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11-27苏银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护生专业课动力

陈 敏,苏银利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1]。在此背景下,各职业院校掀起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热潮。学习内在动力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及学习需求等,不但能改变护生的学习行为,还能规范护生的学习活动[2]。护生学习内在动力不足,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从而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应调查分析目前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及影响因素,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某高职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以期为提升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我院护理学院2018级护理专业三年制大专生679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639人(94.11%),男生40人(5.89%);农村护生508人(74.82%),城镇护生171人(25.18%);上学期期末成绩较好87人(12.81%),一般450人(66.27%),较差142人(20.91%)。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自制高职护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学习动机、教学评价等方面。

1.2.2 调查方法 取得护生同意后,由研究者对各班班长进行统一培训,采用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发放电子问卷,要求护生在5分钟内独自匿名填写并提交。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9份,有效回收率97.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相关系数分析等,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现状

被调查的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好找工作,占47.72%;其次是家人要求,占26.95%;自己喜欢的占25.33%。学习目的主要是个体改变和发展,占51.40%;其次是增加知识和应用知识,分别占25.48%、18.26%。护生对护理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方面,兴趣浓厚的只占13.99%,兴趣一般的占81.30%,不确定和不知道的共占4.71%。学习动力来源是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护生占42.42%;自己期望占38.73%,家庭或老师期望占10.90%(见表 1)。

2.2 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影响因素

被调查的高职护生认为,对专业课感兴趣程度主要与个人兴趣有关,占47.86;其次是教师教学方法,占32.11%;选择课程内容的占11.63%;选择班级学习氛围的占8.40%(见图1)。

图1 高职护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专业课常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高职护生最喜欢实操练习(90.43%),其次是观看视频(70.54%)与病例分析(69.81%),传统讲授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受欢迎程度较低,喜欢的护生分别占31.37%、26.6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见图2)。

表1 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问卷调查结果[n(%)]

图2 高职护生喜欢的专业课教学方法与手段

2.3 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与学习成绩相关性分析

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主要来源、学习目的和选择护理专业原因等与学习成绩进行分层比较,计算其卡方值(χ2)、相关系数(r)和P值,结果显示,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呈明显正相关(r>0,P<0.05),与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等相关系数接近 0,关联性不明显(P<0.05),与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无关(P>0.05,见表2)。

表2 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与学习成绩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3.1 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三年制高职护生对护理专业课程兴趣不浓,与齐艳春[3]的调查结果相似,表明三年制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不足。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好找工作,占47.72%;学习目的主要是个体改变和发展,占51.40%;学习动力主要来源是找到理想的工作,占42.42%,表明其主要学习动机是解决就业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三年制高职护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与学习成绩有一定关联性。学习内在动力对护生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三年制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不容乐观,提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对高职护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未来发展的引导。同时,学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模式,拓宽高职护生的就业渠道。

3.2 高职护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三年制高职护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兴趣和教师教学方法,分别占47.86%、32.11%。提示专业教师应重视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满足护生学习需求。

对于目前专业课常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三年制高职护生最喜欢实操练习,其次是观看视频和病例分析,表明三年制高职护生喜欢具有可操作性和真实职业情境的教学方法,喜欢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应明确高职护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护理职业角度出发,根据高职护生特点及职业特征,探索融入真实职业情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目前三年制高职护生对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信息化技术欢迎程度较低,喜欢的护生只占26.66%,表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果不理想。这可能与课堂信息化手段过于单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限及耗时长等[4]有关,提示目前高职护理专业课信息化教学有待改进。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灵活应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资源共享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护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5]。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根据护生特点、专业特征及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将线上学习碎片化、趣味化、情境化、游戏化,便于各层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引导高职护生体验职业过程,增强学习内在动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职护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构建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把高职护生学习过程及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专业课程考核指标,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总之,积极推进高职护理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目前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学习兴趣是护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专业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护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立体多元的智慧课堂,增强护生学习内在动力,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护生专业课动力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动力船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