗后1d和治疗后7d检测患者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炎性因子,包括TNF-α、IL-6、IL-8、hs-CRP。应用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特殊降解产物(FDP)。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MMSE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进一步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比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d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7d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CEA组恢复治疗前水平(P>0.05),而CAS组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CAS组治疗后1d各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S组hs-CRP水平仍显著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对比与治疗前比较,CAS组患者治疗后1d各项凝血因子水平均升高(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治疗后7d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在治疗后1d各项凝血因子水平也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各凝血因子水平下降至治疗前水平。两组间比较,治疗后1d各凝血因子水平CAS组均显著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两组患者各凝血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量表评分变化

表2 两组患者TNF-α、IL-6、IL-8及hs-CRP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FIB、APTT及FDP水平变化

(续表3)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亦或是颈动脉斑块脱落都可能导致脑卒中。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约占脑血管意外患者的80%,而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能引发脑梗死等其他严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早期的颈动脉狭窄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而中后期的颈动脉狭窄需要借助外科手术。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医用材料学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流手段。CAS适用范围更广,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对患者的创伤较轻,可快速疏通血管,恢复脑部供血,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改善预后,降低脑血管意外风险。但该手术方案术后易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且存在复发、脑梗死、脑出血等风险,必须对患者密切观察[6]。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手段,在显微镜下将病变动脉内膜剥离切除,使颈动脉内壁变得光滑,恢复血流顺畅。CEA因远期疗效较好,价格便宜,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技术相对成熟,手术安全性较好,临床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比药物预防脑卒中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降低约75%的发病率[7]。但该手术在我国开展较晚,在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上仍然没有规范的标准和明确的指南,而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术者的技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8]。因此该术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患者在选择上仍需慎重。关于两种手术方式对颈动脉狭窄治疗效果的研究显示,CEA和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都具有较好疗效,但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面各有优劣[9,10]。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形成的过程,炎症细胞和血小板黏附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最终形成新生内膜,导致血管再狭窄的发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抑制炎症反应,降低高凝状态,可抑制血栓形成,减少颈动脉狭窄的发生[11]。本研究对CEA和CAS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进一步改善,但两组间改善水平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但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上看,CAS组患者在术后短期内血清炎性因子和凝血因子水平会明显上升,随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而CEA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一定变化,凝血因子水平则变化较小,该结果可能与CAS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高凝状态及炎症反应有关[12],因此必须对其术后病情变化进行观察。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选择上,CEA与CAS优劣并无统一定论,临床应该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选择。特殊情况下,两种术式可以相互补充。

综上所述,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相当,虽然CAS在术后会导致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出现短暂上升,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CEA术后对患者影响较小。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和随访时间均有限,且并未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所以结果仅供临床参考。

猜你喜欢

植入术颈动脉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