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乙酰转移酶8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11-27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乙酰肾癌免疫组化

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肾实质小管上皮系统,约占人类全部恶性肿瘤的2%~3%,通常又被称为肾细胞癌[1,2]。RCC约占肾脏肿瘤的90%,其病理类型有多种,其中80%为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3]。RCC 的发生发展是多步骤、多基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其发病风险与个体对内、外源性有害物质代谢解毒活性的遗传变异有关,人体摄入大多数外源性致癌物后,需经过体内代谢激活才能损伤DNA,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4]。N-乙酰转移酶(N acetyltransferases,NAT)是人体内重要的致癌物灭活酶,其中NAT8(N-乙酰转移酶8)是蛋白质编码基因,为NAT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作为一种微粒体酶,仅在人的肾脏和肝脏中表达,被认为在肾脏和肝脏结构及功能的发育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5]。NAT8可以乙酰化半胱氨酸S-缀合物的游离α-氨基形成硫酸,还可以通过乙酰化和调节PROM1的表达来调节凋亡[6,7]。2011年1月~2014年12月和 2016年9月~2017年2月我们分别检测42例CCRCC患者肿瘤及瘤旁组织中NAT8蛋白的含量以及12例CCRCC患者新鲜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AT8 mRNA含量,分析NAT8与CCRCC病理分期、肿瘤分级以及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NAT8与CCRCC发生发展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qRT-PCR实验组 1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CCRCC。5例行肾癌根治术,7例行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男7例,女5例;右肾肿瘤8例,左肾肿瘤 4例;年龄 18~80岁,平均(55.3±9.5)岁;肿瘤直径大小 1.0~10.0cm,平均(5.0±2.1)cm;高分化1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1例;T1期11例,T2期1例。

1.1.2 免疫组化实验组 4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CCRCC。42例均行肾癌根治术;男22例,女20例;年龄18~80岁,平均(53.7±10.4)岁,其中≤54岁者22例,>54岁者20例;肿瘤直径大小2.0~10.0cm,平均(5.8±1.9)cm,其中≤7cm 31例,>7cm 11例;TNM 分期:Ⅰ期31例,Ⅱ期11例,无Ⅲ及Ⅳ期患者;参照Fuhrman分级[1]:高分化25例,中分化17例,无低分化患者。

1.2 试验方法

1.2.1 qRT-PCR实验组 取组织样本75mg,Trizol法提取RNA,使用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RNA浓度及纯度,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完整性,Random primer扩 增 RNA,NAT8引 物 设 计 为 F:5'-CAAGCCCCAGACGGTATCTC-3';R:5'-TCCT GGTATTTGCGGATGTGA-3',产物长度 190bp。内参β-actin(Human)引物设计为F:5'-AGCACAGAG CCTCGCCTTTG-3',R:5'-CTTCTGACCCATG CCCACCA-3',扩增产物长度208bp。荧光PCR扩增,依次按照 95℃ 10s、60℃ 60s、95℃ 15s顺序,并从60℃缓慢加热到99℃(+0.05℃/s,期间收集荧光),以此建立PCR产物的溶解曲线。各样品的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分别进行Realtime PCR反应,采用ΔΔCт的相对定量:仪器直接生成各样品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Cт值。将每个样品的目的基因浓度除以其内参基因的浓度,所得出的数值即为此样品此基因校正后相对含量。

1.2.2 免疫组化实验组 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42例CCRCC肿瘤及瘤旁组织标本NAT8蛋白,收集肿瘤及癌旁组织(癌旁组织为距离肿瘤1cm以上的肾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后立即置入40%甲醛溶液中固定48~72h。参照MaxVisionTM/HRP即用型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包括脱蜡、水化,抗原修复,加一抗(兔抗人 NAT8多克隆抗体,购自Abcam公司),加二抗(即用型MaxVisionTM /HRP免疫组化试剂盒,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显色,复染,脱水、封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Volm判断标准,0分为阴性(-),1~2分为弱阳性(+),3~4分为阳性(++),5~6分为强阳性(+++)。阴性和弱阳性视为低表达状态,阳性和强阳性视为高表达状态。所有标本的IHC切片交由两位病理专家独自审阅,分别给出各自结论,当两位专家意见无法统一时,再请第三位病理学专家独立给予判别。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qRT-PCR实验组12例CCRCC患者新鲜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行qRT-PCR检测,结果显示CCRCC组织中NAT8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肾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见图1。

图1 qRT-PCR检测CCRCC与癌旁组织NAT8mRNA表达水平

2.2 免疫组化实验组IHC染色结果显示,42例患者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NAT8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见图2),NAT8蛋白在肾癌中呈低表达,癌旁正常肾组织中高表达,肾癌及癌旁组织中低表达率分别为 60%(25/42)、12%(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741,P<0.001)。

图2 免疫组化检测CCRCC组织中NAT8表达水平

42例CCRCC患者中,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癌组织中NAT8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P=0.187);不同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及分级患者癌组织中NAT8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2例CCRCC患者中,随访25例,失访17例。随访12个月结果:无死亡患者,1例带瘤生存,为低表达;24例无瘤生存,分别为9例高表达、15例低表达;随访24个月结果:1例死亡,为低表达;6例带瘤生存,2例为高表达,4例低表达;18例无瘤生存,分别为7例高表达、11例低表达;随访36个月结果:2例死亡,均为低表达,8例带瘤生存,3例为高表达,5例为低表达;15例无瘤生存,分别为6例高表达、9例低表达。死亡患者均为肿瘤组织NAT8低表达患者,肿瘤组织NAT8高表达CCRCC患者随访3年无一例死亡。

表1 NAT8表达与CCR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n(%)]

3 讨论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据统计,美国2016年新诊断肾癌患者62 700例,因肾癌死亡者 14 020例,诊断时中位年龄为64岁[8]。我国肾癌的发病年龄亦渐趋于年轻,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每年确诊为肾癌患者的比例约为男性37/10万人群、女性16/10万人群。常见恶性肿瘤中,近20年来肾癌的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9],由于RCC临床症状多变,目前对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尚无特异性方法,约1/4~1/3的患者入院诊断时已为中晚期;同时,由于肾癌对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均不敏感,根治性手术切除为早期肾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术后复发率仍然可能高达20%[10]。因此,临床上对不同肾癌患者预后的合理预测将有助于改善其治疗效果。

目前,肾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有10个,包括透明肾细胞癌、多房囊性透明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和Ⅱ型、嫌色肾细胞癌、Bellini集合管癌、肾髓样癌、Xp11易位性肾癌、神经母细胞瘤伴发癌、黏液性管状及梭形细胞癌及尚未分类的肾细胞癌[3]。其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透明肾细胞癌,占肾癌总数的70%~90%[11]。手术为早期CCRCC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术后一旦发生肿瘤复发转移,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上将癌肿的直径大小、组织学类型、Fuhrman分级、肿瘤分期、肿瘤坏死、淋巴结转移及微血管浸润等用来预测肾癌术后的预后情况,然而临床报道差异较大,且尚无理想的单一临床因素可以预测肾癌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蛋白标记物与CCRCC发生及发展有关。它们的发现不仅有助于评估CCRCC患者的预后,同时也有助于临床医生明确 RCC患者的诊断、预判其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并可能成为新的靶点,用于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及CCRCC患者的治疗[12]。NAT8为N-乙酰转移酶家族成员之一,其功能是催化乙酰基团从乙酰辅酶A(CoA)到芳香胺和酰腙等杂环胺类物质,在某些药物代谢、致癌物质灭活或活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NAT8在正常的肝及肾组织中高表达[13]。Zand等[14]研究发现卵巢癌中NAT8及其代谢产物N-乙酰天冬氨酸(NAA)表达水平与患者总体生存期具有相关性,且靶向干扰NAT8可下调FOXM1、降低肿瘤细胞活力。Lou等[15]在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中发现,通过siRNA下调NAT8可抑制NSCLC细胞的NAA产生,提示NAT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可能与其代谢物NAA密切相关。然而,目前NAT8在肾癌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NAT8在CCRCC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CCRCC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NAT8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正常肾组织及CCRCC组织中均可见阳性表达。然而,在正常肾组织中,NAT8以高表达为主,而CCRCC组织中NAT8以低表达为主。我们进一步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结果发现NAT8在CCRC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肾组织(P=0.003)。该结果表明NAT8的低表达可能与CCRCC相关。本研究中,我们发现NAT8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级及TNM分期相关,其中,肿瘤直径≥7cm患者中NAT8低表达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肿瘤直径<7cm的肿瘤患者,中等分化患者中NAT8低表达患者比例高于高分化患者。Ⅱ期患者中NAT8低表达患者比例明显高于I期患者。因此,我们认为NAT8低表达与CCRCC的发生、发展相关。另外,本研究随访过程中有2例患者死亡,均为肿瘤组织NAT8低表达患者,但应考虑肿瘤分期分级的影响及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短等因素。

总之,本研究表明NAT8在CCRCC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CCRCC的发生及发展相关。检测NAT8表达量有望为CCRCC患者个体化治疗及随访提供依据,改善CCRCC患者预后。然而,因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失访率高等因素,NAT8低表达与CCRCC进展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尚有待后续在细胞水平、动物模型水平进一步行功能及机制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乙酰肾癌免疫组化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电子束辐照对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效果研究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自噬与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